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iwanScrip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479150 2013/10/03 【鄭緯筌╱知名部落客】 改編自日本作家池井戶潤的小說《我們是泡沫入行組》(オレたちバブル入行組)、《我 們是花樣泡沫組》(オレたち花のバブル組)的日本電視連續劇《半澤直樹》,已經在九 月下旬播映完畢,也締造了42.4%的超高收視率。 這齣以銀行業為背景的連續劇,不走偶像路線,也沒有男女纏綿的愛情元素,卻意外在日 本開出收視紅盤,連帶引發臺灣觀眾的同步關注。大家對於劇中男主角半澤直樹的遭遇感 同身受,這股熱潮無疑反映了社會職場的現況,幾句經典台詞如「以牙還牙,加倍奉還」 、「部下的功勞是上司的,上司的過失是部下的責任」,一時間更是不斷被傳誦。 《半澤直樹》爆紅,不但讓這齣戲主要演員堺雅人、上戶彩的知名度大增,原著小說也跟 著洛陽紙貴,就連日本TBS電視台順勢推出的周邊商品如「倍返し饅頭」、鑰匙環、手機 吊飾和御守等也大受歡迎,業績扶搖直上! 一盒9個索價840日圓的饅頭點心,只因為印有「加倍奉還」字樣,瞬間成為日本最夯的伴 手禮,每天都有數百人排隊等著搶購,文化創意的魅力可見一斑。 緯來電視台取得TBS的授權,即將於十月七日播映這部日劇,屆時想必再度引發一陣王牌 銀行員的熱潮。但在大家朗朗上口的「加倍奉還」台詞背後,我們是否可以從《半澤直樹 》學到什麼呢? 就從《半澤直樹》原著小說的作者談起吧,池井戶潤先生從小就對小說創作懷抱無比的憧 憬,但基於生計的考量,慶應義塾大學畢業之後,並未直接進入文壇,而是選擇進入三菱 銀行工作。 他一邊工作、一邊勤於筆耕,1998年以小說《果つる底なき》初試啼聲,獲得了第44回江 戶川亂步獎。2004年12月,在文藝春秋雜誌發表《オレたちバブル入行組》,這部描述銀 行小行員奮鬥過程的企業小說,由於取材自作者所熟悉的銀行界,寫來特別得心應手。 《半澤直樹》大紅之後,很多人開始思考臺灣為何沒有內涵豐富又深入現場的戲劇?其實 ,臺灣過去並非沒有拍過企業類型的連續劇,但除了少數如《白色巨塔》、《痞子英雄》 等電視劇,可以略為貼近醫生、警察的工作和生活,本地大多數描述職場工作的戲劇節目 ,都過於簡化且浮誇,無法寫實描繪箇中的情境。 我們可以說,因為擁有在銀行歷練七年的資歷,池井戶潤方能輕鬆地掌握銀行體系、法規 的各種細節,也才寫得出小公司被銀行「雨天收傘」的悲哀與無奈。讓大群讀者和觀眾, 隨著男主角跌宕在人生的低谷中而同悲同喜。 持平來說,臺灣不是沒有好的創意和題材,觀眾也不見得只喜歡看男女情愛或家族惡鬥的 情節,但我們顯然普遍缺乏說個好故事的能力。 再以販賣電視劇周邊商品的線上商店來說,向來有「臺灣偶像劇王國」美譽的三立電視台 ,也從今年一月開始推出「愛買客」網站,販賣各種電視劇或明星代言的周邊商品。單純 比較日本TBS電視台的ishop(http://ishop.tbs.co.jp/tbs/)和三立電視台的愛買客( http://www.igood.tw/),其實就網站設計或商品種類來看,可說是各擅勝場;但因為有 著豐富的內容底蘊支撐,讓ishop的商品更有優勢,不但受到觀眾的青睞與追捧,銷售數 字也相當亮眼! 少了故事內涵的商品,即使有明星站台代言,美則美矣,總覺得少了一點什麼?甚至,也 難以讓人激起想要擁有的慾望。說穿了,「倍返し饅頭」不過就是加了紅豆內餡的饅頭, 其實是很尋常的點心,但因為有《半澤直樹》的加持,就讓人甘於排隊苦等。 觀看《半澤直樹》,帶給我最大的愉悅不是尾聲時大和田常務的下跪認錯,而是從戲中品 味日本人的友誼和工作、生活韻味;同樣的,這齣戲帶給我最大的啟示,自然也不是「以 牙還牙,加倍奉還」的哲學,而是如何說個好故事,精準傳達文化創意最美好的一面。 提到文化創意產業,很多人以為就是販賣一種小確幸的幸福感,把商品設計得漂漂亮亮, 自然會引人入勝。這,當然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如果沒有故事底蘊的支撐,再美麗的東 西都難以持久,也不容易形俱產業規模。 臺灣文創產業想要起飛,先讓我們學會說個好故事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8.6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