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icyc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你應該是騎giant XS號 你才168 我174 跨高78 好像才是騎S號 你這車不要改了啦 騎起來不帥也不快 賣掉吧 買XS號 龍頭長度再慢慢換長 我的車就從9cm換到11cm了 是龍頭唷 不是增高器 至於你整個背趴的角度要多趴? 大概是你的胸與地面接近平行就好(約略感覺風吹不到肚臍) 大概就這樣 :) http://ppt.cc/atdh 先練騎長程 舒適全身不痛 騎到最後你只有手指頭 虎口 腳底姆指球有觸覺 其他部位都是有點像無意識的出力配合 也會忘了有沒有坐或靠在坐墊 累的時候站起來抽車 但不要搖車 以迴轉速保持90的速度去騎 比如說你迴轉速90幾了 覺得太輕就換下一檔位 其實也算是變相的"重踩" 抓 坡度4% 維持時速15 上下緩坡維持均速35 ※ 引述《seric34 (T228)》之銘言: : 對於單車的設定我瞭解的不算是很完整 : 就自己看著網友們的心得分享,簡單的拆裝調整還應付得來 : 但有個問題想請教各位 : http://imgur.com/Lh7QqAB : 這張照片差不多是這近兩週的設定,你們大概會覺得怪怪的我怎麼把它調成這樣 : 在鞭我前,我想先解釋一下為何會這樣設定 : 1.座椅的高度應該沒有大問題,我是坐在上面腳打直(對腳跟距離)後再固定座高 : 2.座椅的傾斜度會往前傾,是由於一個多月前攻小油坑 : 騎姿壓迫到下體後暫時無知覺,那時也有求助本版 : 當時的改善方式是換座墊及調整座椅傾斜度 : 往後傾應該不太可能,因為騎著騎著就往後滑 : 所以我把它調往前傾,正確來說我也沒有刻意調角度 : 因為我把座椅往前調整時,鎖緊固定時就自己是前傾狀態(印象中是這樣) : 3.詭異的龍頭高度,是近兩週裝的,而想裝的原因有兩個 : (1)之前騎乘平路時,因感到姿勢有點趴,以致騎乘時頭需一直抬著 : 每次騎下來後頸部份都非常痠 : 因此想增高龍頭改善,實際上裝上後是有改善,不過身邊的人說這樣是錯誤的方式 : (2)我身高約168cm,照片中的車架是S號,理應適合我身高才是 : 但騎乘時我感到距離手把很遠,座椅已經調到最前面了仍然如此 : 幾乎手臂都是伸全直狀態,車架應該不用再小一號吧... : 今天有詢問朋友,也有在相關單車的臉書社團詢問 : 大家都叫我把座椅恢復到水平高度(這個還OK) : 以及龍頭增高器拆掉 : 抬頭痠痛的原因可以解釋為我肌肉還沒訓練起來是必經的過程 : 但距離手把的距離(騎乘時手臂打直)是否就無解了? : 謝謝 -- ◢◣ ◢◣ █ █ █ ● ● ///// ////// 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2.182.14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icycle/M.1409270514.A.1AE.html
Lostaru : 174應該快到s的極限了,不過你跨高有點低 08/29 08:31
peter1212 : 樓上要我這個181 跨高82的短腿人情何以堪QAQ 08/29 09:22
meishan31 : 原文作者好像是腿長身短握不到, 這時候腿短身長就可 08/29 09:33
WuDhar : 你圖片姿勢大概只有平路帶頭頂風的時候用 08/29 09:50
WuDhar : 對初學者太苛求,且在台灣多山路賽也很少這樣騎 08/29 09:50
WuDhar : 對新手而言龍頭長短墊圈多寡都還好,持續騎想要變快 08/29 09:50
WuDhar : 時自然會想辦法降低風阻,最簡單就是減少迎風面積, 08/29 09:51
WuDhar : 於是隨著自己的柔軟度與肌力提高,墊圈就愈墊愈少, 08/29 09:51
WuDhar : 龍頭也愈來愈長,最後達到緊繃又ㄍーㄥ的住的狀態 08/29 09:51
tibet1973 : 樓上正解,核心肌群不是看圖片就可變強 08/29 10:49
CcccBon : 這張圖就是公路車的精華 其它你要爬山 抽車都是這張 08/29 11:06
CcccBon : 圖的姿勢 用到的肌肉去演變的 08/29 11:06
CcccBon : 我跳躍性思考的 W大你聽不懂我也沒辦法 08/29 11:13
CcccBon : 我自己查書 平均174的人跨高約81~82 我短腿Orz 08/29 11:15
seric34 : 先謝謝C大的回文,騎姿部份也是有看到不少討論 08/29 11:35
seric34 : 第一個就是您貼圖中的騎姿 08/29 11:35
seric34 : 另外還有個是背部沒有拱起,有點像是「鞠躬」動作 08/29 11:36
seric34 : 這部份我再多查資料,也親自體會應該比較準 XD 08/29 11:37
CcccBon : 打平絕對是錯的 拱背才是人體骨骼最自然的狀態 08/29 12:02
CcccBon : 這張圖多看幾次 問問題問自己 08/29 12:02
CcccBon : 比如說爬坡 風阻不需太考慮 那要趴那麼低嗎? 08/29 12:03
CcccBon : 為了身體重心的平衡 是不是去握煞變把比較舒適呢 08/29 12:06
CcccBon : 腹肌肌群 我記得3 4種 臀股二四頭 08/29 12:20
CcccBon : 騎的時候去想去感受這些肌肉與你的互動 08/29 12:20
QBFox : 職業選手在比賽過程中會維持這個姿勢多久? 08/29 14:19
speedihi : 很遺憾,近年來選手彎腰拱背的比例已經下降到很低了 08/29 16:25
speedihi : 如果有在關心賽事的車友,仔細比照一下近幾年跟以往 08/29 16:26
speedihi : 鋼管時代的騎姿,轉臗的比例遠大於彎腰拱背 08/29 16:27
speedihi : 當然,在長途騎乘時,選手還是會在騎姿上做些調整 08/29 16:28
speedihi : 但各大fitting系統的模式,仍是以轉髖為設定的依歸 08/29 16:29
speedihi : http://ppt.cc/KOx4 這網站可以學到一些基本觀念 08/29 16:58
speedihi : 但不會告訴你答案,要答案?要找他花錢fitting... 08/29 16:59
speedihi : http://ppt.cc/mmdu nibali 08/29 17:24
speedihi : http://ppt.cc/JSKY 外星人 froome 08/29 17:25
speedihi : http://ppt.cc/KeGe 古典賽的王者 cancellara 08/29 17:25
speedihi : http://ppt.cc/XRc- cadel evans 08/29 17:25
speedihi : http://ppt.cc/getQ 今年環西爆氣的degenkolb 08/29 17:26
speedihi : http://ppt.cc/wOkU 最近沒機會翹孤輪的peter sagan 08/29 17:27
speedihi : 上述大咖包含GC車手,古典賽石板路,衝刺型選手, 08/29 17:29
speedihi : 卻都不是傳統彎腰拱背的騎姿,而且重點是,上述車手 08/29 17:29
speedihi : 分屬不同車隊,騎的車也都不一樣,fitting系統也不 08/29 17:30
speedihi : 盡相同,但做出來的騎姿都大同小異,參考看看 08/29 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