看板 Road_Runn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版發表於運動筆記 http://tw.runn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detail&id=30451 我未曾想像過,當你用了大半的力量跑完了40公里筯疲力盡之際 看到賽道的兩旁站著比選手還多滿滿的觀眾,在這裡站了許久 在你和妳以及身旁的跑者跑到這裡時,依舊用力的幫跑者們加油打氣! 此等光景,讓人感動到幾乎忘了身體上的苦痛。也是未曾有過的體驗……  東京馬過了一週,在從東京回到台灣的第一夜 想趁著那份感動還未褪去太多之前,趕緊寫下此次參加這次東京馬拉松的感想。 此次想把感想把重點擺在東京馬拉松本身,關於參賽訓練和成績的種種就不多提了。  其實東京馬一開始並不是在多數人的讚同下誕生的, 如今的盛況是從當初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諸多反對下經過一番角力, 從2003年開始準備直至2007年舉辦了第一屆(詳見: 東京馬的前世今生 ) 直至近幾年才進而躋身世界六大馬拉松之列。  跟以往參加過的國內賽事不同, 參賽的跑者們要在比賽的前幾天到EXPO會場報到 接近報到地點可以看到應援的海報文宣 (160萬人的應援,這我過了兩天才在賽道中真正深刻體會到) 報到會場位於台場的TOKYO BIG SIGHT - 東京國際展示館 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跑者都是下班後著上班服裝來到這裡辦報到手續 報到的時間總一共有三天, EXPO博覽會和登記都是在相同的時間和地點舉辦的。   進到會場裡面,先是出示了大會寄到家中的Number Card, 然後依參賽者的號碼和顏色到指定的櫃台報到,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因為安全的考量,會先在參賽者手上別上一只無法取下的手環 等到比賽當日再依手環上的資料通過檢查通道以進入比賽會場寄物以及到達集合點。  完成報道和完衣物和寄物袋後,大會安排了一區說明區, 這裡有許多位能以中日英等語言溝通的工作人員,有其它問題時可以在這裡提出。 再過去就是拍照區,有一面姓名牆和賽道地圖和世界六大馬的介紹等。 在姓名牆這裡筆者花了約五分鐘才找到自己的名字, 朋友的名字則因為排序比較後面花了不少時間才在眾多的人名裡找到。  另一邊的地圖牆可以讓跑者在這裡擺姿勢拍照,當筆者和朋友在這擺了起跑的姿勢後 就看到有不少人也相繼擺起類似的姿勢啊 :D 地圖的左邊的寫著賽道所經過的"新宿"、"千代田"、"中央區"、"台東區"、"墨田區" 、"江東區"、"港區"七個區域。  接著就是週邊紀念品的區域,筆者挑到都忘了拍照。 多數是以官方LOGO設計出來的鑰匙圈、貼紙、毛巾、記事本、筷子等商品   再往下走便是各贊助廠商的攤位,以及各式的小遊戲和體驗會。 像是可以分析跑者的跑姿,測試跑步能力儀器等等琳瑯滿目的玩意兒。  其中最恐怖的便是最大贊助廠ASICAS的攤位了,攤開一整排的紀念T和褲子以及跑鞋 原本筆者看到一件設計不錯的風衣外套,不過看到價格要五位數心想就算了。 開玩笑的說東馬都還未開跑,在這裡先在就把跑者榨乾了。 整區逛下來筆者最後只買了一個官方LOGO的鑰匙圈和貼紙以及一套多拉A夢地鐵券 這裡實在是太可怕了~~  您看看~ 光是起跑前的節目就這麼多的豐富。 東京馬拉松不就是把城市行銷和運動賽事整合的很棒的一個活動呢? 來到這裡不光跑步而以,更是讓跑者來到此消費以及觀光, 讓跑者與當地的居民是互利互惠的。  這幾天電視上也不時的播報著東馬的宣導要大家配合交通管制, 前一天也看到新聞播報隔天各地馬拉松賽事的天氣  重頭戲 - 東京馬拉松當天來到 !   當天一早搭著地鐵來到新宿站,照著官方指示的時間和路線前往指定的GATE 雖然前一天有來看了一下動線,不過當天還是有很多地方是封閉無法進入的。 就怕非相關人員混入賽道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影響。 而跑者也必須要使用官方提供的寄物袋,在掃描過先前另在手上的手環後 才能在各GATE通過檢查哨進入寄物區和集合點等待起跑。  今年東馬的天氣很不賴,不用怕出發等待時身體會冷掉。 不過還是看到有不少跑者準備透明雨衣和遮蓋的道具以免著涼 等待嗚槍之前上空有直升機在拍攝著, 大會也在廣播裡介紹著輪椅組的參賽和一些東馬的協力人事等等…   馬拉松組9:10準時嗚槍起跑,筆者排在J區要等往前面9組依序出發, 從集合區走到起點大概總長六百公尺多一共花了二十分鐘才通過起跑點。 前進的時候路旁高樓的住戶也探出頭來替大家加油, 在轉角處還可以看到一面大電視轉播著起跑點的實況。  起跑點就設在都廳前,想必東京此時也為了推廣2020奧運在努力行銷著。  起跑了一小段後進到街區,兩旁站著滿滿的民眾沿路不停的在替參賽者們加油打氣。 初次見到這種景像的筆者心裡想的是〞這才叫城市馬啊〞 城市是和跑者在一起的,居民是和跑者在一起的,跑者也回應著觀眾的鼓勵。 就像那位巴西來的大叔,一整路都在用力並熱情的回應著觀眾們。 不虧是熱情的國度來的人!   中間有一段很有趣的是,路邊用擴音器在唱著YMCA的歌曲, 跑者也很熱情的跟著音樂比起手勢, 包括我也是不自主的舉起雙手比起Y M C A四個字母。 真是新鮮又有趣的體驗~  水站也是綿延了有一百公尺,不用讓跑者們都擠在同一個地點補水 當比較前端的水站沒有水了,志工還會把手伸出來跟跑者們擊掌鼓勵。 賽道旁也常看到一家大小出來加油,也有拿著姓名手板在等待跑者經過的。 筆者看到一個拿著”連七年落選“的牌子在替大家加油時, 還刻意的向他說”甘八爹“希望明年他能成為被加油的跑者之一。  「RUN as ONE」 跑者觀眾志工還有城市都是一心同體的。這才是城市馬的精神~  路上看到不少外國跑者也穿著繡著自己國家國旗的衣服, 看到穿著一樣國旗的跑者也都會彼此打聲招呼, 日本觀眾偶爾也會喊著"台灣頑張れ"或是用者日式中文說”台灣加油“。 更是看到不少台灣的加油團在一旁揮舞著國旗在加油。 鄉親土親,遇到同樣語言同樣土地的人的總是特別親切~ 此時我也身著國旗,與大家一同努力的奔跑著。  也因為跟著兩位速度相近的台灣跑者一邊聊著一邊跑著, 才能忘卻腳下的痠痛一步一步的往從30K一路往終點前進, 在經過36~7K處,對向的34K關門點也正好接近關門時間了。 東馬雖然熱情,但該冷酷的還是要冷酷。 如此才能確實的掌控賽道狀況和繼續對賽道後續的處理。  經過東京鐵塔後,代表著東馬來到最後的幾公里路。 在經過東京車站賽道轉進了行幸通り。 也是讓我印像最深刻的一公里。 賽道路幅大約五米寬,不管跑在那裡都能清楚的聽到另一邊的加油聲。 兩旁滿滿的觀眾,都用力的把加油聲灌入跑者的耳朵。 Fifht!、台灣頑張って、台灣加油等等聲音不絕於耳 再再告訴著你,終於快到了,再加把勁!  最後,通過終點時我大喊了一聲 接著轉身對賽道鞠了個躬。 這令人感動也沒冷場的42.195公里終於跑完了。 感謝沿路160萬個加油的觀眾們 今天你們也是主角之一,沒有你們就沒有如此熱鬧的城市馬~   披著官方發的防風紙, 參賽者像是小飛俠般的走在路上領取完賽物資然後走往不算近的寄物車。 一路上的工作人員也為著跑者們拍手鼓掌並說著"辛苦了"~ 工作人員們也是主角,沒有你們就沒有如此整齊又清潔的賽道。  要知道三萬六千多個跑的動線和場地的維持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大賽之後也聽官方在自省並思考著以後要如何改進。 不斷的進步,是它能晉身世界六大馬的原因之一。 也希望國內的城市馬能夠越來越進步。  待在東京的最後幾天,筆者又回到了行幸通り,想回味一下東馬當天的感動。 此時行幸通り卻有著不同當天的悠閒氣氛。 不管明年這裡是不是還會充斥著熱情和熱血,希望明年還能在這裡跑。 然後帶著更進步的實力,為的不是追求更好的成績, 而是能有更多的餘裕,來好好的體會與這座城市跑在一起的感覺。 See You Next Yea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195.18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_Running/M.1488884302.A.3DB.html
antfred: 超棒,希望明年抽的到 03/07 19:38
ccwwanger: 寫得真好,恭喜完賽並謝謝您的分享 03/07 20:50
prodd: 行幸通り喊加油+1 03/07 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