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hihCh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兩地相思身不由己 倘若我們翻開古今文學作品,將可發現其所歌所道者莫不以離情別恨為大 宗,因為「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至於<國風>中男女分離原因有很多, 在婚前有因距離遙遠,或缺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需受盡相思之苦者。然於婚 後則是一種非個人能力所選擇的離別,那就是戰爭徭役,只要政府一聲令下,即 使剛入洞房的新婚夫妻也一樣要面臨被拆散的命運。例如<豳風‧東山>最後結 以「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乃 依稀記得新娘剛過門時的隆重盛大也,當年的新婚生活是如此甜蜜,如今久別重 逢,又將會如何呢?除了內心充滿著近鄉情怯的矛盾心理,也益發突顯出對夫妻 長相廝守的嚮往也。 《詩經‧國風》以植物訴說婚後相思之苦者,據表二有<周南‧卷耳>、< 周南‧汝墳>、<召南‧草蟲>、<衛風‧伯兮>、<王風‧揚之水>與<豳風‧ 東山>等六篇。首先由「採卷耳」、「伐其條枚」、「伐其條肄」、「採蕨」、「採薇」, 可知婦人在丈夫出征後需一人負起家中內外重擔,要自己砍柴與尋找野菜,否則 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如此物質困苦自不待言,然而精神磨難呢?由「首如飛 蓬」與「焉得諼草」可見女為悅己者容,丈夫實乃婦人生活動力呀!丈夫不在, 婦人僅剩也只有軀殼而已,是以演變最後相思成疾,不得不借助靈藥。思婦內心 沉痛,字字寫來無一不是血淚,至於征夫呢?<王風‧揚之水>以河水經年累月 的沖流但「薪」、「楚」、「蒲」一點也漂不動,象徵天子底下的小老百姓面對王令 是毫無抵抗之能力,只能默默忍受相思之苦啃蝕於心。而<豳風‧東山>更是懷 念新婚之際那幅甜美畫面,由「苦瓜」不是要夫妻倆同甘共苦的嗎?「栗柴」不 是要夫妻永結同心的嗎?反問戰爭為何要耽誤我倆三年之久呢?歷來國家征 戰,最苦與犧牲最大者永遠都是百姓,他們不僅精神上無法享受天倫之樂,還要 以血肉換取為政者所要之勝利,這對急欲伐人之國者,豈能不引以為誡? (上述僅是初稿,請勿轉載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1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