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dagre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作者是喜歡蘇打綠六年的一個打粉,早年春夏的時候就有過一些對專輯的解讀,這次 寫了關於《冬》的文章,我覺得寫得挺好的,特征得同意後PO上來分享。^^ -----------------------------內容來了------------------------------ 這幾年﹐談到蘇打綠的任何東西﹐正經的也好打趣的也好﹐我都是誠惶誠恐的。自己 不比當年了﹐對於綠團的跟蹤和了解都沒有那麼高的熱度了﹐大家也看得出來這幾年 綠團經歷了很多﹐在我看來其中一點就是﹐秋冬兩張和春夏在關注點、概念表達上的 巨大不同。這對我算是不太習慣的﹐秋的時候就一直摸不到感覺﹐想要寫點什麼說些 理解﹐一拖再拖就沒了。可是冬我是不能回避的﹐從09年大概春夏之間時候開始喜歡 綠團﹐過了六年韋瓦第計劃終於結束﹐對於自己﹐這個結尾無論如何也要寫上。 我會試著排版清楚些﹐把蘇打志和原作者的內容以及我自己寫的文字區分開﹐方便大 家閱讀﹐如果能做到略過我的文字也能把這文當做一個導讀導聽來看那也是非常好的。 我也會盡量寫的謹慎﹐對於樂理、交響樂上不是了解就不過多談論﹐免得顯得拙劣了﹐ 文字上不清楚的也如此。而總體上便以歌曲文字為主來理解﹐也算是免於太不堪了。 專輯本身涉及方面頗多﹐礙於學識有限﹐難免出錯獻醜﹐希望大家輕拍和多指正、彼 此分享見解﹐於這先說聲感謝。 “在《韋瓦第計劃》的四張專輯﹐都有明確的主題﹐《春‧日光》中﹐是對於生命、 自然萬物的歌頌﹔《夏/狂熱》是人心初萌的黑暗吶喊﹔《秋﹕故事》是生活經歷的 蕭瑟與豐收﹔而在《冬未了》裡﹐講的是結束﹐卻也同時帶來開始﹐主題是循環。” (蘇打志9﹐P11) 在以自然生命為切入的春之後﹐後三張專輯把視點都落到人本身上﹐在人生的維度上 描述探討成長和不同階段的困惑、難題。在我看來﹐四張專輯都是綠團在不同時期下 的思考﹐集中於“當下”的﹐如開頭所說﹐夏秋間所隔的四年帶來了關注點和概念表 達的不同。春夏更試圖站在一個第三人稱的位置﹐以敘述者的口吻更接近客觀地去談 論有關生命和社會、生活﹔而在秋﹐語氣更多變成了第一人稱﹐表達更偏感性﹐若春 夏是長詩、宏篇﹐那秋就更像是二人間的談天、耳語了。在團員們紛紛踏入而立的這 段時間裡﹐他們的看法和視點更加生活化﹐更偏重個體本身了。 《痛快的哀艷》 “宣告無人能離開的鐘聲輪回”(蘇打志9﹐P13) http://weibo.com/1822796164/CEciS7PgJ?type=comment#_rnd1454384395543 (青峰微博﹐長文同蘇打志中文字) 冬專輯的第一首歌從一個疑惑、質疑開始。我們在人生中見到的無數沖突、悲劇﹐到 底是為何呢﹖所起有原因嗎﹖即使明白因果﹐受罪是為何呢﹖為何就是我、是你、是 他受罪﹐為何不是他、你、我受罪呢﹖命運﹐或說神﹐何以如此對我呢﹖ 如青峰文中所說的﹐這首歌由這個想法為楔子開始展開﹐既是個體主觀的自我情緒 ﹐也用個體來映照所有人類。開頭兩段﹐“無人不病”與“放聲詬病”(後者讓我想 起掌聲響起)﹐便是一個大筆寫的眾生相﹔我把細菌理解為人的情緒﹐正如第二段的 “百日低吟”、“夜晚解禁”﹐人心中潛伏的東西在這過程越來越高﹐總和在整個人 類世界中也是越來越高。這些負面的情緒因我們的沖突、悲劇而起﹐同時積累﹐然而 回到上面的問題﹐若把這罪責歸給命運、神對嗎﹖或說有用嗎能改善嗎﹖當然這隻是 我的延伸思考﹐綠團在副歌中隻是繼續演繹這整個悲劇﹐祈禱、乞討、逃跑無用﹐無 人能逃離、被理睬、隱埋、例外。最後還是囿於命運的悲劇中﹐副歌及之後的歌詞呼 應主歌中描述的積累﹐人還是反復上演悲劇﹐並且輻射出去、擴散開來(細菌蔓延) ﹐更多的人被波及困於此中。配樂層次分明﹐把情緒不斷向上推﹐樂器的合奏就像無 數人的呻吟和抱怨﹐又是敘述者的哀嘆。 怎麼評判在這循環宿命中的眾生﹖我想歌名就是答案。人們不是消極地承受命運﹐而 是主動地迎上、謀求改變﹐在這積極的態度中表現出一種群體狂熱來﹐為痛快﹔而悲 劇的無法擺脫和不斷加深為哀艷。寫成了環狀的最後一句歌詞﹐每個“我”既可作前 一句賓語﹐又是後一句主語﹐這也是人之間的互相波及和輻射吧。 但這首歌裡似乎埋下了一些很麻煩的問題﹐生活是宿命所定還是幾率發生﹖神所為還 是人所為﹖ 《對殺人狂指控》 “《對殺人狂指控》與《他舉起右手點名》看似是討論歷史單一事件﹐但其實﹐那些 一直存在我們身邊不斷發生的恐怖事實從未結束﹐最恐怖的是﹐其恐怖很少被察覺。 ”(蘇打志9﹐P12) “……一開始﹐我腦中的畫面﹐像是一個在另一次元﹐有個巧遇希特勒的人﹐對他說 的話﹐例如回到過去﹐看到還小也還有藝術夢想的他﹐告訴他日後會發生的事﹐看看 他會怎麼反應﹐怎麼思考這個他即將變成的他﹔又例如可能是在地獄剛認識希特勒的 撒旦﹐用一種平淡無奇的口氣﹐問問已經死去的希特勒﹕「你後不後悔做這些事」、 「你到底怎麼想的呢」、「啊﹐你後來也讓自己騎虎難下了吧﹐想回頭都無法」…… 不同情卻也不鞭撻﹐不撫慰也不描述現實﹐不評論就是最深的評論。”(蘇打志9﹐ 青峰﹐P17) 在這首歌裡第一次出現希特勒﹐對於專輯德國背景非常重要的人物。主歌部分的歌詞 同上段文字﹐是對希特勒的描述﹐關於變化、殺戮。“再來一次”﹐是設想希特勒對 自己人生和作為的思考和反省。吳青峰在蘇打志中談這首歌﹐說時下有些人斷章取義 、肆意誤讀利用他人本意的做法也正如希特勒對於尼采的利用。 “別以為這個時代沒有希特勒﹐那麼多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希特勒﹐隻要別人稍加不合 己意﹐就非攻擊別人至滅亡不可﹐這種事難道不是天天上演嗎﹖欺負別人甚至說成是 神的旨意﹖”(蘇打志9﹐青峰﹐P17) 如痛快的哀艷中由單個個體照整個群體一樣﹐希特勒於此作為“殺人狂”、罪惡的代 表同樣映照著所有人的惡。 “即使不講到太大范圍的事情﹐我們人生的裡也處處是欲望﹐而且常因欲望去改編他 人、冒犯他人﹐引發事端。多少人盡可能地吹出一個大而持久的欲望泡泡﹐盡管我們 都知道它最終會破。” 非常喜歡這首歌中間JAZZ風的鋼琴間奏﹐把之前逼人的管樂一下子放低﹐舉重若輕﹔ 如後面歌詞“冰入沒有星星的夜空……”﹐這個情境或是前段所述﹐在死後回想人生 的視角。作為個體﹐或有罪的人﹐自己能做什麼辯解﹐恐怕懺悔都是蒼白的﹐木已成 舟、罪人亦深埋地下﹐是非後果都留給歷史和後人評判和承受了。 “無解的還是隻能誤解﹐問號隻能停在問號﹐深深地無奈和沉痛﹐就像那埋葬邪惡的 墓地之上吹過的一陣﹐看似平靜卻不是什麼也沒發生過的風。你知道發生過什麼﹐而 我就是想寫那陣風。”(蘇打志9﹐青峰﹐P17) 《地平線》 “終點也是起點﹐反反復復都回到原點。”(蘇打志9﹐P13) “……我從不避諱我是個基督徒的身份﹐我覺得那是我創作的起源﹐我曾經過得很荒 唐叛逆﹐憤世嫉俗﹐那些青春期的過往﹐都成就了現在的我﹐我很幸運﹐在我還沒有 走得太偏的時候﹐是上帝救了我﹐這首地平線﹐寫的是從信仰中得到救贖、得到盼望 、得到改變﹐歌詞裡面寫的﹐是我真實的感受。”(蘇打志9﹐小威﹐P31,) 冬裡第一首小威的作品﹐主歌開頭同無眠的吉他音色讓我有些恍惚。小威在蘇打志裡 提到他年輕時在海邊看太陽升起﹐所感受到的溫暖。我一直將小威很多作品放在他信 仰的背景下理解﹐我沒有宗教信仰﹐但有關神﹐總覺得是件很迷人的事情﹐當去想象 有這麼個存在代表全知全能、美和善﹐以及世間的一切。這首地平線裡明顯地體現了 專輯“循環”的概念﹐小威所看到海邊太陽的升起是白晝之始、是生﹔而歌詞中寫的 是落日的地平線﹐是白晝之末、亡﹐浪跡的終點也意指生命的結束。在同樣的地平線 見証生死﹐爾後再是生死﹐人生苦短﹐因有永恆的存在見証、守望無數生命來去﹐才 找得到最終的歸宿。地平線是視界消失的盡頭﹐卻又不是虛無﹐世界依然在之後延續 不絕。 空白1 第一部分三首歌﹐以一個有些冷峻的視角切進﹐人的宿命是如何來的﹐悲劇是如何發 生、蔓延的﹔蕓蕓眾生困苦其中無法自拔﹐或指控﹐將罪責歸給某位罪人﹐但一人何 以贖全人類的罪﹐讓罪人罪有應得亦難以為滿地狼藉埋單﹐更難保証後世的安寧﹐亂 墳還是不斷被豎起來﹐罪人下了地獄得了自己的審判﹐還活著的人又該怎麼辦呢﹖對 於地平線在此的用意我並不敢肯定﹐但向這個終點的回歸消解了前兩首中的悲苦和憤 懣﹐迎向死亡既是對一生善惡的清算﹐也是終得安寧的歸宿。 在這三首完成專輯裡第一次循環﹐眾生相的循環﹐最後以神的全包全容去接受已逝的 一切。 《我們不懂》 “心靈沉浮的無邊浮遊。”(蘇打志9﹐P13) “自從就讀台北藝術大學以來﹐我便傍水而居﹐時至今日亦然。曾笑說躺在床上看窗 外就仿佛是躺在船上﹐順水而流。山水景色我獨鐘水﹐因為誰若持續流動就好比鐘擺 ﹐一方面又代表運轉中的生命﹐一方面又代表逝去的歲月。所以﹐一直想編寫關於水 、關於河流的歌曲﹐許多嘗試之後﹐在《我們不懂》當中想象浸泡於水中的畫面。水 能孕育整個地球的生命﹐卻也能奪走許多人類的性命。”(蘇打志9﹐阿龔﹐P33) 阿龔在冬中的第一首歌﹐創作動機來自於舒曼一度投河自殺的念頭。歌曲描述溺在水 中的情景﹐由現實世界、人群中脫出來﹐獨於自我在水中淹沒、沉澱﹐有趣的是﹐阿 龔提到在水中的過程除了前述的褪去﹐還有情緒的降落、時間的回溯。這大概類似地 平線﹐水也同時作為生與死的見証存在﹐於是水仿佛讓時間維度可以掌握﹐予人以這 樣的夢境。 在阿龔另一個作品《如果凝結就是愛》中﹐同樣描述了一個有關時間的情景﹐在那是 於破碎、終結前凝結靜止的時間。這樣對時間的想象依賴於設想的點之後是什麼﹐若 是時間回溯﹐那回溯到後是什麼﹖若是時間凝結﹐這凝結破碎後是什麼﹖這算是這樣 想象的美的精髓所在。在《我們不懂》中﹐回溯到“昨天凌晨”﹐之後“蒸散夢才能 永恆”。人在水中由浮躁到平靜﹐河由寧靜到紛爭﹐蒸散夢是時間維度失去了度量﹐ 無謂時間的永恆狀態。 阿龔在蘇打志中提到“希望”是這首歌的關鍵詞﹐一方面在副歌走向往上的旋律、後 半音域的提高上﹐另一方面是歌詞中意境的不斷堆疊、深入。而這希望在歌詞中如何 體現呢﹖我想同樣是在前述的永恆中﹐超離生死﹐“直到醒了”恐怕就是某種彼岸吧 ﹐既可是來世﹐同樣也可具體地理解為擺脫困境後對人生的清醒。畢竟水中的“載浮 載沉”也正如人生一般有起有落。 《博物館》 “甜蜜想念的自困。”(蘇打志9﹐P13) http://weibo.com/1822796164/D4pAWyh1M(青峰微博﹐長文同蘇打志中文字) 私心比較偏愛的一首作品﹐電子並不算綠團常用的編曲風格﹐電子噪音也算是我喜歡 的風格之一﹐有獨特的氛圍﹐我覺得電流聲的不安定、無規律是對現實生活、情緒最 直接的拓寫﹐不起不落的噪音反而真正讓人心情平和﹐無可期待也無可失望﹐生活正 是這樣的。 在博物館裡﹐這些噪音塑造了冷凝靜謐的氣氛﹐把環境縮小到了隻歌者一人﹐隻關於 一個人的想念。副歌歌詞很有趣﹐展覽優點時是藝術的門外漢﹐而陳列缺點時卻是想 念的博物館。前者好像是讚美﹐後者是埋怨﹐但其實都是想念﹐想念又偏偏是不可觸 及到對方﹐那些藝術品(念想)在完成的瞬間即成永恆﹐但自己隨後也無緣再見証那 個瞬間﹐作品便獨立出來﹐此後多少歲月裡觀賞它們、想象它們、與其對談﹐其實都 與那人關系有限﹐更多是自己的盤旋和反芻吧﹐是件很寂寞的事情。想念有時是與對 方越來越遠的過程﹐某時恐怕剎然醒悟那些印象都已面目全非﹐分不清是記憶和現實 是誰背叛了誰﹐但這或許不緊要﹐青峰寫道﹕“順著你的幻想面對你眼前的作品吧﹐ 博物館裡的那些藝術品﹐或許也這麼想著。” 《回車諾比的夢》 “那靜止的空氣﹐是一次次撫平傷口的痂﹐才像回到空。”(蘇打志9﹐P13) “……我們常常心中相信的、堅持的﹐會不會有一瞬間在別人眼裡也隻是讓人避之唯 恐不及的廢墟﹖當連我們自己也不再相信自己的信念﹐夾著尾巴逃跑了﹐舍棄了那個 曾願意相信的自己﹐會不會是這樣的恐懼才讓我們生病﹐讓我們畸形……”(蘇打志 9﹐青峰﹐P21) 車諾比(Chernobyl﹐大陸常譯作切爾諾貝利)的事故應該不必贅述了﹐這個荒蕪、 肅殺的故事和專輯的色調非常切合。青峰在蘇打志中提及那些不懼輻射執意要遷回那 死城居住的老居民﹐借以表達關於信念的堅持﹐車諾比就是這個信念、愛、愛人。就 像有那麼一次事故爆炸﹐把自己曾經所信炸的粉碎﹐對此避之不及、視作災厄﹔但也 許塵埃散盡後﹐思念還是又要爬上來﹐看見傷口疤痕像車諾比那樣死寂無聲﹐而又脆 弱。 “……車諾比的居民﹐更接近靜止而存在﹐不提信念和鼓勵的堅持﹐卻更接近生命。 這種無窮地堅持﹐也是這張專輯要說的。你以為他是放棄﹐而在重復他的絕望﹐但其 實不是。當他這麼選擇﹐他是在掌握自己的人生﹐更甚於握著行程表看似很有展望但 其實沒有握緊當下的虛空。”(蘇打志9﹐青峰﹐P21) 這個故事裡的人們無聲而悲壯﹐也許他們對這個堅持並不抱希望﹐哪怕肅殺的嚴冬是 無限延續的﹐也並不是在期望下個春天的到來﹐是種純粹的堅持。這種美麗隻在堅持 本身﹐而不在堅持後的美景。我想這是生命的一種本真﹐即使一個人躺著一動不動﹐ 什麼也不做不想﹐隻是呼吸﹐那也是活著﹐樸實得慘白。曲末的呼吸聲﹐或許也是表 達這個意味吧。在這之上﹐擁抱傷口。It won’t hurt you. 空白2 這三首歌將視角從眾生放回個人和主觀體驗上﹐三首歌各自營造了不同的夢境﹐是三 種私密的心態。然而《我們不懂》中的“時間”﹐《博物館》中的“藝術品”﹐《回 車諾比的夢》中的“車諾比”、“信念”﹐又是由個體體驗又去推及其他的事物﹐這 個關系其實是相互的。 對於《我們不懂》﹐那種沉溺在水中的感覺或許也可理解為對情感的痴迷狀態吧﹐隨 後到《博物館》的遙遠思念﹐最後是《回車諾比的夢》裡冷寂後的回歸遺跡﹐是感情 的生到死。車諾比或許荒蕪﹐到下一代人呢﹖也許終有一天又重復生機﹐那便是下一 個輪回﹐但這一代人也許並不奢求了。 《下雨的夜晚》 “眼見自困的人而給予陪伴。”(蘇打志9﹐P13) http://weibo.com/1822796164/D0vGxbNzd(青峰微博﹐長文同蘇打志中文字) 讓人想起《你在煩惱什麼》那樣感覺的歌曲。描述了一個很具體的情境﹐有些類似《 回車諾比的夢》的感情狀態﹐但不比那冷靜沉澱﹐可能是在其之前的階段﹐對於感情 的廢墟無法割舍﹐但著眼點是在過去、回憶中的﹐《車諾比》中的著眼點卻是在當下 ﹐不背負過去亦不奢望將來地處在當下。但這首歌同樣有一個存在﹐同《車諾比》中 的“廢墟”一樣﹐對於過去的傷痛並不持否定態度﹐其中總有美好是永恆的。 《他舉起右手點名》 “《對殺人狂指控》與《他舉起右手點名》看似是討論歷史單一事件﹐但其實﹐那些 一直存在我們身邊不斷發生的恐怖事實從未結束﹐最恐怖的是﹐其恐怖很少被察覺。 ”(蘇打志9﹐P12) http://weibo.com/1822796164/D2EphzzSa(吳青峰微博﹐長文同蘇打志中文字) 異常麻煩的一首歌﹐別人的文先前讀了許多﹐正面反面評價的﹐初聽時自己的理解現 在也不敢多堅持﹐不隻在用典、細節上的困難﹐更在這首歌對於專輯的思路、主題是 如何關聯的﹐很不敢確定。 歌曲描繪從被關進集中營﹐到毒氣室內死前的過程﹐以獨白、囈語的節奏表述思考﹐ 詳細的歌詞解析很多文章寫得比我好﹐就不獻醜了。我在此希望嘗試具體地展現我對 此歌的思考過程﹐來看看能否從更多角度得出新的看法來。 首先﹐從歌曲風格以及文字背景來看﹐這首歌與開頭兩首關系最近﹐那它要如何解決 (展示)先前提出的有關宿命、罪人的問題呢﹖“移民”、“俘虜”、“同性戀”、 “吉普賽”、“猶太”﹐不同的出身、信仰、觀念招致歧視﹔“令人憤慨的不是受苦 ﹐而是受這苦沒理由”﹐這句或更直接地回到《痛快的哀艷》的命題。不幸的命運令 人悲苦不甘﹐那苦命人的控訴向哪訴求向哪﹖這問題似乎與那兩首時類似﹐在《點名 》中﹐猶太人故事的一層中似乎依然控訴希特勒﹐而苦命者(受不公者)的一層上似 乎直指上帝。“因為他的不公才有了第一個殺人犯”這一段中意味明顯﹐一大篇混亂 的旁白裡很多句子也有這意味﹐神公允嗎﹖信即得救嗎﹖命運是神所為還是人所為呢 ﹖無法理解、承受這樣悲慘命運的到來﹐自問自己有罪嗎﹐不覺有罪為何神又讓我落 得如此下場﹖放到現實中說﹐那些不平等現象﹐遭受歧視排擠的人群真的有罪嗎﹐為 何他們要受這些罪﹖ 跳到最後一段﹐大家可能都看過對此的解釋﹐數到七的七宗罪﹔之後“為何我有罪﹗ ”是上述疑問的爆發﹐而“若我說他也……”﹐時下我認同這句詞實為質疑神有罪。 從上面的邏輯下來﹐神的罪何在﹖在不公﹐在賜無辜的人以死。不說這是否真的為歌 曲作者本意﹐這裡我單純轉述讀過一篇文對這處的評價﹐並不作我的看法結論﹐其大 意為若要判神不公、有罪﹐這判言所依標準的制定者必要比上帝更全知全能、聖潔公 義、信實可靠。 其實這些也是很古老的問題﹐罪與惡從何而來﹐上帝是否要為此背責﹐遠在奧古斯丁 都為此給出過自己的答案。而歌曲中的也都隻是疑問而已﹐因此我這樣理解這首歌﹕ 並不是為攻擊某些固有的道德正義標準而作質問﹐隻是作為一個反面來嘗試人類對於 道德正義、宗教理解的上升的可能性﹐若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某些人是否並無罪可 原諒﹖我們的評判有可更改之處﹖ 朝這樣一個柔和方向來解釋我認為是重要的﹐因為《地平線》中是有渴求神接納人世 的矛盾悲劇﹐作為永恆的歸宿給予人死後的安寧﹔若到此反神作為果斷的結論未免不 妥﹔在《痛快的哀艷》中我們已經看到人所自以為帶來的悲劇蔓延﹐所以在這裡以人 的高度進行判決也未免逾距。人的知和能總是有限﹐誰人又敢斷言自己從未行過惡、 沒有一點罪﹐當然都在期待更好的世界﹐自己也隻能做好一點兩點﹐也隻能是芝麻﹐ 撿不起西瓜﹐人太有限了。 Everyone “給反復掙紮的人給予無限的愛。”(蘇打志9﹐P13) “《Everyone》現在的編曲﹐是我最喜歡的版本﹐正面積極、勇敢果決﹐是我要透過 編曲去輔助歌詞轉達的感覺﹐就好像面對這個充滿負面訊息的世界﹐我們需要很多勇 氣﹐從生活中找尋能量養分﹐再傳遞出去。簡單來說﹐這首《Everyone》﹐說的就是 勇氣﹗”(蘇打志9﹐小威﹐P30) 這首歌我初聽時﹐是像關於《地平線》那段寫的一樣﹐在小威信仰的角度下理解﹐歌 曲即為對上帝的情感﹔既有自己對人生迷惘的解惑在﹐也有對人在世間生活、掙紮的 樂觀。把you代為上帝的話﹐這首歌裡就體現了對上帝的信﹐世間充滿悲劇苦難﹐神 也不是袖手旁觀完全置身事外的。 當然大家都知道這首歌是小威寫給青峰的﹐在這角度上﹐歌曲就可解釋為對個人在世 間迷惘的解惑﹐這迷惘對己也對他﹐歌中的態度可以作為專輯作為個人角度上表達的 看法﹐對於前述糾結不休的悲劇苦難等。 這首歌放在《點名》之後﹐也類同《地平線》﹐﹐以個人的角度消解了矛盾。 空白3 在這第三部分裡﹐角度依然是在個人﹐從情感上的看法重新回到社會、世界上來。在 進入最後一個部分之前﹐用與開頭的呼應形成一個圓﹐算是收了個尾。另外﹐這三首 歌都強調了處於一個困境中﹐人的反應和掙紮﹐從前兩首的自暴自棄和怨恨﹐也到第 三首得到解答﹐存在和當下是最重要的。 《牆外的風景》 “不斷叩問與摸索。”(蘇打志9﹐P13) http://weibo.com/1822796164/D6JT3z02P (吳青峰微博﹐長文同蘇打志中文字) 大家都清楚這首歌是為婚姻平權。這點上也是接在《點名》後的看法﹐偏見與歧視就 像牆立在不同人群之間﹐用惡意把異己圍起來(集中營)。而相互的﹐如此圍別人的 人﹐也是給自己樹了牆﹐固守己見時也放棄了了解新事物的機會。“你有自己牆外的 風景﹐你或許也是別人牆外的風景”﹐大概便是這層意思吧。 這首歌大概可作前面九首歌的回應﹐叩問與摸索是對種種問題(社會與個人)的態度 ﹐與everyone一前一後﹐期待更好的世界的到來。 《未了》 http://weibo.com/1822796164/D7w0w2HG0 (青峰微博﹐長文同蘇打志中文字) 本輯同名的歌曲﹐亦是點題﹐歌詞中出現過去春夏秋三張專輯的神明﹐他們分別代表 三張專輯的情緒態度﹐而冬的薛西弗斯(西西弗斯)是人﹐更重要的是﹐他除了情緒 態度外﹐直觀地表現了專輯中對於人生的看法。若幾年前的我知道最後的希臘神話是 薛西弗斯﹐肯定會很難過的﹐人生可能並不會如英雄史詩、喜劇電影﹐迎來期盼的、 或說光鮮的結局﹐可能就是不斷重復樸素平庸到死﹐就像人的一生都在進行的呼吸﹐ 並沒太多色彩。從高處來看﹐人生於世或是很有限的﹐出生的不同就難以被否定﹐這 個不同又同時給人帶來可能性與不可能性。像這個故事裡眾神給予薛西弗斯懲罰﹐他 們認為給薛西弗斯的任務是枯燥乏味﹐最重要的﹐是沒有意義的﹐望不到盡頭、沒有 結局﹔這恐怕是因為神並不需要做這樣的事﹐他們自由﹐並且有神通﹐他們站在更高 的位置。但人類不是﹐那些不同有時也是巨石﹐非要背負不可﹐這重量可能陪伴一輩 子不能擺脫﹐若將擺脫才視為善終﹐那活著便隻能是痛苦。 在這首歌裡綠團試圖傳達一種態度﹐放棄形式的具體的要賦給未來的人生意義﹐強調 當下與自我﹐對自己的生命本身的熱情為活著的意義。所以巨石與薛西弗斯融為一體 ﹐從而消解了巨石的詛咒﹐也是不公、悲慘的宿命﹔並不是要真的打敗它、擺脫它、 停止它﹐而是接受自己的生命﹐去融化它﹐它便轉化為另副模樣。 《Must keep singing》 “歇斯底裡的回圈唯有繼續歌唱。”(蘇打志9﹐P13) “錄好這張專輯後﹐每次聽到這首歌﹐就覺得﹐啊﹐實在太適合當最後一首歌了﹐但 同時想到這首歌的凌亂情緒﹐時而激動﹐時而陷入夢幻﹐時而驚醒而崩潰﹐時而自欺 而昏睡﹐最後﹐止於一個絕望頂點﹐冷冷而顫抖地接受一切﹐就覺得﹐結束在這首歌 好像有點對不起大家。”(蘇打志9﹐青峰﹐P29) 雖然有未了的平靜接受一切﹐將生命放上星光去﹐人非聖賢﹐又怎麼時刻都是理性、 都能看得清﹐如莊周夢蝶﹐自己也未必明白自己悟了還是不悟﹐之前想通了的一切是 否都隻是自欺呢﹖最後這首歌﹐就將《未了》中升華了的人生又拉回自己的情緒上﹐ 無法做到時時都豁達開朗。而豁達開朗﹐到憂鬱懷疑﹐是情緒的兩面﹐也又是一個循 環﹐就像專輯中好幾次的循環、情緒的起落。 很喜歡這首歌﹐出現在《未了》之後﹐讓專輯主題的結尾、總述有了人味﹐有了脆弱 的普羅大眾的共同的猶豫和傷痛。也像我在《點名》那寫的﹐這首終曲讓專輯不至於 像是急於下結論﹐而能繼續講述的口吻﹐這樣的感覺也更像人生本身﹐如此的反復和 平淡。 在最後﹐四季的主旋律又淺淺浮出來﹐把人生又拖入四季的輪回﹐春裡生的初萌﹐ 情和夢的溫暖﹔夏裡生活的奔忙﹐欲望、情緒的躁動不安﹔秋裡愛恨故事的落幕﹐眼 見尾聲﹔最後又是冬﹐臨終的哭嚎、憤懣最後又落為生本身﹐把自己重新埋回土裡… …在春夏中﹐綠團試著去展現人生的各個方面﹐在秋開始沉澱﹐冬落幕。這是他們一 整個階段心境的寫照﹐從一開始概念的注重﹐到後面可能更加接近個人的體驗﹐把專 輯變成一種生活的分享﹐無論好的壞的。對於很多也走過六年的歌迷來說﹐也是很大 的感觸吧﹐也許自己的很多想法也在六年裡不斷變化﹐用人生摸索自己的答案﹐最後 沒有答案就是答案﹐活著就是活著。 我開始關注綠團是在09年﹐應該是9月份﹐春夏專輯之間﹐當時也是怎麼都料不到韋 瓦第計劃會時過這麼久才完成。對於綠團到底變沒變﹐變沒變好這樣的問題曾經也是 樂此不疲﹐到最後看到他們是在用自己的變化來完成這四季﹐也是最好的回答了。自 己也經歷了很多﹐到底還喜不喜歡綠團也更是無意義的問題了﹐如我年少時為春夏拙 劣地寫文﹐如今我依然拙劣﹐卻總還是從音樂中能有感觸﹐這六年就似有著無言的默 契﹐讓我與綠團好像始終一起走著﹐若即若離﹐現在他們說過了六年﹐人生對於他們 是這樣的﹐那我就寫下這文﹐也給自己劃下分號﹐為過往的熱愛立碑。 斷斷續續寫了兩天多﹐學識有限﹐難免有不少敷衍、夸大、條理不清和逾距之處﹐懇 求各位擔待。感謝S姐﹐和所有因蘇打綠結識的朋友們﹐你們在我人生裡留下無數重 要的印記﹐你們的熱愛讓我能有勇氣繼續堅持我為數不多的堅持。 ---------------------------THE END---------------------------- 文章挺長的﹐可是他真的寫得很細致很認真哦~ 這次的《冬》其實真的很難寫﹐要說片段的感受還可以勉強寫一寫﹐完整的串聯就很難 了﹐這從板上鮮少發表的心得文就能看出來. 看完的大家﹐掌聲鼓勵一下啦~哈哈哈哈~ 最後,拜個早年咯~ 各位猴年大吉呀!!!^^ -- 慢半拍產生蝴蝶效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11.163.11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dagreen/M.1454673332.A.717.html
celia121345: 冬專的心得真的很難表達出來,謝謝原po的分享:-) 02/05 20:17
ryanangch: 好文好文!聽綠團的歌我也會常常聯想到綠團別的歌XD 02/05 20:34
imcockroach: 很用心。 最近都還是一直在聽冬專~ 02/05 23:01
xiaoger: 好! 02/06 01:32
childgarden: 推!冬專有別於春夏秋的更大視野,聽得愈入迷,卻更 02/06 15:33
childgarden: 難表達 02/06 15:34
frontfaller: 推好文~ 02/24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