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W-langu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最近接觸了不少臺灣朋友﹐ 平翹不分不用多說了﹐本來大陸不分平翹舌的地方也很多﹐所以也習慣了。 兒化是一方面﹐不過也就是在口語有區別﹐而且這在大陸也分地方﹐ 比如北京、東北兒化重一些﹐ 還有不少南方人說普通話完全不帶兒化的。 廣播或電視新聞的播音也很難得有兒化音。 我覺得臺灣人說的“普通話”(姑且先這麼叫﹐叫“臺北國語”或者別的也都沒問題) 除了詞彙之外﹐有兩個主要特點﹕ 一是語速﹐我遇到的好幾位說話不是極快就是極慢﹐ 快的說三遍我才能聽清(不是發音不准的問題)﹐ 慢的大概要比我慢一倍﹐聽他們說話很著急。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抽的樣本數太小﹐說話最快最慢的都讓我趕上了 :) 第二個特點﹐基本就是大部分臺灣、香港和一部分廣東人才有的特點﹕ 說話一個個字往外蹦﹐每個字基本是等速且等強的﹐ 缺乏抑揚頓挫﹐ 除了不夠朦朧以外有一點兒像法語的感覺。 而其他地方人說的漢語﹐包括少數民族﹐ 說話強弱對比和長短對比比較明顯﹐ 不是以字﹐而是以詞(或者“語段”﹖)為單位說出來的。 ※ 引述《iflyy (如風如雲)》之銘言: : ※ 引述《Richter78 (The Enigma)》之銘言: : : 由於「臺灣國語」已被用來指稱帶有閩南語腔調的國語 : : 本板建議以「臺北國語」指稱成形於臺北的臺灣標準國語 : 台北人一般來說也不是講「標準」國語乎... : : 或者也可以「臺灣華語」稱呼 : 我的淺見是(所謂的)「國語(標準版)」一詞,辨別上可與「普通話」不同了..... : 此外也不宜稱之為台北國語 : 台灣人(不論南北)平常講國語的特色是捲舌音ㄓㄔㄕㄖ消失 : 而與非捲舌音ㄗㄘㄙ [z] 幾乎混同 : 或是台北人或許會發出一種沒有捲到位的「類捲舌音」, : 因此此兩類國語的缺點是較容易有語詞間混淆的機會 : 固然台北國語的特色是混同音比台灣國語少些,不過,其實台北人國語也講的不標準 : 在台灣要聽到標準國語,恐怕來自一些電台資深廣播節目主持人(如XX阿姨等)了吧 : 我是稱之為「廣播國語」,這應該才是台灣的國語標準版了。 : PS: : 請注意喔,電視上,張雅琴講的是台灣國語、其餘多數新近電視主播則是講台北國語 : 至於阿共指稱的那種「普通話」,ㄦ化韻使用頻率較高,腔調也有較「硬」的感覺。 : 這乃不合於我國通行的對國語內涵的認知。 -- 自製中古漢語拼音(1.23版) 零leng 一qjit 二njiih 三sam 四siih 五ngox 六liuk 七chit 八pret 九kiux 十zjip 百prak 千chen 萬myanh 億qik 兆drieux 京kieng 甲krap 乙qit 丙piengx 丁teng 戊muh 己kix 庚krang 辛sin 壬njim 癸kjyix 子cix 丑thriux 寅jin 卯mraux 辰zjin 巳zsix 午ngox 未myoih 申sjin 酉jux 戌syt 亥ghai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102.1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