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所以Houei的邏輯列一下是: 屬城咸有士,吳邑最為多。八族未足侈,四姓實名家。 推論1 因為 吳邑 = 吳郡 如果 邑 包含 食邑的意思 假設 封地在吳郡的人 可以被視為 吳人 所以 封地在吳郡的人 = 吳人 推論2 假設 八族 = 很像是虛數 所以 是虛數那幾族就沒關係 可能 包含封地在吳郡有原本不屬在地人,而從外地來的族群 所以 八族 包含 外地人 總結 推論1、推論2 得出 四姓 = 能包含非吳郡本土出生的人 ------ 這個推論用了相當多的假設、可能與如果。 推論1第一個疑惑是,用Houei大的邏輯是:人家就沒寫吳郡四姓也沒寫吳四姓,甚至沒把 「吳邑」「四姓」這兩個詞連在一起,所以吳邑四姓 = 吳郡四姓 or 吳四姓? 推論1第二個疑惑是,封地在吳郡的人 = 吳人,這個跳躍式連結是怎麼出來的? 喔原來是用推論2解釋,但推論2的疑問是:八族或四姓的人具有學術或技能上專才的人物 之解,為什麼非得納入外地人? 另外,推論2 ,連國字數字都能拿來做實名的梗,為什麼非得是虛數? 東吳建國至後期,吳郡看起來像士族或豪族的扣掉張朱陸顧,還有錢塘吳氏、錢塘全氏、 吳興沈氏、陽羨周氏等,隨便一寫剛好四個,這些族群沒有「文德熙淳懿,武力侔山河」 的能力?為什麼非得納入外地人?為什麼非得是虛數? 而且最大的問題是,上述這些都是「推論」,不是「定義」。 ------ 用最嚴謹的邏輯,三國志只寫了朱治傳:「然公族子弟及吳四姓多出仕郡」陸凱傳:「 先帝外仗顧、陸、朱、張」。 到這裡吳四姓甚至不能與顧陸朱張作直接連結,因為他是被分成兩篇的。一篇是陳壽的話 ,一篇是陸凱的上疏,你要當這兩人的想法一致,我沒意見啊,各文作者定義,自然有所 不同,但陳壽有說這兩個等於嗎?明明只是剛好四對四而已啊? 到這裡都只能說: 陳壽在朱治傳拋出一個名詞「吳四姓」,這四姓哪四個不知道、實數虛數未知、這個吳是 吳地、東吳、吳郡都未知。 陸凱將「顧、陸、朱、張」並列,這到底是四個人或四個族群都未知。 我們要得知這兩者的關係,要馬用推論的,要馬繼續查書。那為什麼吳四姓、吳郡四姓會 與顧陸朱張做連結呢? 幸好史書幫我們解釋了。直接看古籍的定義: 1. 晉、張勃、吳錄、士林:吳郡有顧陸朱張為四姓,三國之間,四姓盛焉。 這邊我們知道了,三國至晉朝的吳郡四姓是顧陸朱張。吳郡四姓這名詞又出來了,而且他 定義出四是實數,是顧陸朱張這四個姓,這裡沒有推論。 2. 劉宋、世說新語、賞譽:吳四姓舊目云:張文、朱武、陸忠、顧厚 這邊我們知道了,吳四姓是顧陸朱張,這裡也沒有推論。恰好跟吳郡四姓一模一樣,那麼 兩者有沒有關呢? 3. https://i.imgur.com/CdT5mik.jpg
蕭梁、劉峻、世說新語註解引用了這條,所以他說出吳郡四姓 = 吳四姓。這邊唯一的推 論就是相信與世說新語差幾十年的劉峻比我們更理解這兩本書。 於是可以寫成證明: 因為「晉、張勃、吳錄」定義出「吳郡四姓是顧陸朱張」與「劉宋、世說新語、賞譽」定 義出「吳四姓是張朱陸顧」, 且「蕭梁、劉峻、世說新語注」將兩條並列, 所以「吳郡四姓 = 吳四姓 = 朱張陸顧」。 這裡沒有假設、沒有如果、沒有可能,不需要知道誰誰誰做了什麼、誰誰誰比某某某強很 多、誰誰誰文治武功很厲害、誰誰誰封了什麼侯,也不需要針對每一個詞每一個數字辯論 。 最後再回去將這個結論,套用於陳壽與陸凱的話,喔,原來朱治傳與陸凱傳的內容是能連 結在一起的。 因為 張勃、陳壽、陸凱同年代 假設 三人的認知差不多 所以 三者都是指同樣的家族 這裡有著唯一的假設。不過目前大多數人都認同這說法,因為只要這樣理解,之後所有的 文獻都不會發生衝突。 那我們這樣的理解有沒有問題呢? 看看現代史學怎麼說。Houei大第一個提出來是劉淑芬的研究,卻在之後絕口不提,小弟 非常納悶。 小的亂擷取了幾段劉淑芬所寫的「六朝會稽士族」,她也支持吳四姓 = 吳郡四姓 = 吳郡 的朱張陸顧 = 吳地的朱張陸顧 = 吳姓的朱張陸顧。 所以她錯了嗎?明明Houei大叫我們去讀這篇的啊? https://imgur.com/cd0rY19 https://imgur.com/WCh4jg6 https://imgur.com/ahJHOnd 她寫得這麼明白了,我們怎麼可能還得出相反的結論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221.23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640535271.A.9FF.html
TheoEpstein: 推一個 12/27 00:17
demon5232: 推。但他會要你證明不是他說的那樣…12/27 00:27
Sessyoin: 推12/27 02:13
Houei: 倒數第3張截圖 "吳姓「首要」的大族";倒數第2張截圖"吳姓12/27 03:13
Houei: 「幾乎」專指" 意思是不僅僅限縮在吳郡四姓 這樣還看不出來12/27 03:13
Houei: 我也沒辦法了;最後1張截圖 更是以清淡角度比較吳郡 會稽 12/27 03:13
Houei: 之士族 所以你要告訴大家 孫權時代的吳郡四姓 以清談著稱?12/27 03:14
本篇研究討論會稽士族,吳姓本來就包含會稽士族,但吳姓首要大族就是吳郡四姓。但不 要再偏題了,她說吳四姓就是吳郡四姓。 另外,她說西晉…東晉…時代都放在前面了,還能扯到孫權時代,所以你要告訴大家,前 面的兩晉你沒看見?
JustSad: 強~12/27 07:39
gm79227922: 這話題該停了 史上最無聊之爭12/27 08:12
andy82116: 是真的蠻無聊的 這個詞除了H大之外根本沒有歧異12/27 08:25
Houei: 比前面 標題講六朝夠前面吧 吳姓一直都在 因講晉才提僑姓12/27 09:39
Houei: 原po自爆那篇才更精采 一堆學我說話 該不會這篇也要跟上吧12/27 09:42
Houei: 若劉氏寫"東晉士族(始)出現僑姓與吳姓" 我沒話說 問題不是12/27 10:10
https://i.imgur.com/x4OI7dW.jpg
最先拿六朝斬三國觀念,混淆僑姓吳姓的是誰?吳姓這名詞最早出現是什麼時候? 三國志可沒有吳姓這詞哦。就像您說的,吳四姓與吳姓差一字,差之千里。 ※ 編輯: andy82116 (223.136.221.236 臺灣), 12/27/2021 11:09:13
Houei: 我說andy大 即便您不認同我 好歹願意讀完我貼的 我想大部分 12/27 12:11
Houei: 人都不屑讀完吧 光憑這點我就很感謝你了 絕對不是反串哦! 12/27 12:11
Houei: 我想不到更貼切 姑且用嫌貨才是買貨人 總比瞧都不瞧一眼好 12/27 12:27
khara: 讀完了然後痛感「我都讀了些什麼啊!」 XD 12/27 12:47
DerLuna: 反正目前只有Houei認為二張朱治算在吳四姓 這種 12/28 00:06
alvis000: 一個人的常識 12/28 00:44
Houei: andy大不是我愛叫人看史書 有人沒看就喊陸凱陸機都不是人 12/28 16:27
demon5232: 不,是我們不認同你這樣解讀他們說的話。 12/28 17:03
Houei: 不然你們來解讀他們說的話? 12/28 17:16
sp1234: 哈 答案解釋的這麼明顯了 再不修正觀點只是讓人看笑話… 12/30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