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erviceInf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urin59 (文)》之銘言: : 給說明書有用嗎?有用的話,那些所謂的卡奴也不會大喊著: :  我不知道原來循環利息這麼高!都是銀行害死我! : :Q [循環利息應該會有告知吧...@@?] 雖然我自己沒有借過啦...XD 可是現金卡這個情形 首先是銀行會給你甜言蜜語(電視廣告or專員) 然後想借款的這些人也就真的借下去了 基本上 借款的這種事情 算是很高度的資訊不對稱 通常銀行懂的會比消費者懂的多很多 銀行會跟消費者口頭介紹的都"一定不會錯" 不過應該會有一些定型化契約之類的東西在那邊 "寫得明明白白" 可是消費者"看不懂"或"字太多又艱澀術語懶得看" (比如說不會算利息) 所以造成"使用失當" 其實無論銀行是有心或無意 這是造成滿大的社會問題了 ==== 有點離題XD 以下是比較符合本版的內容的 ==== 其實這算是牽涉到業者的服務策略一部份 也就是他們到底要提供多少資訊給消費者 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消費者在購買服務時的涉入高低 會影響到服務業者供給的資訊 (涉入程度大概可以解釋作 你付這個錢買這個東西 它對你的重要性) 講個最近看到很有趣的現象 Mister Donut台北車站地下街那一間 在排隊的時候會發一張他們的甜甜圈型錄(或叫做菜單?目錄?) 上面提供了"甜度"的資訊(幾顆星) 但是沒有提供"熱量"的資訊 雖然說看起來滿像一種行銷手段 消費者也是買得很甘願 畢竟只是吃個東西而已 對一般人來說涉入程度並不是很高 "選擇性的提供資訊"比較不會讓消費者覺得"資訊太少而不安心" 而有的人是很care熱量的高涉入消費者 那也就從"甜度"可以大概知道熱量高低了 信用卡現金卡這種東西 資訊太少是會要人命的 可是一部份的消費者會被一時的金錢需求蒙蔽 一開始在心理上 就像是明明怕胖還是去吃甜甜圈一樣 可是產生的結果卻大不相同 因為在本質上 甜甜圈跟現金卡 這兩種消費差很多 使用現金卡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 實質上也許算是一種高涉入的行為 (卡債還不起的下場 新聞已經播很多了 大家都知道) 可是或許銀行是把他包裝上比較低涉入的外衣來行銷了 個人認為(從比較保護消費者的角度來看) 這種東西只給消費者說明書是不夠的 也許要有人"教會消費者了解說明書的內容"才行 (雖然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從銀行的營利角度來看更是如此) (政府該不該作些什麼 這種話題就扯遠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164.79 ※ 編輯: IamNoTaStaR 來自: 59.121.164.79 (12/11 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