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kiSnowboar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安排時間去了一趟 ISKI,鑒於之前有過一篇台北滑雪學校的分享. 3490 [心得] 台北滑雪學校心得報告 因為兩邊有許多相似處,就用同樣格式來做一下心得報告,供雪友們參考. (字數關係,請容我以"北雪"簡稱取代之後要提到台北滑雪學校的部分) https://imgur.com/P1cEBBR [交通] ISKI在內湖北安路旁,沒有臨停車位. 附近有幾個中型停車場.但附近有很多公司, 上班時間要找空位需要一點時間. 捷運的話,西湖站過來500公尺,走一下還行. [裝備] 提供護膝護臀護肘護腕安全帽,品質還行,要帶自己的當然也OK. 雪板是標準品,與北雪不同的是沒有把鋼邊磨掉. https://imgur.com/qi0Lmms [機台] 與北雪相比,也是大型跑步機,可以調速.摔在上面一樣有點彈性不會痛. 不同的是,可以調整坡度,地毯材質不同,且地毯持續保持濕潤. 所謂濕潤不是一點點而已,滑行時會看到一堆水被刮噴出來. 滑起來的感覺的確是優於北雪機台. [環境] 空間比北雪狹窄,只有一區小小的換裝座椅區. 有個附設的餐廳供餐飲.練完吃個東西很方便. 不過如果是想經過看一下狀況,空間上有點尷尬. [主打] 跟北雪一樣,機台的強項就是不用爬坡,可以運作機器把你帶回上坡. 滑行時有保護桿,對新手學習頗有幫助. https://imgur.com/uGjBIos [運動模式比較] 北雪機台上比較辛苦的就兩個點. A)打直板時過大的摩擦力, B)立刃過大時由於鋼邊磨圓所以反而會滑掉. 這兩個點,會導致一些動作在這邊不好訓練. 譬如一個長J turn在這是很難操作的.打直的時候會很黏滑不順. 以及立刃角度較高的急煞動作在這也很難操作.會習慣煞車時刃不能立得太高. ISKI機台在這兩個點有顯著的改善. 濕潤地毯與坡度調整的組合,在這邊做直滑可以很不黏. 立刃角度較高的煞車也做得出來不會怕滑掉. (不過當然因為沒有雪地積雪的支撐,在立刃角度這一塊, 機台上的模擬再怎麼也無法達到雪地能做到的最大角度.) [新手建議] 如果目標是落葉飄,那在北雪與ISKI訓練所能得到的成果差別不大. 都可以學到該怎麼做.理解雪板與地面的關係. 但北雪等於對板子設了鋼邊的使用上限角度,碰到那個點就滑掉. 導致北雪機台上練習出來的鋼邊操控力, 到了真實雪地會需要多一點時間來習慣改變. 在ISKI機台上練習落葉飄比較沒有特殊限制,對新手會簡單單純一點. [新手-中手建議] 如果目標是J turn/C turn/S turn,毋庸置疑是ISKI勝出. 不會因為打直板黏住,使得移動慣性可以持續, 轉turn的時候也可以專注在edge多寡如何影響煞車力道, 不用害怕有個點碰到就滑掉. 在練習這些動作時會比北雪機台來得有效率. (當然也要知道的是,由於物理限制, 輔具上學到的角度應用還是略遜於真實雪地. 說好聽些會說因為可調整範圍被限縮,所以這樣若能操作得好, 可以得到更強的訓練效果. 但實際上也就是設立了較高的體能要求, 若做同樣的動作,在小叮噹沒這麼費力的) [中手以上] 先前文章提到北雪機台做"沒有鋼邊(磨圓)的Turn"有助於理解重心的轉移,這沒問題. 但直板會黏這個狀況的確對中手以上的連續行進會有阻礙. 所以訓練項目若是連續 S turn,還是在ISKI做訓練效果較北雪為強. https://imgur.com/3ZI23o2 最後講一下價錢,對比一下小叮噹: ISKI收費方案 https://www.iski.com.tw/plan 台北滑雪學校收費 http://www.skitaiwan.com/portal_c1_cnt.php?owner_num=c1_34504&button_num=c1&folder_id=9818 小叮噹 http://www.ding-dong.com.tw/skifacility-jp [小叮噹估算] 小叮噹白天不限制人數,去的效益時高時低. 所以這邊用小叮噹夜滑來比,人數至少是限定. 且夜滑包團自己安排教練小叮噹並沒有限制. (不是自己開團就得先講好,不然自己帶教練去做新手訓練佔雪道,容易被同團白眼) 找一個教練,小叮噹夜滑時間1v1教新手一場, 夜滑是17:00-21:00,算上休息時間跟最後留點練習時間,操作3小時+. 以極光之前的1v1價錢3000,加上夜滑包場1000,以及去小叮噹的交通費用. 大概4000+把前刃後刃(Toe/Heel side)落葉飄操作到都能卡卡飄下來沒問題. (當然大前提是這學生體力要能撐個叮噹山爬坡10趟以上 Orz) [輔具機台估算] 輔具機台上因為需要較多的肌力控制(沒有積雪協助支撐立刃角度的關係). 滑行時所需的集中力比在小叮噹滑要多很多,所以導致練習時間無法過久, 太久新手吃不消的,集中力與肌力都是,所以一堂課設計為一小時. 但這樣的規劃也會讓學習經驗累積較慢. (相比小叮噹可以滑1.5小時後休息半小時,再上個1.5小時的課程規劃) 所以新手要練到對前刃後刃落葉飄能卡卡飄下,需要的課堂數應該落會在5-8堂. 換算價錢, ISKI的話是8750-14000(用一堂1750計算). 北雪是7500-12000(用一堂1500計算). 交通費再另外加上去. 因為有節省交通時間, 與把課程拆分數日, 對只有零散時間的朋友很方便. 只能說輔具上練習總費用會比較高是確定的, 但貴與不貴倒見仁見智. 體力的耗費雖然省了爬坡, 但操作雪板上反而需要半蹲蹲得較穩較久的. 解決了直板會黏的狀況, 讓訓練機練習的朋友可以比較無痛接軌真實雪況. 大家就挑適合的方案吧. 以上,無業配資訊誠心供雪友參考. 接下來就是要安排滑遍天下的訓練機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138.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kiSnowboard/M.1598975079.A.1ED.html ※ 編輯: galiba01 (36.225.138.80 臺灣), 09/01/2020 23:49:06
aaadear: 推用心文 09/02 07:36
tgenie: 推詳細心得 09/02 08:05
guh53067: 兩家的最大差異好像沒提到,雖然後來也是有點靠攏 09/02 11:04
galiba01: G大請指點一下何謂最大差異。我只分辨得出好不好練習而 09/02 14:42
galiba01: 已Orz 09/02 14:42
astrodin: 去ISKI上過課 還有一個問題是"同學" 09/03 13:27
astrodin: 因為一起上課的話 一人摔就是全停 有時快要抓到感覺 09/03 13:28
astrodin: 旁邊的一摔 就沒了 可能跟我上基礎體驗班也有關係 09/03 13:28
galiba01: 是啊,團體課總是不比1v1,這在雪場也差不多. 09/03 14:12
galiba01: 雪場團體課裡若有特別弱的,也是會很多時間會花在等待 09/03 14:12
xpope: 感謝分享 09/03 15:35
OhyeAcloudy: 掉地上有撿起來繼續用嗎 謝謝分享 09/04 03:41
rfireptt: 請問可以租時段自己滑不上課嗎 09/04 22:37
galiba01: 這邊的規則是要買過包套課程後才能買自主練習時段 09/05 06:42
DevilMayCry4: 推介紹 09/06 00:05
gglonkey: 可惜高雄沒有 09/08 17:01
Hartford: 推 09/09 19:48
dietolive: 我之前在iski上課,都能免費停門口,門口停完,他們地 09/10 22:18
dietolive: 下室有車位讓學員停車,現在沒有了嗎? 09/10 22:18
forgotnow: 自費自主也是兩個人共用,沒有包場唷 09/11 00:20
zsman: 感謝分享 12/12 18:50
toaperion: 推分享!! 01/04 18:17
booboo96: 門口空地可以停三台車 地下室有三個車位 其實很方便停車 01/09 10:26
booboo96: 唷~ 01/09 10:26
s13467965: 期待滑遍天下的心得~~剛好住新店,去內湖頗小遠.... 01/15 05:40
galiba01: 不好意思,後來我就到日本了 小舖只能之後再安排分 01/16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