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hihCh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詩經‧國風》男女既經自由戀愛,以及慎重其事之婚嫁結合後,從此即為 攜手共創美好家園也,因此<唐風‧綢繆>以新婚之夜綑綁成束的薪材燃燒著, 象徵夫妻倆生命體的結合,自此同心協力不分彼此地為未來綻放光芒。又<國風 >確有不少詩歌描繪夫妻情感之篤厚也,例如<鄭風‧女曰雞鳴>描寫的即是一 幅人人稱羨的神仙眷侶圖,而<鄭風‧緇衣>全詩雖僅描寫婦女屢為丈夫改衣授 衣,躍然紙上者實為婦人對丈夫之體貼關懷至無以復加也。然而<國風>呈現之 夫妻感情並非全然甜蜜,亦有因他人挑撥而破裂者,例如<鄭風‧揚之水>乃女 子以「束楚」、「束薪」勸其丈夫婚姻既成定局,兩人當下唯一需要的是彼此坦承, 切莫因他人挑撥而破壞感情呀!又例如<陳風‧防有鵲巢>以「鵲巢」應築林中, 「苕」、「鷊」皆長於低濕之地,但言「防有鵲巢」、「邛有旨苕」、「旨鷊」是告誡 愛人此乃讒言不可信呀!全詩充滿著對於愛人聽信讒言的害怕。不過即使是上述 讒言,夫妻之情仍在,有心挽回時尚未晚,但<國風>中亦有些無法補救之感情 也,例如<衛風‧氓>即一顯例。而基於上述女性婚後際遇之初步探討,大致可 分為三種:一是兩人攜手經營家園,二是兩地相思身不由己,三是遭受遺棄處境 悲哀也,故下列乃針對《詩經‧國風》植物所反映上述三種情形分別探討之。 一、兩人攜手經營家園 <國風>植物所呈現婦女婚後精神生活,除前述<揚之水>與<防有鵲巢> 言及感情破裂外,據表二有:<周南‧樛木>以「葛藟」之纏繞「樛木」,猶如 「菟絲」之依附「女蘿」,比喻夫妻感情糾葛纏綿也,又夫妻感情既好,家庭氣 氛合樂融融,則「福履(福祿)」之氣自然到來,這不正是「家和萬事興」嗎? 此外,「樛木」乃樹枝下彎之木,猶如丈夫庇護妻子,「葛藟」攀緣樛木,亦象徵 著婦人托身丈夫也。然正由於夫妻情感相互扶持,倘若另一半不幸先行西歸,則 往後歲月必是痛苦難熬淒涼悲傷了,例如<唐風‧葛生>就是一首婦人哭悼亡夫 的哀歌,其中「葛」與「蘞」皆蔓生植物,婦人用以自喻,至於「楚」與「棘」 乃叢生小木,婦人用以比喻丈夫的不材短命。首先婦人哭訴「葛」應攀緣松柏(長 壽且凌冬不凋),但誰知自己依附的竟是棵小樹,而「蘞」亦應攀緣大樹的,但 如今樹死,自己只能孤零零地蔓延野地,甚至是丈夫墓地與夫為伴了。婦人失其 所依的晚景淒涼實令人同情,特別是最後仍一表自己的無怨無悔,雖不能同日死 但百年之後必要同穴,相從於地下,可見其將寄托全放在死後世界與愛人再度相 會,情之盡,思之深,實在感人肺腑。 至於<國風>植物所呈現婦女婚後物質生活為何呢?所謂「男耕女織」,例 如<魏風‧葛屨>乃描寫新婦以「葛」織鞋也。然詩中婦人尚未廟見即被要求縫 裳以奉上,命其冬日亦著葛屨履霜,是諷刺長上褊心也。而我們根據<唐風‧揚 之水>、<秦風‧終南>與<豳風‧九罭>的「襮」、「繡」、「黻」與「袞」顯示 時人已重衣裳文飾,因身份地位高低而有不同衣著花樣,又據表三可見<國風> 中不乏染衣類植物,顯示當時女工已不僅於普通紡績織造了。另外由於西周封建 社會下庶人不得食肉 ,又男子耕種田地有向地主納穀之義務,婦人為補家中日 常食物之不足,尚有一項重要工作即是「外出採集植物」。因此,在食的方面除 禾穀作物外,如蔬菜類的荇菜、蘩、蘋、葑、菲等,果實類的梅、桃、李、栗等, 多為婦人採集而來也(詳見表三)。至於衣的方面,衣料類的麻、葛、紵等,染 料類的茹藘、藍、綠等,那更無庸至疑地需經婦人巧手。所以即使自古以男子負 擔家庭生計、養家活口,其家庭背後真正支撐者乃默默付出之女性也。又因為婦 女手中握有可靠穩定之衣食資源,她們有多餘產品可拋售,有時間製造手工藝 品,自可藉此與人以物易物,所以古代「商業活動」亦主由女子掌握 ,例如< 衛風‧氓>曰:「氓之蚩蚩,抱布貿絲;非來貿絲,來即我謀。」而《周禮‧內 宰》曰:「凡建國,佐后立市」,《戰國策‧東周策》曰:「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 七百。」以王后規劃市場,婦人有經商活動也。 其次,《禮記‧祭統》詳載婦人祭祀工作,故「祭祀」亦為婦人主要工作, 女性地位也於祭祀時才得以凸顯,例如<召南‧采蘩>乃「婦人自詠采蘩奉公以 供祭祀的詩」 也,又《詩經》言「蘩」次數之多,足證其為當時相當普遍之植 物。此外,<國風>描寫婦女採植物供祭祀者尚有<召南‧采蘋>的「蘋」、「藻」, 《鄭箋》曰:「教成之祭,牲用魚芼用蘋藻,所以成婦順也。蘋之為言賓也,藻 之為言澡也,婦人之行,尚柔順以自潔清,故取名以為戒。」又<國風>論及植 物中,其他古籍載其可供祭祀者尚有「荇菜」、「薇」、「茅」、「蕭」 ,今詳觀上 述七種植物乃皆水生(或生水旁)也,蓋古人以「水」為禮的象徵,水生植物長 於水乃祭品出於禮也。 再其次,我們要探討的是身為女人自古即需承擔之重責大任,那即是「生兒 育女」。<國風>植物用以象徵他人多子者,例如<周南‧桃夭>與<召南‧何 彼襛矣>乃以「唐棣」(《朱傳》:「栘也。」)之「木多」、「桃」之「木兆」、「李」 之「木子」,祝福他人枝繁葉茂多子多孫也。又<唐風‧椒聊>與<陳風‧東門 之枌>皆以「椒」之多子告訴愛人願為其綿延子孫。至於此時人們多子多孫之渴 望,基本原因乃農業社會之需要,希望藉由增加勞動人口以分擔徭役等工作。又 在父權社會裡,家中掌權者暨財產繼承人皆為男子,因此婦人對於生男孩的要求 又更為強烈了。是以周代婦人婚後若不能生育即觸犯「七出」,未生男孩,丈夫 可名正言順地休妻,或者另娶他女。也因此婦人對於生育之事莫不時時刻刻謹記 在心,《詩經》植物以治療婦女疾病者為多也(詳見表四),例如<周南‧芣?>, 按「芣?」乃車前子,可以強陰益精,治婦人產難,令人有子,從詩中婦人反覆 吟唱,可見其急欲摘採此草,求子心切也。此外,西周醫學雖發達 ,對於傳染 病或其他重大疾病的防治能力畢竟有限,是以婦人雖生下孩子,仍須戰戰兢兢地 撫育孩子成人,也因此<國風>不乏人子思恩之詩也,例如<邶風‧凱風>作者 以「棘」之多刺與心稚弱難成,比喻子女難養,又作者以「薪」自喻,自責「棘 (自己)」雖長大但終非良材,只是供燃燒的柴火罷了,由其越發自責的孝心, 乃愈突顯母愛的偉大。 最後總結上述<國風>植物反映一般婦女婚後生活,除幾篇直言感情世界 外,亦有物質生活之描寫,主要乃為家人「衣」、「食」而忙碌,以及「祭祀」與 「生兒育女」也。而此乃《易經‧家人卦》云:「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 女正,天地之大義也。」以男主外,女主內之家庭分工,始有夫妻「兩人恩愛」 生活也。 (上述僅是初稿,請勿轉載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1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