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ocket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引用數據前,應該先把數據怎麼來的先想一下 不然很容易陷入數據迷思 ... 先說 PER 參考網址: http://www.ptt.cc/bbs/NBA/M.1272298839.A.47B.html PER 算法是怎麼來的? (三)PER: 這個公式是最麻煩的,如果你沒有想深入了解的話,我建議你直接按END..... 這個公式也是同樣由John Hollinger所創的 要算出PER,首先要先算出uPER (unadjusted PER) uPER的公式: uPER = (1/MP)* [ 3P + (2/3)*AST + (2 - factor*(tmAST/tmFG))*FG 註1 + (FT*0.5*(1 + (1 - (tmAST/tmFG)) + (2/3)*(tmAST/tmFG))) 註2 - VOP*TO 註3 - VOP*DRBP*(FGA - FG) 註4 - VOP*0.44*(0.44 + (0.56*DRBP))*(FTA - FT) 註5 + VOP*(1 - DRBP)*(TRB - ORB) 註6 + VOP*DRBP*ORB 註7 + VOP*STL 註8 + VOP*DRBP*BLK 註9 - PF*((lgFT/lgPF) - 0.44*(lgFTA/lgPF)*VOP) ] 註10 很麻煩吧,這公式裡頭還有很多數據是還要另外算的 首先是factor,factor=(2/3) - (0.5*(lgAST / lgFG)) / (2*(lgFG / lgFT)) lgAST、lgFG、lgFT分別代表聯盟平均助攻數/聯盟平均命中數/聯盟平均罰球命中數 lg是league,也就是聯盟的意思,等下的數據看到前面有lg都是代表整個聯盟的 factor值是聯盟的係數值,不是個人的數據 這個值愈大就代表整體聯盟得分來自於助攻及罰球的機會較少 也代表直接單打進攻的機會愈高,整個聯盟進攻愈容易 tmAST、tmFG代表的是球隊平均助攻數、球隊平均命中數 VOP= lgPTS / (lgFGA - lgORB + lgTO + 0.44*lgFTA) lg是聯盟的,這個數據是衡量聯盟每一次進攻的平均效率 後面有許多數據都有用這個數據來做調整 DRBP=(lgTRB - lgORB) / lgTRB 這個數據是衡量聯盟整體防守籃板的能力 了解以上的名詞我們就能來分析這些數據代表的義意 註1 (2 - factor*(tmAST/tmFG))*FG (tmAST/tmFG)可以看成球隊得分來自於助攻的機會 這個數值愈大當然代表球員有愈大的機會接到隊友的助攻而得分 因此這個值對於PER來說是負的,這樣才能強調出個人單打能力 否則隊中有Nash或Kidd這類的球員,進攻取分相對容易 對其他球員來說不公平,但這個數值就有將這個情形做調整 factor愈大代表整體聯盟進攻愈容易,所以在這公式裡 factor愈大,per也愈小,這樣跟不同年代的球員做比較時, 數據才會顯得比較公平些 註2 (FT*0.5*(1 + (1 - (tmAST/tmFG)) + (2/3)*(tmAST/tmFG))) 這個公式可看出罰球命中愈多,PER愈高 球隊助攻愈多,PER愈小 這項是球員在罰球線上的貢獻 註3 VOP*TO 計算失誤的 註4 VOP*DRBP*(FGA - FG) 出手沒進的數據 聯盟整體防守籃板愈強,這個數據愈大 代表你出手沒進,被對方抓下籃板的機會愈大 註5 VOP*0.44*(0.44 + (0.56*DRBP))*(FTA - FT) 計算罰球不進的數據 有DRBP,跟上面那一個公式意思一樣 註6 VOP*(1 - DRBP)*(TRB - ORB) 抓防守籃板的能力 聯盟整體防守籃板愈強,這個數值愈低 代表你沒那麼突出 註7 VOP*DRBP*ORB 抓進攻籃板的能力 聯盟整體防守籃板愈強,這個數值愈高 代表進攻籃板愈難抓 註8 VOP*STL 抄球的能力 註9 VOP*DRBP*BLK 火鍋的能力 聯盟整體防守籃板愈強,這個數值愈高 我想可能有兩個原因 因為聯盟整體防守籃板愈強,代表進攻籃板愈難抓 而很多的火鍋都是發生在禁區球員抓下進攻籃板後馬上做第二次的攻擊 因此這情形愈少發生的話,代表你的火鍋愈值錢 第二個原因是聯盟整體防守籃板愈強 代表愈多球被投了出去沒被蓋火鍋,之後才被抓下籃板 而這情形愈常發生的話,代表你的火鍋愈值錢 註10 PF*((lgFT/lgPF) - 0.44*(lgFTA/lgPF)*VOP) 計算犯規所造成的損失 整體聯盟罰球愈準,影響愈大 聯盟整體犯規愈大,影響愈小,因為大家都在犯規 ok了.............以上是uPER的部份........................ 再來是aPER(adjusted PER) 要算aPER前,要先算其他數據 (1)Poss:球隊進攻的次數 Poss=FT + 0.44 FM - tmORB - tmTO tmORB:球隊進攻籃板數 tmTO:球隊失誤數 (2)Pace:48分鐘內球隊進攻次數 Pace = 48 * ((tm Poss+opp Poss) / (2*(tm Mp / 5)) tm Poss:我方進攻次數 opp Poss:敵方進攻次數 tm Mp:我方比賽時間 (3)pace adjustment:球隊進攻節奏的修正系數 例如像太陽、勇士這種進攻節奏比較快的隊伍pace adjustment會比較低 lgPace / tmPace lgPace:聯盟48分鐘內進攻次數 tmPace:球隊48分鐘內進攻次數 算好pace adjustment就可以來算aPER了 aPER = (pace adjustment)*uPER aPER就是將uPER作了進攻節奏的修正 最後再來算PER PER = aPER * (15 / lgaPER) lgaPER:聯盟aPER 這最後一步是為了讓不同年代的球員能作比較 使得聯盟PER的平均值能保持在15 例如在張大帥那個數據挎張的年代假如有人aPER是32 而當時聯盟整體的aPER為20 那經過這個公式PER = 32 *(15/20)=24 PER就會被修正成24了 了解了這些效率值的算法就可以知道PER的計算是多麼麻煩了 但是PER的確是考慮到很多的地方,不是單純的加減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比起EFF,我更喜歡PER的原因 但是防守球員的價值PER仍然是無法完全顯現出來 這時候可以考慮參考DRtg或DCS等數據 ================================================================= 由上可知, PER 是一個很複雜的計算結果; 但要問的是,季後賽是一系列的賽事,很單純的是兩隊之間的廝殺, 那計算過程之中,那些加進去的 "聯盟" 參數,就變得很沒有意義 PER的算法,如果是長時間的比對, (比如說,我想比張大帥跟飛人喬丹的生涯) 或許比其他數據來的有意義,因為他把很多身處不同聯盟的因素, 都算進去了 但如果是現在這種短時間的比賽,比較 PER的意義大嗎? 而這公式最大的盲點, 就是在進攻端,如果球一直在同一個人手上,與另一個球一直不在手上的人比, 沒有任何修正 這數字在長時間,不同隊,的兩個人做比較 (最好在球隊中的腳色類似) 可以做一個很好的參考 (因為很多聯盟參數做修正) 但如果同隊之間,有人被賦予較高的球權,那這數字,在同隊之間的比較, 會有某種程度上的誤差 =================================================================== 衝著上面網址最後兩句 "但是防守球員的價值PER仍然是無法完全顯現出來 這時候可以考慮參考DRtg或DCS等數據" 我們來看一下 DRtg ==================================================================== http://www.ptt.cc/man/NBA/DD51/D110/DBDC/M.1219899928.A.EAF.html http://bbs.hupu.com/1979042.html 看到的公式有兩種 = =" 1.DRtg = TMDRtg + %TMDPoss * [100 * DptsPerScPoss * (1 - Stop%) - TMDPtg] 「Stop%」= Dstops per possession 「DptsPerScPoss」= number of points scored per scoring possession by the opponents 「%TMDPoss」= percentage of team possessions faced 2.DRTG= 0.8*TMDef.Rtg + 0.2*(200*(1-stops/poss)) Stops =Min*[(OppFGA-OppFGM-OppOR-TMBLK)/2+(OppTO-TMSTL)]/TMMIN+ STL + 0.5*(DR+BLK) 老實說,看不是很懂 ... (喂!) 但最大的問題,他是取一個估計值,受到團隊防守效率與球員上場時間影響, 沒有辦法很精準地看出真正比賽的內容 一個短時間的比賽,與其用估計的數據,相信自己的雙眼, Play by play不是更好的方式嗎? 推 YumingHuang :我自己昨天再看DRTG的時候是覺得,這項數據是全隊開 → YumingHuang :共享的;你努力守住某人不讓他得分,全隊的人這分數 → YumingHuang :是往上的 (指跟你同時在場上的隊友) ;偷懶的話又被 → YumingHuang :得分是全隊一起下跌;貼人防守被進球跟漏人被進球數 → YumingHuang :據也分不出來;個人可以做出的改變大概就是把抄截跟 → YumingHuang :板衝高,分數就不會墊底 ... → YumingHuang :用這個來看防守,比較兩隊間的團隊防守比較適合 → YumingHuang :比較個人就意義不大,要看在場上時的隊友 ====================================================================== 再來看 WS/48 ... http://ppt.cc/-1qZ (Pts + Rebs + Stls + .5Ass + .5Blks - FGAs - TOs - .5FTAs - .5PFs) 如果我沒弄錯公式的話, WS/48 同樣也是很吃個人數據 但在火箭這種球權並不平均的球隊, 這項數據是否也會失真呢? 其他數據懶得去找了 .... 先這樣 = = ※ 引述《jajaye (小J)》之銘言: : ※ 引述《jajaye (小J)》之銘言: : : 因為對戰組合已經確定 : : 所以收集了兩隊本季資料整理了一下 : : 供大家參考 : : 火箭 Off Rtg: 110.9 (進攻第5名) Def Rtg: 106.1 (防守第13名) : : 拓荒者 Off Rtg: 111.5 (進攻第2名) Def Rtg: 107.3 (防守第17名) : : 火箭 PER ORtg DRtg WS/48 拓荒者 PER ORtg DRtg WS/48 : : PB 12.4 116 108 .119 Lillard 18.6 116 110 .155 : : Lin 14.3 109 109 .104 Mo 11.8 102 110 .056 : : Harden 23.6 120 107 .233 Matthews15.6 118 110 .141 : : Hami 11.2 100 105 .070 C.J.M 9.0 95 109 .018 : : Parsons 15.8 114 108 .131 Batum 15.8 113 106 .128 : : Garcia 9.4 108 108 .079 Wright 12.0 108 107 .093 : : TJones 18.8 118 104 .165 AGG 21.8 107 104 .144 : : DMO 10.7 102 106 .072 TROB 14.0 102 104 .089 : : Casspi 12.9 105 106 .092 : : DH 21.3 109 101 .161 Lopez 17.5 128 107 .173 : : Asik 13.7 108 103 .117 JF 11.3 109 107 .092 : 2013-14 季後賽 : 火箭 PER ORtg DRtg WS/48 TS% eFG% : PB 8.9 116 119 .048 .478 .450 : Lin 12.4 107 118 .039 .500 .451 : Harden 18.5 112 115 .110 .519 .436 : Hami - - - - - - : Parsons 14.9 118 116 .103 .520 .500 : Garcia 6.4 113 122 .028 .451 .333 : TJones 17.8 126 113 .139 .519 .513 : DMO - - - - - - : Casspi - - - - - - : DH 27.2 117 109 .184 .581 .547 : Asik 9.0 101 113 .026 .510 .485 : Daniels 17.4 158 117 .208 .807 .765 : : PER: 球員效率指數 : : ORtg: 進攻效率(越高越好) : : DRtg: 防守效率(越低越好) : : WS/48: 每48分鐘勝利貢獻值 : : 來源: http://www.basketball-reference.com/teams/HOU/2014.html : : http://www.basketball-reference.com/teams/POR/2014.html : : 助攻 失誤 前場 後場 籃板率 EFF FG% TS% OFF EFF DEF EFF : : 火箭 16.2(21) 14.7(29) 27.4 74.0 52.1(2) 53.2(3) 57.2(3) 108.6(4) 102.9(12) : : 阿拓 17.3(10) 12.4(3) 27.8 74.6 51.5(7) 50.4(12) 54.9(11) 108.2(6) 104.7(18) : : eFG%: Effective Field Goal Percentage(有效命中率) : : TS%: True Shooting Percentage(真實命中率) : : OFF EFF:進攻效率 : : DEF EFF:防守效率 : : http://espn.go.com/nba/hollinger/teamstats/_/sort/effectiveFGPct : 心得: : 距離火箭遭淘汰一段時間後 : 把季後賽6場的進階數據做了整理 : 當然6場的數據與82場例行賽一定會有落差 : 其中 : 所有參與球員的表現看起來都不如例行賽 : 除了DH12 他是唯一季後賽表現優於例行賽的選手 : 毒蛇王Daniels季後賽表現亮眼 : 也反映在季後賽的數據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80.186.14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Rockets/M.1399526951.A.1E8.html
takewind:推一下這篇的整理 05/08 13:41
fireunicorn:推整理~ 05/08 13:45
fireunicorn:有球權的確多了可能~但是失誤和出手難度也會相對提高 05/08 14:00
fireunicorn:空手走位理論上來說出手難度也相對小 05/08 14:01
fireunicorn:球權有無不一定是per的保證~ 05/08 14:03
fireunicorn:簡單看一下馬刺團隊籃球~per的高低跟球權似乎沒那麼 05/08 14:05
fireunicorn:正相關喔~ 05/08 14:05
jajaye:在同一時代同一聯盟的比賽 應該不受"聯盟"變因的影響吧 05/08 14:11
evangelew:推整理~~~ 05/08 14:14
YumingHuang:不影響,但也沒意義 05/08 14:15
YumingHuang:聯盟參數修正本來是 PER相較其他數據的優勢,但在同一 05/08 14:16
YumingHuang:隊季後賽的比較卻顯得雞肋,我想表達的是這個 05/08 14:16
jajaye:嗯 但PER本身不只有考慮聯盟及時代的修正 誠如總板2626那篇 05/08 14:18
imgkiller:EFF簡單乾脆 要粗略比下球員的能力 EFF夠用了 05/08 14:18
jajaye:所說 PER的計算是多面向的 也許並不是這麼沒有價值的 05/08 14:18
jajaye:DRtg和WS也是常用的代表性進階指標 不過在這篇似乎著墨不多 05/08 14:20
jajaye:EFF和+- 以及各種單場數據 都是最直接的表現量化 05/08 14:23
jajaye:也是每場比賽完結大家討論口沫橫飛的BOX的焦點 所以在那之 05/08 14:24
jajaye:外的討論 可能就無需著墨過多 05/08 14:25
YumingHuang:數據的盲點是有些東西沒法被量化的,我今天守一個人守 05/08 14:25
YumingHuang:到他沒辦法出手也沒辦法助攻,沒火鍋沒抄截沒籃板下 05/08 14:26
YumingHuang:EFF還是 0,但能因此說沒貢獻嗎? 05/08 14:27
jajaye:任何數據都不是完美的 所以只能是不同面向的參考 然而 05/08 14:28
YumingHuang:或是在緊要關頭我讓一個人很輕鬆的上籃得分,士氣很傷 05/08 14:28
YumingHuang:但看 BOX也看不出來 ... 05/08 14:29
jajaye:po BBR的資料 我想不是要討論鑽研各種數據的盲點 而是球隊 05/08 14:29
jajaye:季後賽的表現 僅此而已 05/08 14:29
YumingHuang:如果只是六場的季後賽,與其在這邊看數據覺得怪怪的, 05/08 14:30
fireunicorn:推~jajaye大~當然~也希望PO一些不同數據來比較~ 05/08 14:30
YumingHuang:不如好好的看比賽認真的思考一個團隊該怎麼改善 05/08 14:31
jajaye:那之前六場的BOX應該已經有足夠的討論了吧 換個口味也不錯 05/08 14:31
fireunicorn:六場的季後賽~各大專家要怎麼評量?~最後還是說JH命中 05/08 14:31
kendiablo:要看的只是大概而已,並非一定得說要非常正確 05/08 14:31
fireunicorn:率爛~六場而已~但是實際表現就是爛~ 05/08 14:32
kendiablo:同樣的決策錯誤或者放槍一樣box也看不出來 05/08 14:32
kendiablo:但是我們就想看個整體大概表現如何 05/08 14:33
jajaye:聊聊一些天馬行空做做夢可以 認真思考該怎麼改善 我看應該 05/08 14:33
jajaye:不是很需要太認真 因為我們不是莫雷或鴨梨老闆呀 05/08 14:34
jajaye:其實我也覺得換個教練可能會更好 可現在看起來就是不會換 05/08 14:34
kendiablo:同樣在DRtg部分,明顯在後衛的部分是被打爆的,Lillard 05/08 14:35
kendiablo:的季後賽數據也是超出例行賽非常多,不就可以看的出來 05/08 14:35
kendiablo:火箭的防守體系隊後衛的效果不好這個趨勢? 05/08 14:36
jajaye:季後賽整隊防守就不如例行賽呀 還蠻明顯的... 05/08 14:37
justinku:推整理 05/08 14:42
yurian:數據是表現出來的部分結果 說部分是因為還是有很難量化 和 05/08 15:38
yurian:尚未找出量化方法的部分 05/08 15:38
yurian:數據可以拿來做很多參考 甚至可以拿來了解優缺點做出修正 ( 05/08 15:40
yurian:如果不吃天份的前提)不過也僅此而已 05/08 15:40
yurian:導果為因 或是奉數據為圭臬...還是專注看看場上球員的實際 05/08 15:41
yurian:表現吧 05/08 15:41
數據的存在,是當在比賽資料很大量的時候 (比如說,一整季或是生涯之類的) 可以給人做一個參考; 因為數據無法做到 play by play ,一定會有一些估算或是依標準定量化, 這種因此而產生的誤差,在大量比賽的時候,影響相對小 但當比賽只有區區六場,這些因估算,方便統計而做的標準化, 或是因無法定量而對某些部分作的捨棄 對整體判讀的影響就會變大 這是我的想法 畢竟態度是無法用數據看出來的,但專心看比賽可以 ※ 編輯: YumingHuang (115.80.186.145), 05/08/2014 16:00:50 ※ 編輯: YumingHuang (115.80.186.145), 05/08/2014 17:13:53
chenyy0128:DRTG 我覺得這篇不錯http://bbs.hupu.com/1979042.html 05/08 18:03
chenyy0128:重點就是DRTG很吃個人數據(抄截,防守藍板,阻攻) 05/08 18:05
chenyy0128:但你團防防的好, 補人補的好貼的好, 降低對手命中率. 05/08 18:05
chenyy0128:或是讓人過了要中鋒補防等等, 完全看不出來~~ 05/08 18:06
chenyy0128:所以球員個人的DRTG參考價值低,球隊的DRTG參考價值較高 05/08 18:08
stja: 05/10 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