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W-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裡沒打算講解樂理上的大調 (major) 和小調 (minor) 的區別 只要知道一件事:台語歌曲數十年來,一直偏好小調 已經到了「不用小調就不像台語歌」的程度 造成的現象,就是拓展不了音樂表現的範圍 台灣翻唱日本歌曲的風氣很盛 但日本歌曲沒有使用大調嗎? 有 所謂「外省人」的「國語歌曲」,雖然也在翻唱日本歌 但並沒有過濾到剩下小調的現象 因此就直指到兩種可能: 一是聽歌的心態,把台語歌限制在較悲情的情境 二是演奏上方便,不用注意大小調的區別 曾經,洪一峰翻唱阿爾卑斯山yodel曲調,以「山頂黑狗兄」膾炙人口 (實際上他是先聽到日語翻唱版本,又再翻唱) 可見小調藩籬並非鐵律,但在此曲之後,並未見到台語歌壇仿效之風 仍然處處皆小調 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一些比較新派的創作者,試著把大調引進台語流行歌 其中最顯著成功的,例如林強的「向前走」,似乎大有革新氣象 然而,整體看來,無意響應的仍然居多 若要說21世紀的今天,這方面有什麼改變,應該是 「翻唱的範圍增加了」,開始會找大調歌曲來唱 新鮮感有了,但主流仍然封閉如故 對於這種現象,感想是「非常可惜」, 連19世紀興起,古典音樂的「民族樂派」都沒這麼封閉, 台語歌應該有更多可發揮餘地才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144.1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history/M.1632578757.A.6AA.html
saram: 流行歌曲聽來都一樣.這是因為好作曲者都死了. 09/26 03:18
saram: 樂團人校長兼摃鐘.他們實在不會創造弦律,但很會抄和弦 09/26 03:19
saram: 抄和弦是業界的公開機密. 09/26 03:20
saram: 找一手大紅曲把和弦進行抄下來,再依和弦填音符(旋律) 09/26 03:21
saram: 填好了聽聽嗯就是這個感覺.接下來看男女聲而移調半音或一 09/26 03:23
saram: 音.最後填歌詞,看風格適合哪種語言而作. 09/26 03:24
saram: 這也是一種山寨歌.就好像祖孫三代的合照長得都一樣只是皺 09/26 03:27
saram: 紋多或少. 09/26 03:27
sin: 慘 09/27 20:06
sin: 不只台語歌如此 國語歌也一樣 09/27 20:07
saram: 國語歌也墮落久了.市場不再,也不在.老人去中國當導師,年輕 09/28 09:57
saram: 的提早改行. 09/28 09:58
saram: 不過到底國語歌曾翻了幾番,四十年來演變很多,見過大風浪. 09/28 09:59
saram: 可憐台語歌到江蕙這代就...其實台語歌風格沒大轉換,還是小 09/28 10:01
saram: 調,居酒屋情調那種. 09/28 10:02
saram: 常上油管看韓日等國的歌壇,發現這兩國的民族風現代風歌曲 09/28 10:04
saram: 都還在,變化不怎麼大. 09/28 10:05
saram: 我承認台灣沒甚麼好聽的歌,看外國的來止渴也是合理. 09/28 10:06
kkStBvasut: 多聽獨立音樂 10/03 15:27
shyuwu: 怎麼感覺你跟saram都專挑自己討厭的曲風聽,難怪會用這種 10/13 11:58
shyuwu: 印象寫評論 10/13 11:58
MilchFlasche: 推上3樓 10/29 23:58
Aotearoa: 自己聽太少,還敢說什麼故步自封咧 10/30 10:11
saram: 故步自封是正確評論. 11/02 01:12
saram: 國語歌和台語歌都曾經大興過. 11/02 01:12
saram: 但台語歌走不出自己傳統市場.這是事實. 11/02 01:13
saram: 背後那個元素"語言"是一個重點. 11/02 01:14
saram: 國語歌至少有個大中國市場,去分一杯羹. 11/02 01:14
saram: 一個零頭就夠吃了. 11/02 01:15
kkStBvasut: 樓上應該超過40了吧 12/12 21:44
kkStBvasut: 現在年輕人都在用Spotify聽歌的啦 12/12 21:45
saram: 我並非說"聽歌"的途徑.手機就是聽歌的工具. 12/22 15:17
saram: 我說的是"製作流行歌"的大環境.已經改變. 12/22 15:18
saram: 我從小愛聽歌,其數量與風格遠超過一班人. 12/22 15:19
saram: 難道不懂市場與製作的緊密關係. 12/22 15:20
saram: 世界上沒有"討厭的歌與音樂"頂多是不熱愛的音樂(風格). 12/22 15:21
saram: 譬如小孩子長大就不聽兒童歌了.那是個體成長所致. 12/22 15:22
saram: 但他畢竟"愛聽愛唱"過. 12/22 15:22
saram: 台灣人和其他國家一樣被世界潮流推著走. 12/22 15:24
saram: 小時候也聽美國流行樂,新古典樂,電影音樂. 12/22 15:25
saram: 這一點現在年輕人也沒改變. 12/22 15:25
saram: 因為國民英文程度提升,英文歌迷增加. 12/22 15:26
saram: 自然擠壓台灣市場.而中國經濟崛起,他們市場也在成長中. 12/22 15:27
saram: 比較韓國,他們到底有自己文化堅持,本土製作的量還不少. 12/22 15:29
saram: 老人聽torot年輕人聽西洋歌,本土pop,舞曲. 12/22 15:30
saram: 這個台灣就比不上了. 12/22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