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台灣:通往海權的想像門戶 撇開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與中日之間的對立關係,台灣本身被中國想像成為一塊擁有 戰略價值的領土。在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戰略關係裡面,台灣被普遍接受的角色是被視為是 中國東南沿海與台灣海峽的保護性『屏障(protective screen, pingzhang)』,它的角 色是防衛整個沿海地區的癥結點。台灣在一篇文章中被描述成『東南鎖鑰(strategic gateway of the southeast, dongnan desuoyue)』,如果它與南部的海南島被放在一起 則形成『雙目(pair of eyes, shuangmu)』,若與北部的舟山群島則構成『犄角( horn, jijiao)』。很自然的,這些領土連接在一起則發揮沿海防衛的效果,『足以掩護 東南沿海六省市(sufficient to shield China’s six southern coastal provinces and cities)』。 台灣被視為控制該地區的西太平洋島鍊上的戰略『咽喉(throat, yanhou)』,是最 靠近中國大陸的據點,以及東海與南海之間的分界線。於是,台灣(包括台灣海峽在內) 是保護中國人國家的一塊防衛據點,保障中國的南北海上交通與運輸線,也是中國在海上 區域性安全的收束中心,還能夠保衛中國的海洋權利與利益、也是一塊位處遠洋的領土基 地。 其他文本指出一旦達成統一的目的,『中國的武裝部隊將能夠再度使用台灣的領土、 海域和領空當作軍事基地,進一步在太平洋的水面上與空域中的戰鬥前線行動』。所以, 台灣被想像成PRC手上的一塊資產以及敵人手上的一個責任。它被描述成潛在地同時具有 『橋樑和跳板(bridge and springboard, qiaoliang he tiaoban)』的價值。 除了保護中國領土以外,台灣被想像成為具有保護重大海線的價值。某本書中的多位 作者們主張一旦達成統一目的的話,『PRC的海岸防禦將會將一步向東推進三到五百海里 ,增加海洋的戰略縱深』。這麼一來將會讓PLAN能夠『增加它的行動範圍到包含整個中國 海,從南到北取得整個東海與黃海。能夠進入中國北方海域防衛敵人的攻擊行動,從北方 直接打擊任何進犯南部的任何敵人,並且從西方直接進入菲律賓海域攔截敵人』。PRC能 夠藉由控制台灣與台灣海峽『打破敵人從海上對我之封鎖』,而且能夠讓『海空軍事力量 縱橫馳騁於西太平洋海區,截斷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前沿戰略鍊環」,瞰制東亞,控制日 本至東南亞的海上生命線』。台灣也被賦予進入太平洋海上商業運輸與發展中國海權的戰 略入口的意義。 張文木寫道:『中國的亞太地緣政治的核心是台灣議題,台灣議題不僅是中國主權的 問題,還是中國海權及現代化全局的問題』。張的全面性觀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擴張主 義式的—目的是要讓吾人看到台灣位在北京的中國大戰略裡面所佔的中心地位。很難以完 善地瞭解這些人的觀點會在高階領導階層中所佔的影響範圍有多大、程度有多深遠,但是 他們呈現出一股值得重視的論述主流。張如此寫道: 台灣是中國出入太平洋,實現其海權利益的東海前沿基地。統一台灣,中國就徹底突 破了自冷戰以來美國在西太平洋構建的意在封鎖中國的環島鎖鏈,其意義遠比美國獲得夏 威夷的意義巨大。統一台灣,中國北可遏制日本軍事對中國東北再度覬覦的可能;南可與 海南省一道對中國南沙主權諸島嶼形成巨大的鉗型保護,並由此對通過馬六甲海峽的中國 海運安全產生有效的保障...中國的統一進程還與中國的海權實現進程相一致,這決定了 統一台灣是中國發展不可繞行的門坎。中國的統一進程還與中國的海權實現進程相一致, 這決定了統一台灣是中國發展不可繞行的門坎。台灣不回,南沙則不保。如果說南中國海 地緣政治的關鍵是馬六甲海峽,那麼,對中國而言,中國主權範圍內的南沙諸島則是中國 實現南中國海海權利益的關鍵。作為一個大國,中國在南中國海區必然要有自己的海上基 地。如果釣魚島和台灣回歸祖國,則中國在東北亞和東南亞的安全利益就有保障。 這個理由的論述主旨產生科層體制內的軍事人物的某些迴響。例如,PRC軍事科學院 的彭光謙少將(Major General Peng Guangqian)提供理由解釋台灣對PRC產生什麼樣子 的戰略重要性: 台灣是中國跨越太平洋並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石。它作為重要的戰略區域,不僅影響國 家安全和統一,而且還影響中國的對外開放、貿易關係以及原油等能源運輸。 台灣處於中國與國際反華勢力、分裂主義勢力及恐怖勢力對抗的前沿。如果容忍『台 獨』,將形成『多米諾』效應,為其他分裂主義勢力實施分裂活動提供藉口,由此將造成 難以想像的後果。因此,中國絕對不能妥協。 反對『台獨』和維護統一,也事關中國的國際地位、形象、影響和權威。在國家分裂 的情況下,中國的國家尊嚴難以得到有效的維護。 所以台灣的位置似乎把台灣和中國的國家安全連接在一起,台灣位在PRC與『國際反 華勢力(anti-China)』戰鬥的『前線區(on the frontline)』,他預設的對象是美國 與日本。彭也同意台灣將提供希望給『其他分裂勢力(other separatist)』的憂慮。他 的結論將各種關注的隱喻混雜在一起,指出『台灣議題的解決將除掉中國和平崛起的最後 一塊「絆腳石」,有助於中國以「大中華經濟圈」的強大綜合實力參與全球競爭,進而從 根本上改善中國的國際戰略和安全環境。台灣是有助於中國和平崛起和國家統一的一艘「 航空母艦」』。 彭的文章翻轉了『航空母艦(aircraft carrier)』所代表的隱喻,將它原先所代表 的意義從敵對勢力使用它進入中國的橋頭堡,完全地翻轉成對PRC絕對無害的、挺進太平 洋的前進基地。另一篇比較不刺激的分析性文章承認台灣的位置,它處在PRC經濟生命線 日益仰賴的重大海線的絕佳位置。解放日報刊出這麼一篇分析性文章討論台灣的位置有其 重大的優越地位,能夠管制通往該島嶼北方的海線運輸:『這兩條海洋運輸線對國家命運 是至關重大的經由北線主要能進入太平洋,而且現今存在的障礙是被台獨勢力所控制的台 灣;只要能夠推翻現今的獨立政權,問題就能夠穩定地解決。北海艦隊與東海艦隊能夠很 自然地合併成一支太平洋艦隊』。 值得驚訝之處在於這些人是從哪一個角度來觀看台灣擁有的戰略價值。例如,海軍軍 事學術研究所所長姜志軍(Jiang Zhijun)寫文章提到:『我們面對著保衛我們國家主權 的海洋,同時,我們的軟弱下腹也正向海洋暴露著』。他強調:『只要台灣議題不解決, 就會大大牽制我國的海上防禦力量。『用更明確的話說:中國面臨的安全挑戰主要來自海 洋』。 姜志軍強調『台灣對於我國的戰略重要性怎樣形容都不過分』。控制這座島嶼就能夠 提供PRC更龐大的『戰略縱深』。他表示: 在『第一島鏈』封鎖下,我們的海上力量很難前出到島鏈之外進行防禦。如果我們只 能靠近岸防守,進行淺海作戰,那麼仗就在我們的家門口打,我們是內線作戰,將沒有多 大的作戰主動權。台灣本來是中國天然的門戶,但如果搞不好就可能成為別人攻擊中國的 跳板。 姜志軍將台灣概念化變成一個『天然的門戶(natural gateway)』而且他的關注焦 點是『出口(exit point)』,讓吾人回想起先前的中國地緣戰略家所提出的地緣戰略思 想。的確,姜是從必須收回國家疆域遺產的角度提出他個人對於台灣的看法,他繼續說道 : 只要台灣在手,中國東入太平洋就豁然開朗。台灣本身就是『第一島鏈』的重要一環 ,完成了祖國大陸與台灣的統一後,『第一島鏈』的封鎖自然被打破,中國軍隊就可以東 出太平洋擴大海防縱深,從而更好地保護大陸沿海和內地的安全。那時,台灣海峽將成為 中國國內一條安全的海上運輸通道,軍力和戰略物資的南北調動就變得又方便又安全。 姜接著提供擴張的願景,說道:『一旦完成了(台灣)的統一大業後,向北,釣魚島 及其海域就在中國的火力保護範圍之內;向南則可以大大縮短我們的力量到達南海諸島及 其所轄海域的距離』。 為了將台灣的戰略價值投射到更廣大的海洋前景裡面,有必要去思考這些在北京的作 者們,他們對於在南海控制其他島嶼的態度。李楠(Li Nan)指出,『自1980年代中葉起 ,中國已經開始宣稱擁有總共三百萬海里的海上領土的主權...其法理依據來自於1992年 全國人民大會通過的海洋法』。這些島嶼領土大部分如斑點一般地點綴在海洋上,並由海 上運輸線流通商品與資源—至少不只是能源資源—還包括價值龐大的礦物資源。的確,開 發資源的可能性與必須性充滿北京的想像。 所以,PRC明確地宣稱它擁有整個南海以及海域內許多島嶼的所有權。的確,PRC的地 圖裡面將所有這些領土劃上一個簡略的『U型』界線,通常是由九個短的破折號所構成— 這個海上領土的國境線第一次出現在1914年,比中華民國還早許多年。和台灣不同的是, 將這些領土包含起來的這一條線,它可能擁有的意義,是將這些邊陲地帶的天然特徵賦予 祖國領土的安全感。然而,和台灣不同的是,北京宣稱被這條線包含的島嶼與海域,這是 一塊與其他國家—包含ROC在內—有爭議的領土。 PRC已經逐漸熱衷於向外國主張它同時擁有南海與東海的所有權,並且願意動用方法 保護他們。例如,在2003年7月1日,PRC發表實施《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管理規定》, 雖然沒有特別提到台灣,但其中的評估卻是非常清楚的: 海島雖小,卻事關領土得失、國家安全,也事關經濟發展和民族振興。在軍事上,那 些處於重要地理位置或戰略要地的島嶼,被譽為『不沉的航空母艦』。而領海基點是劃定 領海的起始點,如果領海基點消失,將意味著基點周圍海域主權的喪失,真可謂區區海島 ,沉沉分量。從發展經濟角度看,海島又是走向海洋的『橋頭堡』和通向內陸的『島橋』 。 『區區海島(even a small island)』與『不沈的航空母艦(unsinkable aircraft carrier)』與『橋頭堡(bridgeheads)』的含意,呈現出以地緣戰略的思考 模式評估台灣以外的其他島嶼性領土。除了強化以民族主義作為宣示性基礎之外的觀點, PRC的決策菁英們也從地理、武力投射、國家安全的其他角度進行更多的思考。必然的結 果是,PRC同樣警告這些島嶼一旦落入敵手將會產生的劣勢。 海上運輸線、潛艦與戰略 能夠進入太平洋可能被想像成擁有確保友善船隻從中國的海岸運送貨物向東方航行的 能力,並且提高從台灣海峽與從台灣東方海域的海上交通運輸線的管制與防衛能力。這是 PRC的一部分遠大雄心,能夠保護海上交通運輸線從荷姆茲海峽經由印度洋與麻六甲海峽 前往太平洋北部的過程不會中斷。這個遠大雄心的另一方面是要確保它能夠進入台灣北方 的東海、台灣南方的巴士海峽的海上扼口。如果PRC能控制台灣島,它就能夠統治這兩個 海上通道、台灣海峽、以及台灣東部的海上運輸線。沒有能力保護它進入這些扼口與海上 運輸線,PRC在海上的商業交通將會在敵方的行動中落入劣勢—包括封鎖—為了打擊PRC而 進行的行動。 PRC為什麼有興趣統治這些通道的另一個理由,關係到它是否擁有能夠部署戰略核子 打擊部隊的能力。為了得到這種能力,PRC不止需要能夠發射核子武器瞄準美國大陸上的 目標—這種能力需要的是陸基洲際彈道飛彈—而且還需要擁有能夠在遭受到核子打擊後生 存下來並對美國發動『第二擊』的能力。為了得到這兩種能力,PRC國外的分析家已經指 出北京轉向求助於核子潛艦以及裝上核子彈頭的潛射彈道飛彈(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SLBM)。 原則上,潛艦的價值在於它的隱蔽性。一艘潛艦在有利於它的地理環境運作時是很難 以偵測與攔截的。然而,彼得.霍華斯(Peter Howarth)寫道:『當PRC實施以潛艦為基 礎的系統作為針對美國的有效率戰略遏止時,地理讓它處在不利的地位』。PRC的問題在 於它的潛艦『無法在不通過島鍊形成的數道扼口而直接抵達開放的海洋巡邏區域...島鍊 包圍了中國的沿海。由美國在亞洲太平洋的安全伙伴們所控制的這些島嶼,讓美國能夠對 中國艦隊實施遠程的封鎖,阻止中國海權投射到它的大陸棚以外的區域』。 霍華斯的重點在於PRC不僅沒有射程足夠遙遠的潛射彈道飛彈,能夠在第一島鍊裡面 的海域對著美國大陸發射。PRC飛彈的距離也太短,只要沒有能力對美國進行第二擊,PRC 就無法宣稱擁有可信服他人的核子遏止武力,以及因此對美國產生終極的傷害。在可預見 的未來,PRC將會擁有從第一島鍊東方海域攻擊美國的能力。地理與主權在這個地方聯合 反對PRC。 霍華斯解釋:『中國對美國部署具有信服力的核子遏止武力的能力,取決於PRC的潛 艦是否能夠在不被偵測到的情況下,跨越包圍中國所有海域的數道島嶼扼口上的反潛艦作 戰(antisubmarine warfare, ASW)障礙』。換句話說,潛艦必須承擔的風險是碰觸到水 雷,以及被『透過光纖電纜與岸上基地數據處理設備連線的裝置』偵察到。所以,潛艦從 第一島鍊的狹隘航道前往公開海域的行進路線,它必須犧牲某種程度的隱蔽性。光是這一 點就會提高對手偵察到它或是『獵殺(kill)』它的能力—就像是在桶子裡面射魚那麼簡 單。此外,無論是哪一方的強權,想要通過這些狹隘的航道抵達這些島嶼,都必須擁有部 署反潛艦作戰的軍事科技,還要部署連接岸上的『電子線路(hard wire)』。對美國來 說,『以沖繩和日本本土的海空軍事基地作為中心,這些陸基設施有助於防衛固定式與機 動式反潛艦作戰偵察系統,抵禦任何試圖讓它們無力化的行動』。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台灣在PRC手上,經過第一島鍊的整個戰略性運輸體系將讓它獲 得優勢。任何試圖靠近中國沿海的對手們必須經過島鍊的東西向通道,PRC的潛艦將不再 被迫暴露在島鍊內部的狹隘通道內,而是可以從台灣東海岸的港口直接進入開闊大洋。 另一個影響潛艦行動的地理因素則是台灣周遭的海域深度。台灣海峽本身是一個相當 淺的水域,平均深度只有一百公尺。它還只是從渤海延伸到南海的一塊豐富的淺水帶。相 反的,台灣東海域的海底卻是在五十公里的海岸線內劇烈地下降到大約四千公尺。 如果PRC控制台灣的話,台灣海峽與中國沿海的幾個淺水海域可能發揮防衛PRC的優勢 效果,而台灣東海岸則能夠讓PRC輕易地進入開闊大洋。霍華斯解釋:『控制台灣將為 PLAN提供無法估量的巨大幫助,讓它足以控制戰略核子潛艦(SSBN)的交通路線,讓它們 能夠抵達位在太平洋中部與東部的巡邏區域,它們可以在那裡把他們的戰略性攻勢武力直 接對著美國本土』。 專家們毫不懷疑這些地理特徵所擁有的重要性,但是吾人可以想當台灣如果不是被當 作是一個地理的限制,就是一個機會,吾人也可能很合理的去思考台灣中央山脈的位置與 高度,可能為PRC使用的陸基雷達系統發揮追蹤與定位台灣東海岸水面上船艦的功效。原 則上,部署在台灣東海岸的雷達設施可以往東方向太平洋『看出去』而不會注意到藏在中 央山脈投射在東部海岸上的陰影區裡面的敵方船艦,讓PRC的陸基雷達偵測系統遭遇到一 個衍射區。接著將能夠讓PRC往東散發更龐大的影響力,讓它獲得更大的制衡力量,牽制 日韓俄等國所依賴的海上運輸線。 如果PRC對台灣行使主權的話,這些不同的地理特性將能夠提高PRC攔截敵方取得這些 島嶼的能力,包括攔截或摧毀靠近中國東方海域的水面艦。北京將會評估如何這些提高的 重要價值,或是將這些地理特性協調一致讓敵方產生劣勢。比較起來,PRC的軍方分析家 已經在期刊上發表強調北京必須定義出一套推理模式,能夠讓這些地緣戰略上的理由符合 台灣的主權。 在分析家的圈子裡面明顯相信台灣的主權將能夠讓PRC在第一島鍊的海域裡面行使『 制海』—確保『敵方受到限制而敗走(the enemy is limited to fugitive use)』的情 況而行使之—並且將海軍武力投射到更往東的太平洋開闊水域裡面。另外,如果霍華斯對 於北京的戰略性核子武器的戰略評估是正確的,取得台灣將能夠讓PRC行使它的核子遏止 能力並改變美國的戰略評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75.180.100.10 moredrink:轉錄至看板 DummyHistory 12/26 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