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W-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402090143.aspx 桃園觀音出土眼鏡蛇陶把 清大考古推估為4000年前部族祭器 2024/2/9 20:33(2/10 09:45 更新) https://i.imgur.com/PhJRe5R.png
清華大學「清大考古」團隊2023年在桃園觀音白沙屯遺址發現眼鏡蛇形的陶把殘件,推估 距今約4000年前,形象昂首張口、頭頸皮褶膨張,是眼鏡蛇的重要特徵。(取自臉書粉專 「清大考古」)中央社記者魯鋼駿傳真 113年2月9日 (中央社記者魯鋼駿新竹市9日電)國立清華大學「清大考古」在臉書分享指出,團隊去 年於桃園市觀音白沙屯遺址發現距今約4000年前的「蛇形陶把」,形象昂首張口、頭頸皮 褶膨張,是眼鏡蛇的重要特徵。 清大考古今天在臉書(Facebook)發文表示,著名考古學家張光直在「美術、神話與祭祀 」一書中論及「天地之間,或祖靈及其餘神祇與生者之間的溝通,要仰仗巫覡;而祭器和 動物犧牲則是天地溝通儀式中必須配備之物。」 清大考古指出,去年在桃園市觀音白沙屯遺址發現的眼鏡蛇形的陶把殘件,推估距今約 4000年前,形象昂首張口、頭頸皮褶膨張,是眼鏡蛇的重要特徵。 清大考古表示,蛇是宗教、神話與文學中常見深具象徵性的動物,被視為天人溝通橋梁的 動物夥伴,古代社會透過觀察蛇的蛻皮來象徵生與死的轉化,或繁衍創生,或過渡轉換的 象徵。 團隊表示,蛇形陶把或許可視為古代部族社會巫覡進行儀式的祭器,反映出古代社會透過 動物形象融合於祭器上,呈現出他們的信仰與認知體系。(編輯:唐聲揚)113020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125.9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history/M.1707605547.A.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