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起來沒什麼新東西了,我補遺一些資料為這系列作個ending,釐清費禕與姜維的關係。 1.費禕是東州兵派系、東州士? 我可以很確定的說:不是。 東州兵派系這個說法,來源最早來自王粲的《英雄記》,而裴松之作注《三國志》錄之。 ”先是,南陽、三輔人流入益州數萬家,收以為兵,名曰東州兵。” 《英雄記》 而《華陽國志》、《後漢書》亦用之。 ”時南陽、三輔民數萬家避地入蜀,焉恣饒之,引為黨與,號「東州士」。” 《華陽國 志》 ”初,南陽、三輔民數萬戶流入益州,焉悉收以為眾,名曰「東州兵」。” 《後漢書.劉 璋傳》 既然王粲、裴松之、常璩、范曄都如此下定義,那就是「專有名詞」,不能亂用。 那在如此框架下,既非”因董卓、李郭、袁術暴政遷往蜀中”也非” 三輔、南陽人士” 的費禕,何德何能被稱為東州兵派系、東州士? 那為什麼會有這個說法? 幾位日本學者如渡邊義浩、上谷浩一等人影響了某些學者,而這些學者把這些論點當新說 ,把它推薦回來,並且反駁以往的通論…… 好的,日本人未必知道「東州兵派系」有內涵定義,將自己的想法灌注進去,這無可厚非 。現在不詳查的流弊卻影響我們。 我簡單問兩句:他們定義的「東州」與原本通論的「東州」一樣不一樣?不一樣的「東州 」能相互反駁嗎? 蔣琬費禕執政時代,碩果僅存的廣義東州派只剩鄧芝。 (然後他從不認為自己是東州派,當初的東州派讒他的故主龐羲讒的可兇了。) 至於費禕,我是把他當荊州派、諸葛亮派,他的執政理念幾乎與諸葛亮、蔣琬重合。 當然為了立論,硬要把蔣琬、費禕分派系,那也可以。 改個名詞也好,或者「東州派」(日方觀點)也罷, 千拜託萬拜託不要單用「東州派」這個詞了,不只王粲、裴松之、常璩、范曄會哭,後人 看歷史也會困擾。 2.蔣琬失勢,是費禕等人奪權結果? 為什麼不去查查看那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事呢? ”琬以為昔諸葛亮數闚秦川,道險運艱,竟不能克,不若乘水東下。乃多作舟舩,欲由漢 、沔襲魏興、上庸。會舊疾連動,未時得行。……今涪水陸四通,惟急是應,若東北有虞 ,赴之不難。」由是琬遂還住涪。疾轉增劇,……”《三國志.蔣琬傳》 為了「漢沔襲魏興、上庸的戰略」,將本營由漢中遷至涪縣,還大言說「東北有虞,赴之 不難。」然後…… ”正始五年,爽乃西至長安,大發卒六七萬人,從駱谷入。”《三國志.曹爽傳》 曹爽見有機可趁,就打進來啦! ”延熈七年,魏軍次於興勢,假禕節,率衆往禦之。……琬固讓州職,禕復領益州刺史。 禕當國功名,略與琬比。”《三國志.費禕傳》 蔣琬把本營遷至涪縣,自己卻又病重無法帶兵,要派費禕從成都到涪縣接管軍隊再到漢中 支援王平。一來一往差一點趕不上興勢之戰。 一方面是羞愧,一方面是負責,蔣琬才把益州刺史一職讓出,權力開始崩落。 我自始自終都不認為這是一場本土政權的反撲與政變,純粹是「政策出了問題要人扛」這 麼簡單。 (費禕亡羊補牢,把本營再遷回漢中,幸哉幸哉。) 3.姜維是蔣琬派系? 假若一定要為蔣琬費禕分派系的話,否。姜維是費禕派系而非蔣琬派系。 其實這點前文條目1已經說過了,我再說一次重申同樣觀點。 一樣從「漢沔襲魏興、上庸的戰略」來看。 ”琬以為昔諸葛亮數闚秦川,道險運艱,竟不能克,不若乘水東下。乃多作舟舩,欲由漢 、沔襲魏興、上庸。會舊疾連動,未時得行。而衆論咸謂如不克捷,還路甚難,非長策也 。於是遣尚書令費禕、中監軍姜維等喻指。”《三國志.蔣琬傳》 蔣琬提出「漢沔襲魏興、上庸的戰略」如前文條目1,是避開姜維私底下與費禕等人商議 的。然而費禕不管是認為這件事違背諸葛丞相初衷還是違背自己利益,他提出反對,並透 露給姜維知道。這也是蜀漢朝廷派費禕、姜維兩大反對派向蔣琬勸說之因。 蔣琬的回應如下: ”琬承命上疏曰:「芟穢弭難,臣職是掌。自臣奉辭漢中,已經六年,臣旣闇弱,加嬰疾 疢,規方無成,夙夜憂慘。今魏跨帶九州,根蔕滋蔓,平除未易。若東西并力,首尾掎角 ,雖未能速得如志,且當分裂蠶食,先摧其支黨。然吳期二三,連不克果,俯仰惟艱,實 忘寢食。輙與費禕等議,以涼州胡塞之要,進退有資,賊之所惜;且羌、胡乃心思漢如渴 ,又昔偏軍入羌,郭淮破走,筭其長短,以為事首,宜以姜維為涼州刺史。若維征行,銜 持河右,臣當帥軍為維鎮繼。今涪水陸四通,惟急是應,若東北有虞,赴之不難。」由是 琬遂還住涪。” 《三國志.蔣琬傳》 蔣琬念念不忘他的「漢沔襲魏興、上庸的戰略」,仍然持續進行,同時也對他的下屬姜維 自作主張感到反感,想要將姜維調離現職坐冷板凳,讓他自生自滅去了。 對,你看得沒錯,就是調離現職坐冷板凳,讓他自生自滅。 留一個虛銜涼州刺史給姜維,要他到漢中武都的羌地厚植實力,等到姜維撫羌有所成效能 拉起一隻軍隊攻河西,我帶兵做他的後繼在所不辭-蔣琬把動員來的兩三萬軍隊都拉走去 作漢沔襲魏興、上庸戰略,漢中只留王平為首的三萬防兵(扣除休假人數約兩萬四千,前 文有誤我也懶的改了),(這時連萬兵都沒有的)姜維拿著空頭虛銜去撫羌,你覺得白虎 文、治無戴會聽這個沒兵沒權的小人物? 那白虎文、治無戴後來還是聽姜維的啊? 那是費禕自身坐鎮漢中,同時給姜維萬人精銳,兩人一共帶著兩三萬動員來北伐的部隊同 時給這些羌胡施加壓力的好嗎?在涪縣的蔣琬與沒兵的姜維我不認為有那麼大的影響力與 號召力。 從此點看來,捨棄姜維為首的涼州系將領改採水軍將領的是蔣琬,保住姜維為首的涼州系 將領地位,將之導回北伐重任的反而是費禕。好了,現在還有人會認為姜維是蔣琬一系的 人嗎? 接下來,蔣琬駐紮漢中六年,只搞了一次北伐。費禕駐紮漢中短短的四年,搞了四次北伐 。(第二次北伐費禕雖不在漢中,但當時費禕已掌權,姜維北伐需經費禕授意) 這還代表費禕不支持姜維,姜維不是費禕這個派系的人,我也是醉了。 尤其第四次北伐,是很有趣的一次,不過容我先賣個關子,下回再說。 4.蜀漢是外來政權,所以蔣琬費禕執政的內部不和諧? 其實我本身是台派,對於以古諷今的想法我也是蠻讚賞的。 不過以台灣情況硬套進蜀漢的想法,怎麼說呢……就像是左右腳穿錯邊的怪異感。 眾所皆知,蜀漢的接班是三國中最秩序的,政治鬥爭是三國中最輕微的,地方勢力是三國 中最弱小的,州籍情結是最衰少的,國力是三國中最穩定的。以上皆為通論。 蜀漢雖然是外來政權,但是是非常和緩的外來政權,劉備、諸葛亮、蔣琬、費禕,甚至最 後的陳祗、劉禪,都非什麼暴君、獨裁者。而當初劉備入蜀,則是帶著救世主、解放者的 光環-對那些少數深恨劉焉屠殺鎮壓的益州本地土豪(如張松)、多數想要維持自身利益 的東州兵派系(除了王連以外全部)、被讒得擔心受怕的劉焉舊部(如吳懿、吳班、龐羲 )而言,更是如此-而那些受到提拔的後進益州本地土豪(如程畿、黃權)與劉璋親族( 如劉璋長子劉循),見到劉備並沒有像劉焉一樣搞屠殺鎮壓,連劫掠百姓也沒幹(這點要 感謝趙雲)以獲取己方利益,一個個拋棄了無能舊主劉璋,轉而為劉備效力盡忠。這也造 成日後孫權舉出劉璋這面大旗時,沒人響應的結果-連自己長子都搞不來。 ”孫權殺關羽,取荊州,以璋為益州牧,駐秭歸。” 《三國志.劉璋傳》 真的要比擬蜀漢政權,最接近台派論述的是「受不了國民黨暴政的人民去找尋外力美國要 求推翻國民黨政權,而美國人真的來了」的這種外來政權。蜀地人民會有多反感這種政權 是很值得疑惑的。 但近來三國版卻有一個論調,認為蜀漢中期黑暗無比、陰謀重重、奪權鬥爭不斷。 為了滿足這種立論: 硬將蔣琬費禕分成兩種派系; 把費禕畫進毫不相干又臭名遠播的東州兵派系; 費禕奪蔣琬的權,是本土政權的反撲與政變; 把姜維畫進蔣琬派系,並因此而受到東州兵派系的費禕打壓; 替陳祗叫屈,認為他是替費禕背鍋。 無視於 蔣琬費禕都是諸葛亮指定接班人,兩人都是諸葛亮派; 東州兵派系在此時已近乎瓦解,僅剩的鄧芝從不認為自己是東州兵派系; 蔣琬政策出包自請下台,蔣琬費禕和平交接; 費禕姜維同是反對蔣琬「漢沔襲魏興、上庸的戰略」的派系,兩人後來又彼此合作四度北 伐; 蜀漢國力衰微在陳祗時期。 所以我一直很疑惑,他們看的究竟是哪門子平行時空的蜀漢? 說到州籍情結,蜀漢政權的本土化方面, 從劉焉時期的屠殺鎮壓恐怖統治、劉璋時期的昏聵受讒叛亂頻仍、劉備時期又砍掉不肯投 降的張任一系、諸葛亮時期的嚴刑峻法。 益州本地土豪自此無力化,毫無與中央政府做對的能力。(南中例外,但後來諸葛亮解決 ) 東州兵派系、劉焉劉璋舊部則夾者尾巴作人。(李嚴例外,但後來諸葛亮解決) 總的來說,在蔣琬費禕時代,荊州派雖然掌權,但在公平對等的條件之下,元從派、荊州 派、劉焉劉璋舊部、益州本地土豪、涼州系幾個派系都能同舟共濟、彼此相存的。(東州 兵派系則近乎瓦解不計) 那後來蜀漢荊州派政權旁落,政權的本土化怎麼回事? 我只能說「沒有源頭,水自然會乾涸」。當蜀漢沒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才灌注,而益州本 地土豪又循序漸進按步踏階的升上來(馬忠、譙周),荊州派無法壟斷政權是理所當然的 事。前有元從派、東州兵派系盛極一時的派系如過往雲煙,荊州派又何必介懷? 再說蜀漢也從未虧待這些有功之士,廖化、諸葛瞻等人不就很明顯嗎? 至於姜維是州籍情結嚴重而導致派系傾軋而導致北伐無力的受害者……只能說搞錯方向了 。 陳祗時代晚期,州籍情結的確開始緊張,譙周《仇國論》對陳祗姜維開砲,給姜維的支援 開始減少,但那是因為姜維擁大軍卻慘敗,隔年又要繼續北伐導致(段谷之戰死了上萬人 ,都是蜀中子弟),譙周為首的益州本地土豪自然氣到發狂;而非現在三國版的論述:派 系傾軋導致姜維兵少,姜維兵少導致慘敗,簡言之,導果為因了。 那東漢末到三國時代有與台灣情況類似的外來政權嗎?剛好就是在巴蜀的劉焉、劉璋政權 是也。 你要獨裁者,有。(劉焉表示:) 你要屠殺,有。(王咸、李權表示:) 你要鎮壓,有。(賈龍、任岐表示:) 你要半山,有。(趙韙表示:) 你要疑似政變,有。(趙韙、王商表示:) 你要催益(台)菁,有。(王商表示:) 既然有如此相像的板模,可以聊三天三夜的類似板模,又何必投射自己的想像到不存在的 蜀漢呢? 不小心寫太長了,拆成上下兩篇,看看風向如何。風向OK再續寫。 下篇的主軸是「蔣琬費禕每次北伐只能動員兩三萬兵很廢?」、「費禕支不支持姜維北伐 ?」「場景A、B、C的史料來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156.2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491620598.A.C5A.html
ianpttptt: 推 04/08 13:29
※ 編輯: ander112233 (219.85.156.200), 04/08/2017 13:41:46
weiin: 推! 04/08 15:48
Zeel: 大推 04/08 16:34
Houei: 後期鬥爭比較像在爭兵權..吧?例如諸葛瞻,董厥,黃皓想以閻宇 04/08 18:28
gfneo: 大推 04/08 18:32
Houei: 取代姜維 04/08 18:39
bilice: 有人考證段谷只死精銳1千。說死1萬以上是魏宣傳"以一為十" 04/08 19:08
bilice: 就像是抗日戰爭XX戰役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神話一樣。是心理戰 04/08 19:10
bilice: 另外蜀漢有佔領涼州部分。你說派姜維自生自滅送死太過了。 04/08 19:13
bilice: 這不是說段谷姜維損失不大。對小國來講是很大。但沒宣傳大 04/08 19:14
先去看《仇國論》的前因,你再大言不慚的說說。 我說你也太小看譙周了吧?他會隨著敵方的宣傳起舞?他在那些蜀中子弟兵中間可是有眼 線的。 譙周能容忍麴城之敗,不能容忍段谷之敗,難道不是前者還在他心理承受範圍之內,而後 者則非?你看到譙周氣到發狂的模樣,卻還敢這麼說,讓我想起陳祗這麼個人物?說來《 銀河英雄傳說》裡好像也有類似的人物…… 蔣琬是只給姜維虛銜,自己把動員來的北伐軍整個拉走喔。這不叫自生自滅叫什麼? 除了給虛銜之外,學費禕給姜維萬兵,自領其他北伐軍作他的後繼,那才是真的認真要誘 引羌胡。 ※ 編輯: ander112233 (219.85.156.200), 04/08/2017 19:28:04 ※ 編輯: ander112233 (219.85.156.200), 04/08/2017 19:40:30
yank0612: 推 04/08 21:43
naoe1560: 推 04/08 23:46
Houei: 若非楊戲酒後亂性被貶庶人 否則聯名參姜維1筆 可能還會有他 04/09 09:44
bulank: 好文 !!! 04/09 15:30
Qeupa1973Q: 推 04/09 19:39
akiyamatt: 這篇文寫的很好啊 大推 04/09 22:06
ALLEN820: 好文 求下篇 04/11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