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hihCh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當青年男女經過上述婚前追求,相知相惜與互訴愛意後,加上「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之具備,緊接著就是婚禮的準備與完成,讓兩人可以名正言順地廝守 終生了。而《白虎通‧嫁娶》曰:「嫁者,家也,婦女外成,以出適人為家;娶 者,取也。」可知出嫁對於婦女甚為重要,因為「夫家」才是真正的家,其冠上 夫姓成為男方氏族內部的一份子,除了在男方家族中占有一席地位,也象徵女子 社會意義的被賦予。而此後婦人一生夫唱婦隨,生活重心全在夫家,隸屬於男性, 故婚姻又意味夫妻主從關係之定型矣。 在《詩經‧國風》中亦有不少詩篇歌頌婚嫁之事,或言及婚嫁時節、親迎時 辰,或描述貴族車駕迎親、鐘鼓儀式伴奏等場面,這些皆可說是中國傳統民謠中 最早以結婚為題材乃至為主題之詩歌,其生動的描繪、樸實的記載給予後代留下 珍貴的史料,提供後人對我國婚禮沿革作研究。故本論文在此針對<國風>植物 言涉婦女出嫁者分為:季節與時辰、迎親車駕與歸寧三部份作探討,以了解周人 如何看待兩姓聯姻,此攸關女性一生幸福的終身大事。 一、季節與時辰 我國自周代起,在上位者即發揮高度重禮精神,一年行事均依歲時節令以行 之,所謂「王者的所有政事,比如祭祀、賞罰、教化、征伐、養老、恤孤等等, 都要按照農事生、長、收、藏的規律來行事。」 至於庶民的生命禮節、社交活 動等亦依年齡與時歲來決定。因此舉凡冠、婚、喪、葬等重要禮節都在特定年齡 上舉行,或以一年四季為劃分,這除了可見農業社會周人對曆法的注重,亦顯示 周人順天應人之使命感。 至於<國風>草木呈現之婚禮,據表二顯示多為春、秋季節。首先,言「春 天嫁娶」者有<周南‧桃夭>以「桃」先百樹而華,象徵萬物復甦活躍的春季來 臨,而趁此大好時光完成婚事是最好不過了。此外嬌艷的桃花令人想到女子美麗 的容貌,桃枝可以避邪,桃樹不過晚春已枝葉茂盛似乎又象徵娶妻足以興旺家 族,所以最適合為婚嫁之歌者非<桃夭>莫屬了。又<豳風‧七月>描寫女子對 於春天腳步緩緩到來,其一邊採「桑」一邊採「蘩」,那待嫁女兒的矛盾心理, 十分寫實。其次,言「秋以為期」者除<衛風‧氓>明確道出外尚有<邶風‧匏 有苦葉>與<衛風‧碩人>,其分別描寫「匏」葉之「枯」與「葭菼」乃蘆荻高 挺成叢,則季節必當秋天矣。然而聞一多先生主張自古婚姻以春為正時 ,故《詩 經》婚期以春為多,例如<桃夭>、<燕燕>、<七月>、<東山>等,秋以為 期者僅<匏有苦葉>、<碩人>與<氓>,至於冬者全《詩》僅<北風>一見也。 但姚際恒先生卻主張古人行嫁娶必於秋冬農隙之際 也,今乃酌此兩說互為參考 之。 而在介紹嫁娶季節後,進一層我們要審視的是婚禮時辰,在<國風>中,多 以植物暗示婚禮為晚上,例如<唐風‧綢繆>以束「薪」、「芻」、「楚」起興賀人 新婚,又如<周南‧漢廣><鄭風‧揚之水>與<齊風‧南山>等皆以伐木束薪 暗喻「結婚」,顯示古代男子親迎時辰為黃昏,結婚為晚上,故需薪、芻、楚作 火把以照亮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1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