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W-langu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udn.com/2010/9/8/NEWS/DOMESTIC/DOM5/5835767.shtml 葉俊麟800首歌 南大數位典藏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2010.09.08 03:45 am 曾創作「思慕的人」、「淡水暮色」等膾炙人口閩南語歌詞的葉俊麟,其生前創作的 800多首歌詞,將在台南大學製作下,以演唱、演奏及影像保存等方式,列入國科會 的數位典藏。 國科會今年的「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首度收藏了包括葉俊麟、洪一峰及鄧雨賢 等多位閩南語歌謠詞曲知名創作人的作品,並做系統整理,讓這些歌謠大師的歷史定 位再獲肯定,年底民眾即可上網欣賞到大師們的創作。 負責葉俊麟部分的台南大學人文與社會學院院長張清榮表示,這些精彩的閩南語歌謠 在國民政府來台後,一度被視為是低俗的音樂,事實上卻紀錄了那個年代基層人民的 生活,是歷史的一部分,值得完整收藏。 他表示,葉俊麟主要是歌詞創作,歌曲較少,據葉的後人表示共有8千多首,可以說 是台灣在戰後創作最豐富的歌詞作家,成就足以與洪一峰並駕齊驅,兩人有至少2、 30首歌曲合作,都是傳唱一時的名曲。 可惜8千多首歌詞因為淹水及搬家等因素,只剩下800多首,南大希望以3年時間進行 數位典藏製作,包括手稿、照片等影像保留,並錄下優美詞曲。 800多首詞曲的創作年代約在1957至1997年間,張清榮說,可以用「血淚煙酒、愛恨 情愁」8個字形容,紀錄台灣從戰後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中低階層的生活;像是 「田庄兄哥」與「孤女的願望」歌詞寫的是鄉下男女到城市打拚的心情;「可憐戀花 再會吧」、「何時再相見」則寫出酒女心聲。 葉俊麟已去世12年,南大將與葉俊麟的兒女及洪一峰的兒子洪榮宏等人共同合作,以 完整、正確紀錄留下的資料,明年是葉俊麟90歲冥誕,南大將在北、中、南舉辦三場 演唱會紀念他。 張清榮表示,閩南語歌謠從日據時代至今,經過許多演變,早期是附屬於電影的主題 曲,國民政府因提倡淨化運動一度禁唱,終於可走進國家典藏,格外具有時代意義。 【2010/09/08 聯合報】@ http://udn.com/ 台語歌壇創作大師葉俊麟,其生前創作的800多首歌詞,將由台南大學協助列入國科 會數位典藏中。圖/台南大學提供 http://www.udn.com/2010/9/8/NEWS/MEDIA/5835767-2413964.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8.53.1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