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W-langu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mar/28/today-life8.htm 李喬:客語傳承 教學須生活化 記者申慧媛/專訪 「會說客語和會教客語,是兩件不同的事。」國小客語課程的實施,政策面已差不多齊 備,但很多人意外發現,一些非客語背景的國小,推動成效反而比許多客家人口居多的 學校好。 國策顧問、客籍作家李喬指出,他發現有部分客語教師,流行追求「純客語」的研究, 用些很怪、又難為大眾接受的拼音,或是翻譯得四不像的語詞,反將客語教學推入死胡 同。 「要成功推動語言教育,取決於師資本身的條件,且教學要與日常生活結合,若不能做 到生動活潑,至少也要讓教學內容不僵化,避免造成學生學習反感。」 語言是承載文化的重要工具,有時語言意義的完整,往往比語彙詞句的完整更為重要, 「不能結合實際生活的詞彙,只會造成學習者更多錯誤與混亂」。李喬認為,這是推動 客語者共同的焦慮。 「日常生活中用不上,學了沒用處,文化流失又怎樣?為什麼還要執意我們去學客語呢 ?」李喬坦承,同樣的問題在他年輕時也曾困擾過。 直到六十歲時,當公共電視有意拍攝他的作品「寒夜」為電視劇,長年心中的疑惑迎刃 而解,「原來,靠著客家母語也能賺錢啊!」 他恍然大悟,能創造財富的工具,才能源源不斷,就像客家桐花祭,讓每一個客家縣市 的人都能分享財富和喜悅,「要讓客語能夠創造商機與使用上的成就感,才能源遠流長 ,才有吸引他人強烈的學習動機。」 今天,七十三歲的李喬以「用客語發聲的台灣文學家」自居;對於年輕世代的客語流傳 ,在每次擔任客家電視台劇本招募的評審時,發現年輕一輩的客語劇本,多數很用心, 但「寫錯的比寫對得還多」。 「想想,客語的傳承,除了政治手段,更多發自內心呼喊,肯學、想學,比什麼都重要 。」 -- http://blog.yam.com/weichen/ 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 阿摩司書5:2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28.76
nakadachi:貼在hakka-dream hakka-info 會有更多迴響 03/29 00:40
evendie:說真的 閩南語何嘗不同? 但以創造財富為出路實在令人很囧 03/29 09:29
vivaladiva:很多父母在家都不跟小孩講客語 才是問題的根源 04/02 09:36
vivaladiva:近十年中國母語流失也蠻嚴重的 兩岸一同努力XD 04/02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