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atistic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oldeye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之銘言: : 我的問題是理論層次的思考,而非實際操作。 : 為了讓問題更清楚,我先舉一般比較熟悉的例子。 : 假設某盒子中白球的比例為0.1,也可稱作抽到白球的機率為0.1, : 我們怎麼「知道」它的比例/機率就是0.1?也就是如何知道它的真實參數? : 數學上會說,根據大數法則,當觀測次數趨近無窮大時, : 相對頻率會收斂至發生的機率,也就是0.1。 : 雖然我們做不到無窮大,但我們可以觀測很多次,例如抽100次抽到10顆白球, : 這時候就可以用統計估計的方式, : 像是直接把相對頻率=機率,或是透過最大概似法MLE來估計背後的真實機率。 : 透過假設檢定的方式就比較難做到這點, : 假設H0: 白球機率=0.1, 你可以考慮設定這樣的H0: |P-0.1| 小於等於某個值。 某個值的大小是設立一個可以容許的差;在這個差之內仍視為等效。 這在 Equivalence Tests 這個領域很常見。 : 我們發現觀測到的相對頻率,在H0下,發生的機會不小, : 於是,我們只能說,我們無法拒絕白球機率=0.1。 : 當我們要進行卡方檢定來檢驗獨立性時, : 例如,我們想檢定左右腦側化和左右手優勢是否獨立無關? : H0:Pij=Pi.P.j : (e.g.右腦型的比例/機率為P1.,左手優勢的比例/機率為P.1, : 右腦型左手優勢的比例/機率就是P11) : 研究發現 左手優勢 右手優勢 : 右腦型 12 6 : 左腦型 17 65 : 檢定結果發現X^2=15.13 > X()^2=6.635 給定alpha=0.01, : 所以拒絕H0,表示腦側化與左右手優勢有關。 : 此時我們透過檢定,從資料中的「相對頻率」推論到「機率」。 : 但是,卡方檢定不一定每次都能這樣做。 : 例如, (學期末) 喜歡英文課 不喜歡 : (學期初) : 喜歡 9 28 : 不喜歡 24 19 : H0:學期末,學生沒有變得更喜歡英文 (即[喜歡->不喜歡]>=[不喜歡->喜歡]) : 檢定發現,H0被拒絕,得到結論為:學期末學生比學期初變得更喜歡英文, : 保守可以說,學生喜歡英文的「比例」發生變化, : 但我們能說學生喜歡英文的「機率」產生改變嗎? 這個英文課的例子,若初與末都是隨機抽樣, 那H0可簡化說成P(喜歡|學期初)=P(喜歡|學期末) 若是同受測者重覆測,以McNemar's test來解, 則其H0可簡化成 P(不喜歡變喜歡) = P(喜歡變不喜歡)。 無論如何,你列出的例子中,背後的參數都是某某事件的機率。 在口語上說機率如果怪怪的,那可能是口語不流行用機率去描述某些事情。 另一個猜想,是你學習經驗中教科書為了「親民」而刻意避開機率的字眼。 例如,在抽白球的例子H0就只是 P=0.1,但有些書會寫成比例為0.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8.22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atistics/M.1568855898.A.EB7.html ※ 編輯: andrew43 (60.248.222.1 臺灣), 09/19/2019 09:19:18
coldeye: 謝謝 我找時間看更多資料後 再回應 09/29 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