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W-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896年8月,臺灣第一座自來水在淡水開始施工,為臺灣設立自來水之濫觴 。同年8月5日,巴爾頓(William. K. Burton)帶領他的學生濱野彌四郎 在臺灣各地進行衛生調查,次年9月4日提出臺北等地衛生工事設計意見書 ,1899年8月5日,巴爾頓因在臺南調查途中感染瘧疾,後又患痢疾,結束 了他短暫的43年生命。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巴爾頓完成了淡水自來水調 查設計工程、基隆自來水工程、臺北自來水水源地勘查初步計畫、臺中自 來水水源調查、臺南自來水水源調查,對於臺灣自來水的建置,居功厥偉。 自來水原指自流井 臺灣氣候炎熱潮濕,瘴疫風土病盛行,衛生條件欠佳,對外來者是極大的考驗。1874年的 牡丹社事件,來犯的2500位日本軍人以及500位軍伕幾乎全部患病,病故人數竟達800人之 譜。甲午戰爭,登陸澎湖的日軍,隨即遭遇霍亂的攻擊,全軍的三分之一染病,其中的 64%身故。日軍在馬關條約簽定後從由澳底登陸臺灣,一路南下,到彰化時僅剩二成的作 戰能力,剩下的八成的人都被傳染病所侵襲。因此,改善臺灣的環境衛生,以適於日本人 居住,是日本統治臺灣的一大課題。潔淨水源的取得,更是關鍵。 不只日本人,對於來臺統治的中國官員,飲水也是一大難題。劉銘傳就聘了日本技師七里 三郎在臺北城內鑽自流井,以供官員引用,因為自流井的地下水受壓自行湧出,當時就稱 為「自來水」,劉銘傳在上給皇帝的奏摺內提到「購自來水機器全副,價洋二千圓。」臺 南知府唐贊袞也曾試圖鑽井失敗,而留下這段文字:「臺郡水多鹹,余用泰西法招匠鑿自 來水井,鐵管下五十丈,不得水。」 臺灣自來水之設立 日本領臺之初,因建立自來水事業緩不濟急又耗費鉅資,遂採以鑽井應急,並調查各地適 於飲用之井,豎立「飲料水適宜」木牌,隨時派人巡察,以維護飲用水之安全。 1896年8月,臺灣第一座自來水在淡水開始施工,為臺灣設立自來水之濫觴。同年8月5日 ,因內務省衛生局長後藤新平之推薦,巴爾頓(William. K. Burton)擔任總督府衛生工 程顧問,帶領他的學生濱野彌四郎開始在臺灣進行衛生調查,次年9月4日提出臺北等地衛 生工事設計意見書,1899年8月5日,巴爾頓因在臺南調查途中感染瘧疾,後又患痢疾,結 束了他短暫的43年生命。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巴爾頓完成了淡水自來水調查設計工程、 基隆自來水工程、臺北自來水水源地勘查初步計畫、臺中自來水水源調查、臺南自來水水 源調查,對於臺灣自來水的建置,居功厥偉。也為臺灣的公共衛生奠下基礎。其未竟之志 業遂由其徒濱野彌四郎承之。 1898年3月,後藤新平出任總督府民政長官後,立刻提出500萬圓的臺北城自來水工程預算 ,因耗費過鉅而被帝國議會所否決。於是後藤新平在1900年將菜市場、屠宰場、渡船頭等 收為市街經營,所得充作公共衛生費,讓地方政府有建立衛生建設的經費。之後地方政府 也運用這筆款項來設立自來水。 臺北的自來水建置在「市區改正」下重現生機,初以12萬人為標準,引新店溪為水源,於 1909年4月開始供水,當時的水源地就是今天的自來水園區。在此之前,淡水、基隆的自 來水已次第於1899年、1902年完工啟用。因自來水是用水道來輸送,日文即以「水道」來 稱呼自來水,今天的臺語,也還稱自來水為「水道水」。 綜計日本治臺五十年,共完成123處自來水建設,供應142萬人使用,普及率為22%,比起 日本同期自來水普及率20%,更為出色。 臺灣的自來水讓中國人稱羨 廣佈在臺灣各角落的自來水讓許多來訪的中國人羨慕不已。1915年12月,福建省立甲種農 業學校的學生來臺旅行,其中邱文鸞、劉範徵、謝鳴珂三位學生的參訪紀錄合刊為《臺灣 旅行記》一書。三人都對臺灣的自來水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劉範徵有感於自來水啟用後, 疫病大為減少,福建省政府僅以預防接種來防疫,僅是治標,應興設自來水方為治本之道 。並強調自來水全臺皆有,不只臺北、臺中獨有。謝鳴珂抱怨福州的飲水不潔,應仿照臺 灣設立自來水。 戰後來臺擔任長官公署礦物科長的汪彝定也驚訝於臺灣自來水之普及,而在回憶錄提及: 「令我深具印象的,不是台北的商業,而是教育、治安、電訊、交通、自來水和醫院之普 及。……臺灣稍大一些的城鎮,當時都各自有自來水廠。」 戰後來臺的中國兵往往不識自來水為何物,在彭明敏《自由的滋味》裡面提到,其父彭清 靠常對他們說「他們對於近代科技完全無知。有的從未看過、也無法了解自來水設備。有 的從水電行取得水龍頭而往壁上的洞一塞,以為這樣水就會流出來。看不到水,就到水電 行去大叫。」類似的故事,在不少人的回憶錄也曾提及。 在臺灣自來水設立一百一十週年的今天,檢視這段臺灣如何走向文明的歷史,我們需要多 點理性與客觀,不要因為這是殖民政權所為就加以醜化或漠視。如同馬英九市長在回顧臺 北市發展時,往往直接連結到劉銘傳,卻把形成今日臺北面貌最重要的日治五十年,扭曲 為劉銘傳的繼承者,拒絕用理性的態度去審視過往的歷史,實在缺乏一個首長該有的氣度 與縱深。 http://blog.yam.com/weichen/archives/1974711.html -- http://blog.yam.com/weichen/ 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 阿摩司書5:2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8.80 ※ 編輯: wetteland 來自: 220.133.8.80 (08/05 12:49)
bdw:講自來水總有點怪怪的,因為水不是自己來的 08/05 14:09
bdw:而是要有水道輸送啊。不是把水龍頭裝在牆上就可以了。 08/05 14:09
bdw:水道水才正確吧。自來水這種用法是不是無知下創造的名詞啊 08/05 14:10
Bocelli:自來水一詞的起源,文章前段就有提到了吧 08/07 02:02
Deming:自來水是約定成俗的詞,就像現在的「火車」也都沒有火了 08/17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