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ikiped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之銘言: : ※ 引述《fuzuki (維基百科執行主編)》之銘言: : : 他聲稱條目被「正在學習民主的中國人士有異見而刪除」 : : 「在此呼籲請停止對維基捐款直到Wiki使用者尊重言論自由」 : : 我還以為是哪個使用簡體字的管理員去找他麻煩,讓許教授口出此言, : : 沒想到刪條目的高手是我們台灣人。 : : 從他的自傳來看,他是一名頗具貢獻的學者。 : : 不過從他製作網頁內容舉措來看,正好給吾輩一個反思的例子。 : 其實我對這件事的觀點是兩方面的. : 一方面我認為, 中文維基百科對於條目容納的廣度, 似乎有點太嚴刻? 因 : 為依我看英文維基, 很多所謂「不重要」的人物, 他們都可以有他們的條 : 目, 比方說一些專欄作者, 程式設計師等, 這些人可謂多如雲泥, 但英文 : 似乎對於容納他們是沒有問題的. 相對而言, 一旦涉及個人, 在中文維基 : 則會有很多爭議. : 另外我也不贊同隨便就說刪條目是政治性的, 但同時我又不否認, 中文維 : 基在「中立觀點」上真的存在很大的問題, 政治性, 情緒性的字眼經常出 : 現在條目裡. (很多是因為抄書而抄上去, 而中文書總是有欠客觀)但是像 : 刪條目被說政治性, 也是一種上綱上線的行為. : 在中立觀點上不夠嚴謹, 但在防止條目出現上又很嚴, 這種常態只怕會產 : 生更多的矛盾. : 我個人來說, 我不覺得讓這些「看似不重要」的人的條目加入維基, 會對 : 維基有害, 維基到底打算容納多大的廣度? 比方說, 我是否可以將「瓦哥 : 」, 「莊圓大師」加入條目? 當我想知道他們的事跡時, 只怕我也很樂意 : 從維基查到. 比起那人是否重要, 我想是否有必要把關太嚴? 嚴謹的標準 : 其實該用在中立觀點的維持上, 而不是一個很主觀的「條目是否重要到可 : 以上維基」? : 對於中文維基在條目存廢上的標準, 我認為是有點主觀, 而且和其他維基 : 相比有點太過苛刻. 也沒有明文, 只怕是不必要的. : 關於廢除此條目本身, 我想「關注度」的問題, 在於廢除時沒有清楚舉出 : 其問題所在. 「關注度不足」作為理由只怕太過簡略, 從我到「關注度」 : 一條所看, 應該提出的是「他應該找第三者提供資訊」, 這樣引用的話也 : 比較少爭論. 這麼多年來,長期觀察維基百科對於內容存廢的態度, 每一時期的存廢取捨標準都不完全相同。 以前我去南部為某NGO演講,就提到了維基百科上的NGO條目, 到底甚麼樣的NGO會被維基百科收錄為條目,我特別取了港、台各一個NGO作為例子。 指出看起來內容相仿的題材,品質也差不多,但是一個被刪,一個卻被完整的保留。 會有這樣的落差,原因就在於被我作為對比的條目是在不同時間建立的。 而百科社群本身就是一個多元的有機體,社群對於同一件事情的態度, 隨著參與者的變換而所有變化。 打個比方,或著舉一個比較鮮明的改變過程: 社群中持不同理念者總是有鴿派或鷹派, 2007年出現了幾位保留基本教義派,以非常激烈的方式表達包容主義的訴求, 為了回應這些訴求,致使社群整體輿論往包容主義傾斜, 當時傾向於包容主義的維基人變得較以為往多, 願意主動協助保留的維基人也變得相當活躍,對於生手條目的溝通也比較完整。 yau離開以後,那時期相應提倡包容主義的維基人也隨著社群換血在2008年、2009年離開 2009年百科社群又開始傾向於刪除主義, 且2007年隨著包容主義所誕生的各種配套政策, 各種緩刑30天的政策隨著社群換血也就沒人接手。 另一方面來看,外部環境也有了劇烈的改變, 2008年京奧以後,中文維基百科重新出現在廣闊的中國網民面前, 新手級的新條目也成倍的增加,工作量是成倍的暴增, 社群不再有2007年當時的條件去做一些事。 連對新手溝通都變得極為稀少,新一代的維基人對待新手被引導為點滑鼠掛模板。 其實這樣並不是wiki的本意,wiki就是協作,掛模板送冷冰冰的罐頭文字就走偏了。 協作出來的社群才有革命情感。 上面談到是的存廢傾向。 第二部分談關注度政策。 從現在的角度回顧,由英文版發展出的通用關注度的門檻是最為人所能接受的。 由第三方的獨立文獻作為收錄門檻,而不是為各種類型的題材訂標準。 我想英文版會這樣做,必然是有英文參與者來自地球各地的背景原因, 那樣的社群組成絕不可能透過協商或投票為形形色色的領域訂一套放諸四海的收錄標準。 中文版引入了這套制度以後,取代了重要性指引,卻沒有完善的實施。 一、對政策本身的說明不完善,不完善指的是政策傳遞效果差,寫得冗長不易閱讀也是差 寫得複雜也是差,沒有內部推廣也是差 關注度等方針是有明文規定的,就是補足文獻。 甚麼樣的文獻足以作為佐證,也有明文規定。 可見中文維基百科的說明文件需要改善, 連我們鄭老師都認為看起來沒有明文, 可見生手更加不可能去了解維基百科的規定。 另外,撇開關注度不談。 為自己作傳是違規行為,違反規定就直接掰掰了。 社群還滿不喜歡直接違規口氣又嗆的生手。最具體的例子是張哲生。 本來有機會保留的,因為嗆社群,後來有人要幫他建條目,很長一段時間都被排斥。 二、沒有落實方針,有時候補足了合乎規定的第三方文獻仍被投票刪除。 會這樣做的人,各地都有。 不相信第三方文獻,仍用自己的主觀意見去殺條目。 這叫遵守規定而行的生手該如何是好。 相對的,完全不補文獻三十天後用主觀投票保留,這一樣是破壞制度。 最近有幾個臺灣人喜歡搞這套。 條目內容物沒有任何改善,後人看了會重複提出關注度刪除。 這些都是實際發生過的。這現象沒有改善,同原因產生的口角接二連三重複發生。 舉個跟臺灣維基人比較貼近的例子。 如未定案興建的工程或計畫,某些人主張應當等待確定興建或成案之後才能建。 但實際上,依造關注度這套規則,只要有合乎規定的文獻,就可以收錄。 哪怕是地方人物出版的彰化市刊或社區報導, 兩次介紹地方人士提出的彰化捷運計畫,只要它符合規定,就應當收錄。 不該再生出主觀意見:行政院還沒定案核准所以不該建條目。 最後,第三部分: 專欄作者、程式設計師,在關注度引入中文版之後,就是看是否有參考文獻了。 依造今日的標準,黃世澤、張哲生當然符合收錄門檻。 瓦哥、莊園大師也都符合關注度門檻,都有媒體報導過這類人物。 社群應該做的是推行避免發生爭執的關注度流程。 回到第一句話,因為同樣施行關注度這套方法, 以制度而論,大多數情況今日中文維基百科對於條目容納的廣度,與英文版是一致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38.43 ※ 編輯: fuzuki 來自: 118.169.38.43 (11/26 17:56) 附件: 張哲生刪除紀錄 2006年2月27日 第一次 2007年8月19日 第二次 刪除決議: 條目作者自稱張哲生,明顯為自我宣傳 2007年8月22日 第三次 同上 2008年5月24日 第四次 免刪除討論,因為重複創建違規條目。被快速刪除 ※ 編輯: fuzuki 來自: 118.169.38.43 (11/26 18:01)
AirBa:我好奇想問:老師您有在收集備份條目來舉例嗎? 11/28 06:55
※ 編輯: fuzuki 來自: 118.169.33.72 (11/29 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