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為將之道第一優先絕對是受上級信任,光是被下屬或民眾愛戴, 並不一定能讓上級領情,也有人因此受到上級猜忌而惹來撤職殺身之禍。 相反的、只要你在上級的心中印象分數夠高,即使犯錯受到的懲罰也相對少, 立功得到的獎勵就會特別優厚了。 以二戰蘇聯三位參與攻佔德國的紅軍元帥(朱可夫、科涅夫、羅科索夫斯基)來說, 朱可夫身為副最高統帥,指揮莫斯科防衛戰勝利奠定他紅軍將領第一的地位。 從莫斯科防衛戰後,朱可夫一直是擔任大本營代表、而非直接指揮方面軍的司令員。 史達林格勒會戰勝利時,朱可夫因功升上元帥,但實際上當時他正在北線列寧格勒, 南線大本營代表的工作大多是華西列夫斯基在做。 庫斯克會戰勝利時,朱可夫同樣以大本營代表的身分沾了不少光,勳章滿肩。 也因此戰爭最後史達林才會「下放」他去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拿下攻佔柏林的榮譽。 當然不是要說朱可夫中後期都在洗戰績,好歹他也通過初期最嚴苛的莫斯科會戰考驗。 科涅夫可沒那麼威風,莫斯科會戰時他帶領的西方面軍一路被德軍輾到莫斯科外, 雖然沒被槍斃、但也被放到冷板凳上好一陣子,其他吃過敗戰的將領多半從此默默無名。 但政委出身的科涅夫實在命好,跟他同時在莫斯科會戰後被冷凍的葉廖緬科, 為了翻身一搏,自願請調到當時被認為毫無希望的史達林格勒戰線, 拚死命拖住德軍讓蘇軍完成合圍而獲勝,結果最後首功還是拱手讓人。 而科涅夫直到庫斯克會戰才再度上場,當時蘇聯的整體軍力已經超越德軍, 而且科涅夫擔任的不是前線抵擋德軍的砲灰,而是在後面以逸待勞的草原方面軍司令員。 等德軍元帥曼斯坦因跟蘇軍前線元帥瓦圖丁打個半死不活、筋疲力盡後, 科涅夫的草原方面軍才出來痛扁疲憊不堪的曼斯坦因軍團,還解放了哈爾科夫。 之後科涅夫不斷追擊南歐後撤的落水狗德軍,每天都在打勝仗,聲威日漸升高。 也因此被史達林選為攻佔柏林的第二位元帥指揮官。 羅科索夫斯基就沒那麼命好,我曾發文介紹過,波俄混血的他戰前差點死在自家人手中。 開戰後一路歷經初期前線全滅震撼、莫斯科會戰防禦硬仗,接著參與史達林格勒合圍。 到庫斯克會戰擔任最前線被德軍南北集團軍夾攻的中央方面指揮官,挺住了德軍攻勢。 之後一馬當先從白俄羅斯一路打回東普魯士,擔任進攻德國本土的主攻力量。 然而在兵臨柏林之際,羅科索夫斯基又被調到次要方面軍,由朱可夫接手滅德主力。 最後羅科索夫斯基只能為人作嫁,纏住德國最後的防衛軍隊好讓朱科兩人直取柏林。 舉這三位元帥為例,可以知道在統帥(史達林)眼中的印象,比實際打過多少勝仗還重要。 像羅科索夫斯基在戰爭初期幾乎都在進行殘破軍隊的重整,等到該軍團恢復一定水準後, 又被調到另一個殘軍或新成立的軍團練兵,也都是在最主要方面進行戰鬥。 結果因為資歷與政治純度,把攻佔柏林的桂冠拱手讓人。 雖然史達林格勒會戰他也拿走過葉廖緬科的戰功,不過葉廖緬科人黑活該。 被順風王科涅夫後來居上就真的無言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3.115.1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07102133.A.E5F.html ※ 編輯: defenser (61.63.115.166), 10/04/2017 15:30:06 ※ 編輯: defenser (61.63.115.166), 10/04/2017 15:30:19
NKN: "想當名將 沒有好老爸 請挑好老闆"的概念 10/04 15:34
NKN: 反過來說 其實戰史上也有極少數 被派去敗戰處理垃圾時間 10/04 15:51
NKN: 不受期待的將領 靠著現場功績大逆轉一躍成為英雄的 10/04 15:51
shiriri: 不就隆美爾 10/04 15:52
NKN: 例如尤里西斯.格蘭特(Ulysses Grant) 從一個被派去次要戰線 10/04 15:55
NKN: 酒鬼退伍軍人 一路爬到大總統 10/04 15:55
NKN: ^回鍋役 10/04 15:55
saltlake: 要說這種上面有人的"名將" 那明朝的楊鎬更不能不提 10/04 15:58
Tukhachevsky: 要說柯帥是順風王 那要怎麼解釋曼斯坦? 10/04 16:08
Tukhachevsky: 另外麻煩看看43年夏天/秋天 科涅夫跟羅科索夫斯基 10/04 16:09
Tukhachevsky: 麾下軍團差多少 狀況差多少再來說嘴 10/04 16:09
eszerfrm: 圖帥出現了... 10/04 17:57
chen740530: 除了朱可夫之外 前期兩位元帥都吃敗仗吃到飽 10/05 00:40
defenser: 前期除了大本營的朱可夫,哪個將領沒吃敗仗吃到飽? 10/05 01:34
QuentinHu: 推分享 10/05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