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Oj8bbER ] 作者: capita (小明)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長平之戰殺40萬趙軍是真是假 時間: Tue Feb 28 04:17:38 2017 長平之戰最常出現的人數問題,當然是有討論空間,但不熟悉古代戰爭方式, 就用簡單的數字計算,例如常見的人口負擔論來說不可能,這就太沒概念了。 以下是簡單的歷史軍事科普。 古代戰爭當然是以後勤為最主要問題,宋朝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給出了 基礎的後勤估計數字:一個人可背負六斗米,一個人一天要吃兩升米,兵卒 可以攜帶五日乾糧。 所以一場戰爭的消耗,就變成一個計算題了。一場對外戰爭如果要出動十萬 士兵,其中輜重約三分之一,也就是七萬的戰鬥人員,這樣最多就是前進到 十六日遠的地方,耗費三十萬人運糧,這幾乎就是古代戰爭的極限。 於是出動了四十萬人,消耗了四十萬人份的糧食,以古代的生產方式,可能 就是四百萬農民才能供給出來,若是打防禦戰爭可以有四十萬的兵卒戰備, 但若是對外征伐,卻實際只有七萬可用之兵。 那麼站在歷史紀錄者的立場,若是關注戰爭對於本國經濟的消耗,那麼這樣 就是動員四十萬人,若是關注戰場的內容,這就是七萬或是十萬人的戰爭。 所以一場戰爭的人數,就總是會有兩種可能的數字,這就要看寫作者的立場 和關注的地方了,這跟吹牛誇大其實沒有什麼關係,真有誇大之處,通常都 會說明是號稱多少人。 像長平之戰的重點是兩國耗盡國力的對戰,當然是以總共的動員和傷亡數字 為主,並沒有什麼不合理。 而從春秋開始到長平之戰的時間點,其實長達近五百年 (BC.722 - BC.262), 各國早就完成了總體戰爭的體制,多數的農民也同時是士兵,每年除了春秋 兩季要播種收割,其他時間都可以全面動員戰爭,連國家大小也達成了不易 滅國的基本規模:以前面沈括的後勤理論來看,一個國家內部起碼東西南北 之間要有半個月路程的大小,才有以空間換取時間的餘地,不會被他國一戰 滅國。 這種長期演變出來的特殊狀況和中國其他時代,甚至世界上大多數的地區和 時代都不太一樣,不能簡單地認為總動員是不可能的。 就戰爭細節而言,史記裡長平之戰的過程,趙國總共出動了四十萬人,趙括 自領五萬兵冒進出擊,秦軍出動了兩萬五千人切斷後方補給,再用五千騎兵 隔斷趙括和後部,然後圍困一個半月,最後趙括帶領的士兵幾乎死光,剩下 瀕臨餓死的趙軍後部,可能還有一半,很難處理,於是想辦法殺光。 整個來說,無論是戰鬥人員還是其他人員的數字,大致上都沒有違反前面的 沈括後勤理論的計算,所以可能是趙國十萬對秦國十五萬士兵(包含輜重), 趙國後勤三十萬人,秦國後勤五十萬人,後勤人員也自帶兵器,可作較弱的 士兵用。 所以即使後世對於長平之戰的人數有很多懷疑,也沒有決定性的論述,可以 推翻史記的資料。 附:沈括《夢溪筆談》相關原文 「凡師行,因糧於敵,最為急務。運糧不但多費。而勢難行遠。余嘗計之, 人負米六斗,卒自攜五日幹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曰:米六斗,人食日 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盡。若計復回,只可進九日。二人餉一卒,一去可 二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則一夫所負已盡,給六日 糧遣回。後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並糧。若計復回,止可進十三日。前八 日,日食六升。後五日並回程,日食四升並糧。三人餉一卒,一去可三十一 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升。減一夫,給四日糧。十七日, 三人食,日六升。又減一夫,給九日糧。後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並糧。 計復回,止可進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日,日食六升,後十一 日並回程,日食四升並糧。三人餉一卒,極矣,若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 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復加矣。放回運人,須有 援卒。緣運行死亡疾病,人數稍減,且以所減之食,準援卒所費。運糧之法, 人負六斗,此以總數率之也。其間隊長不負,樵汲減半,所餘皆均在眾夫。 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負之米,又以均之。則人所負,常不啻六斗矣。故軍中 不容冗食,一夫冗食,二三人餉之。尚或不足。若以畜乘運之,則駝負三石, 馬騾一石五斗,驢一石。比之人遠,雖負多而費寡,然芻牧不時,畜多瘦死。 一畜死,則並所負棄之。較之人負,利害相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30.1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88226661.A.39B.html
hankdai: 蓋 02/28 04:17
barbarian72: 蓋 02/28 04:17
ray90910: 蓋 02/28 04:18
hankdai: 五樓帥哥 02/28 04:18
hankdai: 蓋 02/28 04:18
hankdai: 耶 02/28 04:18
JingP: 今天幾次惹 02/28 04:19
hankdai: 好幾次了差點沒帥死 02/28 04:20
u831208: 推真實歷史好文 02/28 04:33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jackliao1990 (140.112.218.17), 02/28/2017 04:36:50
dfgtyu0000: 所以總死亡應該有四十萬,但包含之前餓死戰死的,不是 02/28 09:07
dfgtyu0000: 全部都投降坑殺 02/28 09:07
chenxileges: 這個介紹很棒! 02/28 09:19
milk7054: 守方,不一定需要運輸人力,大型糧倉已經有囤糧 02/28 09:54
milk7054: 而且古代糧食不一定是米食,艱困的時候連水果都能當正餐 02/28 09:55
tony15899: 守方怎麼會不用運輸人力? 就算你蓋了糧倉到前線 02/28 10:46
tony15899: 糧食也是要從各地運來 外加增調大軍時根本也不夠供應 02/28 10:47
tony15899: 不耐存放運輸的水果更不可能當運補糧食 02/28 10:49
tony15899: 蔬果90%都是水 補給官運這種東西大概嫌頭太重 02/28 10:50
milk7054: 所謂存糧是好幾十年的庫存,戰前動用的運輸人力不能算在 02/28 11:06
milk7054: 後勤人力吧? 02/28 11:06
milk7054: 還有水果有可能是當地盛產,路邊就有果樹不是人為種植, 02/28 11:08
milk7054: 例如成語望梅止渴,行軍到路邊時就可以摘採,不需要額外 02/28 11:08
milk7054: 盛產與運輸人力 02/28 11:08
milk7054: 水果,蔬菜,魚類平時就可以做成乾物作為囤糧 02/28 11:11
Atropos0723: 但是要坑40萬就太鬼扯了 光是坑完戰鬥員就已經很扯 02/28 11:11
Atropos0723: 還把最外圍連軍伕都算不上的平民都算做坑掉 02/28 11:12
Atropos0723: 40萬若是把後勤動員都算進去,大概有30萬是不上戰場 02/28 11:14
Atropos0723: 的後勤,那些人既然不上戰場就很難想像會被全數俘虜 02/28 11:15
Atropos0723: 然後全數坑殺。 02/28 11:15
tony15899: 純粹屯糧的糧倉不太可能設在前線 02/28 11:27
tony15899: 最前線跟要塞據點還是有距離 長平之戰也不是圍城戰 02/28 11:31
tony15899: 你要補給前線部隊就一定要人力 02/28 11:31
tony15899: 至於你說可以就地打野食...那個量大概一天就吃完 02/28 11:32
milk7054: 長平算倒數第二道防線,長平之後就是邯鄲圍城戰...,所 02/28 11:35
milk7054: 以有大型糧倉在附近並不奇怪 02/28 11:35
milk7054: 醃製物品可以久放,野食可以透過曬乾醃製方式存放幾個月 02/28 11:36
milk7054: 如果長平淪陷,邯鄲就有危險,放40萬兵力也合乎情理 02/28 11:38
milk7054: 前期是圍石長城,只是秦國用計引誘趙軍出擊 02/28 11:42
tony15899: 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 02/28 11:47
tony15899: 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 02/28 11:47
tony15899: 趙括部隊和趙軍本陣大概稱了一個多月(包含飢餓狀態間) 02/28 11:49
tony15899: 所以趙軍往前線部隊運糧必須持續 否則撐不到1個月 02/28 11:51
tony15899: 奇兵二萬五千人有可能是秦精銳部隊 堵死援兵和糧草 02/28 11:53
tony15899: 如果趙國能持續運補 趙括應該也能堅守 02/28 11:55
kisaraki1976: 真正讓廉頗下馬的原因,讒言只是最後一根稻草。秦 02/28 14:05
kisaraki1976: 趙兩國總體戰都已經打到後勤不支才是真正原因。 02/28 14:05
zeumax: 乾果只是副食選擇,一二戰擁有較好的保存技術,水果乾果出 02/28 15:20
zeumax: 現在士兵飲食依然有限,因為大幅生產和運送不太容易,很難 02/28 15:20
zeumax: 做為主要糧食。當然真的糧荒時,連樹皮也會啃 02/28 15:20
yoyun10121: 長平被坑的"四十萬", 是隨趙恬出擊之後又被秦軍一分為 02/28 15:34
yoyun10121: 二的主力部隊, 後勤不可能完全集結在前線, 勢必有大量 02/28 15:36
yoyun10121: 後勤人員是保留在後線, 所以趙軍總人數含後勤是要遠高 02/28 15:37
yoyun10121: 於四十萬, 這篇假設趙軍總數只有四十萬其中戰鬥員只有 02/28 15:39
yoyun10121: 七萬, 是不可能讓前線還能被坑殺四十萬人的. 02/28 15:39
hgt: 四十萬卒中 應該有很多上黨軍民 02/28 16:00
hgt: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 02/28 16:01
hgt: 長平,以按據上黨民。" 02/28 16:01
hgt: 所以或許可以猜測 趙軍或許只出動十萬 但因為同時要供應上黨 02/28 16:04
hgt: 軍民的糧食 反而被拖垮 不然長平離趙國比秦國近多了 02/28 16:04
milk7054: 有可能是難民被拒在城外抓去充數 02/28 16:43
milk7054: 因為燕國襲趙,也是誤信趙國主力部隊被全殲的情報 02/28 16:45
milk7054: 秦國想以此恫嚇其他五國,趙國想以此隱藏實力或者想引起 02/28 16:46
milk7054: 其他五國對秦國的戒心 02/28 16:46
milk7054: 對秦趙而言,長平死40萬的政治宣傳都對兩國有利 02/28 16:47
shihpoyen: 印象中看過當時趙國人口約三、四百萬人的說法 動員四十 02/28 17:05
shihpoyen: 萬就很拚了 實際可戰士兵不可能有四十萬 02/28 17:06
reich3: 用米來計算,但戰國時期北方是吃米嗎? 02/28 17:22
milk7054: 小米吧,不是水稻的大米 02/28 18:03
Atropos0723: 我還看過趙國人口只估200萬,真要在前線被坑40萬 02/28 23:22
Atropos0723: 那後勤動員的人要多少?起碼要前線的2倍吧k 02/28 23:24
Atropos0723: 換句話說超過100萬人在搞戰爭,其他事情都不用做了 02/28 23:25
Atropos0723: 這已經不是撐多久的問題,而是根本不可能撐 02/28 23:26
leptoneta: 前面不就講40萬是戰鬥人員和後勤加總 03/01 11:19
leptoneta: 還有趙國總人口兩百萬也太低估了 03/01 11:20
TameFoxx: 死四十萬應該是差不多 但是是整場戰役累計死了近40萬 03/02 13:48
TameFoxx: 趙括出擊得勝後繼續追擊 應該就把那些後勤也都往前調了 03/02 13:50
TameFoxx: 打到最後沒東西吃應該連後勤都在跟秦軍拼命了 03/02 13:51
TameFoxx: 如果趙括只用七萬戰鬥員就殺到秦國內空 那他是戰神??XD 03/02 13:52
milk7054: 應該不會調到後勤,因為後勤跑走就沒人會運糧食了XD 03/02 19:35
milk7054: 趙括斷糧很明顯,就只是帶精銳衝鋒 03/02 19:36
milk7054: 還有空城的話,秦軍爬個梯子就上城牆 03/02 19:37
yoyun10121: 後勤也被調走就不會有史書上趙軍被分而為二的記載, 而 03/02 20:36
yoyun10121: 且沒東西吃原因是補給被秦軍阻隔, 不是後勤被調光, 如 03/02 20:40
yoyun10121: 果連後勤都被調去前線被圍困, 趙恬又怎麼會築壁堅守, 03/02 20:41
yoyun10121: 以待救至. 最後史記上記載的四十萬是"括軍敗,卒四十 03/02 20:41
yoyun10121: 四十萬人降武安君", 並不是指整場戰役, 如果要質疑這 03/02 20:43
yoyun10121: 段敘述, 那再堅持四十萬這個數字也沒什麼意義. 03/02 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