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iwan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東森高層大地震 內情不單純 凱雷請來雅虎大將 硬是拉下最賺錢的總經理 日期:2014-10-22 作者:黃靖萱 出處:財訊 第 462 期 10月21日,東森電視換總經理,由待過阿里巴巴、淘寶,擁有豐富網路媒體經驗的雅虎印 度及東南亞董事總經理張憶芬接任。 這事其實已經醞釀1個多月,原本10月中就要召開董事會通過這項人事案,據了解,這令 雖然人在獄中、但在董事會仍掌握三董一監的王令麟非常不高興。經過協調,董事會延後 召開,會中,王令麟一派仍清楚表達和大股東凱雷不同的立場,不同意這項人事案。 因為東森目前是營收和獲利最好的台灣電視台,近3年營收都超過50億元,去年獲利突破 10億元,每股配發8元,讓在2006年以50億元成為東森電視最大股東的私募基金凱雷,口 袋賺飽飽。而今年因為東森買到韓劇《奇皇后》,讓戲劇台營收又大幅成長,連華流教父 張榮華所帶領的三立都望塵莫及。 但,打下最佳業績的東森電視總經理陳繼業,卻在這時離開,對外說法是退休,事實上, 熟知內情的人透露,「凱雷想打造一個朝新媒體發展的形象,營造一個夢來增加公司虛擬 的價值,」於是找來資深網路人張憶芬接任。 凱雷這項換總座的動作,讓處心積慮想重返東森電視的王令麟相當生氣,將在11月聲請假 釋的王令麟,若成功假釋並參與董事會,經營想法及目標並不一致的兩派,將讓東森電視 的董事會很不平靜。 事實上,凱雷作法也不是沒有道理,當中國網路視頻吸走台灣收視族群,影音串流平台已 經成為趨勢,為了不被邊緣化,東森成了第一個因應新媒體而更換總經理的電視台。 近年來,凱雷一直在接觸國內外的買家,想將東森獲利了結,去年底,則正式委託投資銀 行出售東森股權,有興趣接手的人從王文洋、辜仲諒到郭台銘,當然更包括創辦東森電視 的王令麟。但始終只聞樓梯響,關鍵之一就是「太貴了」,200億元起跳的天價,熟知台 灣媒體價值的人根本就出不了手。 台灣大型電視台如TVBS、中天、東森、緯來等的收入來自兩大領域,一是有線電視系 統台支付的頻道授權費,另一則是廣告費。東森因家族頻道最多,授權費不少,東森電視 高層指出,這部分收入約占總營收的25%。 未來若走向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正在積極推動的分組付費,基本的普及組月費 只要200元,也就是收視戶未來不一定會支付現在上限600元的收視費,收視收入將大減, 有線電視支付給電視台的授權費也必將減少。 另一方面,收視戶下降將連帶影響電視收視率,現在收視率破1%的節目已經屈指可數, 和收視率緊密牽動的廣告收入自然也將下滑。再加上得不斷投資數位化,「公司怎麼可能 還值200億元?」 於是,凱雷花了2000萬元找來麥肯錫做分析,結論一是要自製節目,才能開展網路媒體, 不能再靠著買韓、陸劇的模式生存。第二,是要進軍新媒體,包括網路電視。第三,則是 強化有邊際效益的事業,例如東森幼兒園。 目前東森已經成立戲劇製作公司,一方面拍自製戲劇,一方面透過繼續和三立合作,播三 立的重播劇,向三立學習戲劇拍攝的各種細節。 另外,東森也在發展類似網路電視的業務,一位東森管理高層透露,模式將會更創新,「 未來買主可能是為了買這新媒體,那我們附送東森,」東森管理高層不諱言,就是要以「 新媒體」樣貌來墊高東森電視的價值,「一定是要買未來的媒體,買個過去的媒體幹嘛! 」 但陳繼業是傳統電視經理人,對於商業模式不明確、投資金額大卻無法立即看到獲利的 網路媒體,態度很保守;內部人士分析,這讓一直想出場的凱雷失去了耐性,才去接觸有 「網路搜索一姊」稱號的資深網路人張憶芬。 張憶芬的實驗 電視的挑戰 政大新聞系畢業的張憶芬,○二年加入台灣雅虎奇摩,擔任媒體事業部副總及搜索行銷總 經理,對網路媒體及網路廣告相當熟悉,她的眾多功績之一,是帶著Yahoo!奇摩登上台灣 十大廣告媒體。 ○七年,張憶芬被派到中國雅虎任搜索事業部副總裁,隨後又加入阿里巴巴,被派到淘寶 擔任搜索中心負責人,從無到有幫淘寶建立搜索中心,現在淘寶P4P(pay for performance,按業績收費的廣告模式)是淘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也是她奠下的基礎。 ○九年,張憶芬重返雅虎,現在的張憶芬人在新加坡,擔任雅虎印度及東南亞的董事總經 理。 張憶芬不只長期浸淫在網路媒體,更重要的是她最擅長目前電視圈都很頭痛的網路廣告, 這些特點讓她被東森的外資團隊相中。如果沒有意外,新聞系出身的張憶芬,將在11月成 為真正的電視人。 只不過,傳統電視的包袱極大,張憶芬第一關就是要改變一群保守老電視人的心態。而且 ,進攻網路,第一步一定是砸大錢擴充設備、人才,「未來看編出來的預算就知道玩真的 還是玩假的。」一位東森電視內部人士並不看好,因為目前東森的網站在台灣的排名在 1000名之外,流量極低,「如果這點沒有改善,說什麼進軍新媒體?」 究竟找張憶芬來是為了「妝水水」包裝新媒體形象?或是東森真的意識到網路視頻等新媒 體帶來的危機,而決定大舉搶進新戰場?若這真的意味著東森的轉型,那成功與否,不但 是張憶芬的挑戰,也代表著台灣電視產業積極尋求生路的機會。 財訊雜誌 https://www.wealth.com.tw/index2.aspx?f=501&id=4852&p=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194.2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TaiwanDrama/M.1414166659.A.DB2.html
dreamon3: 時勢所驅,危機也是轉機吧 10/25 00:19
dreamon3: 趨 10/25 00:20
shinichi: 三立有線戲劇台要開始擺脫三立獨立成東森了嗎(誤) 10/25 02:29
shinichi: 邊引進三立戲劇邊學習自製 目前這模式最成功的就是台視 10/25 02:30
ab32110: 不改就等死 台灣已經落後超多年了吧 10/25 12:02
lanuvie: 這分析要花三千萬做喔來這邊爬爬文可以省很多錢啦! 10/25 13:04
pommpomm: 我也覺得這結論需要花2000多萬嗎? 耳朵很硬就是了,非 10/25 13:33
pommpomm: 花大錢請國際顧問才肯聽進去 10/25 13:34
dreamon3: 那位不看好的高層的想法也很怪,經營好網站流量會上升啊 10/25 14:27
ab32110: 另推台視!轉型總有陣痛期 過了後現在有一定的基本盤了 10/25 14:42
sprite888: 這結論要花2000萬嗎????搞笑喔..... 10/25 17:05
whyy: 多數人還是只看到眼前的錢 那管趨勢與創新?老三台如此 10/25 17:43
whyy: 民視 三立也是 硬體連香港都比不上 10/25 17:44
lanuvie: 是2000萬不是三千萬 我前面打錯 10/25 20:20
andre9: 紙上談兵~基本上 台灣的自製都丟對岸 這只是動作 10/25 21:12
andre9: 增加東森的虛擬價值而已 看來要賣了 10/25 21:12
djdjdj: 東森不轉型和升級,就趕快收台吧! 10/25 21:52
anniecht: 來看台劇版的討論就好啦!2、3千萬都可以拍多少部台劇了 10/25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