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lmus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 我們研究一項事物,不能只看表象,而要深入到它的內裡。 古典音樂不是由一堆空洞的光環、象徵、身分或金錢所組成的, 它包含著一系列特定而豐富的實質內涵。 2. 古典音樂到底是什麼? 不能只從「作品」來看, 而是要去宏觀,圍繞在這群作品之上的整個「次文化」,去探究, 「是哪些人,在何種條件和資源上,用什麼方式去生產和消費什麼東西。」 「次文化」指的是某特定社群(而非整個社會)所持有的特定文化, 有其界限並區分於外界。在此界之內,存在著一套遊戲規則和價值判准。 在古典音樂的世界裡,這個社群是由作曲家、演奏家、學者和「愛樂者」所組成。 (還有一個元素叫「金主」,容後再談。) 雖然社會上所有的人,只要有一點點錢就可以聽古典音樂, 但是,若要深入了解古典音樂的特色,也就是它最核心、關鍵而與眾不同的本質, 就必須去研究,在這個次文化中,涉入程度較高,玩得比較瘋、資歷比較老的 這群人,所依循的生產和消費模式,而這個模式就表現在作曲家所創作的「作品」, 和愛樂者所創作的「樂評」當中。 3. 只要有錢,任何人都可以購買任何東西。 但是在這個層次上,世上所有事物就都沒有差別了。 我們還不能太快進入這種齊物論的境界。 要了解古典音樂次文化,不能單看它的消費門檻。 「花錢」並不是消費的全部,更重要的是消費者的內心,也就是, 消費者是以何種方式理解、欣賞一首作品。 4. 好了,現在切入重點。 我認為,古典音樂或更廣義的「精緻藝術」, 是一種「智識上、心性上和美感上的淬煉與修為」。 它關乎理性和感性兩個層面。 古典音樂的基礎是,對「聲音的內在邏輯」例如節奏、和聲、旋律、音色等屬性的, 有系統有條理的掌握與辨別;並且在創作中將這套邏輯與技術運用到極致。 其次,古典音樂更以上述高度理性化的基礎,創造、承載著最極致的審美感受, 並扣聯於西方文明史最重要的幾個意識形態-基督宗教、啟蒙思潮與浪漫主義。 在此,「精緻」的內涵可以概括為「理性上與感性上的極限追求」。 它不是空洞的標籤或外表,而是一種心靈上的「態度」。 它不是固定靜止的「狀態」,而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歷程」, 音樂家和愛樂者在漫長的生命之旅中,對音樂的理解與感受不斷地精進, 從懵懵懂懂到一知半解,到了然於心,每個階段都有新的體悟。 當然,精緻文化對極致性的執著與追求,便構成一種門檻,使它必然屬於小眾。 5. 不管是音樂家還是愛樂者,用「菁英」這個字來形容,還不夠精準; 我傾向將他們放在「知識分子」和「文藝青年」的範疇內來看。 音樂家的部分,是具備學院訓練和認證的「專業」人士; 而愛樂者的屬性,雖然不是專業出身, 但是在欣賞音樂的態度和歷程上,一樣是嚴肅而精緻的。 精緻藝術不同於大眾消費,它的創作既然是基於精深、極致的考量, 它的消費當然就不能馬虎;愛樂者固然不用像音樂家那麼專業, 但仍然得「盡量」以上述的精緻「態度」和「歷程」去追隨、揣摩創作者的境界。 然而,不管是音樂家還是愛樂者,他們都屬於或親近於知識界、文化界的大圈子, 我統稱為「文人階級」。 那麼,一個典型的愛樂者,必須是坐得住、有耐心、有相當理解力, 願意在一件事情上投注長期性專注的人。要充分了解一首曲子, 他必須做很多功課,包括傳記、音樂史、樂曲賞析等等,以及無止盡的聽唱片。 此外,他最好是個情感豐富、纖細敏銳的神經質, 才能在最音樂的最細微處發覺到最強烈的快感,進而構成他進一步消費的動力。 對一個玩得瘋、資歷久的愛樂者來說, 古典音樂已深深嵌入他的意識底層與自我認同, 他能在貝多芬的交響曲中領略熊熊燃燒的革命鬥魂, 在巴哈多聲部的邏輯遊戲中忘卻俗世, 在華格納的滔天巨浪中肝腸寸斷欲仙欲死。 如此看來,古典音樂就遠遠不只是一種消費文化, 它更像是一門學術,甚至一門宗教。 愛樂者就是一名學者和教徒,在認真細心的研究中追尋神聖的迷狂。 6. 當然,世界上可以用來玩樂的花樣很多, 有人搞音樂,有人看電影,有人看小說,有人衝浪、彈跳、吸毒…不勝枚舉。 沒有一門領域是「必要」的,不搞會死的;它們本身也沒有斷然的高下之分。 但是,玩家怎麼玩,就有精粗之分-「隨便玩票」和「嘔心瀝血」兩者當然是不同的。 而我們所謂的「精緻文化」,在語意上所指的也就不單是事物本身的等級或狀態, 而更要強調創作者和欣賞者的「追求極致」的心性。 至於古典音樂和其他類型音樂之間的區分, 當然,搖滾、流行、爵士都各有各的特色和魅力; 但是古典音樂在技術上的極致性與風格上的多樣性,有其不可抹煞的優勢; 而在表現嚴肅崇高的類宗教情懷上,更達到難以超越的成就。 (當然,「古典音樂」這個範疇所包含的時間與空間界域本來就比較大, 所以,和其他類屬來比的確不太公平。) 這樣說並不代表流行音樂就不好, 而是,大眾文化和精緻文化的生產與消費模式本來就不同, 前者主要是市場和娛樂導向,後者則是嚴肅和高檔導向。 人本來就有很多不同的面向,有輕鬆哈拉的時候,也有正經八百的時候。 文化的領域或門派之分,都是這些不同面向的個別呈現, 是一個整體的「人」當中的不同部分,而不是斷然敵對、切分的藍綠陣營。 在上面的理解之下,我們重新來看問題。 7. 到底聽古典音樂需不需要有錢? 就我的了解,要培養上述的典型愛樂者,家裡的確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但是不用太有錢。收入穩定,月薪七八萬的小康家庭就可以應付(雙薪當然較易達到)。 在先進國家裡,這種中產家庭算是人口中的多數。 一個月至少買一千元的唱片,家裡放一組五到十萬的入門級音響,就差不多了。 行有餘力再學個樂器,一個月交二到四千元的學費,然後買個好樂器。 音樂會的話,國際巨星的音樂會一年也沒幾次,非巨星的音樂會則本來就不貴。 你爸媽如果非常有錢,當然是很好的,這樣你就可以擁有超大量的唱片, 讓你有機會在超年輕的時候成為超厲害的愛樂人。 但是,真的不必這樣,反正來日方長,大量的收藏與聆聽可以透過時間來累積。 這樣看來,金錢門檻其實並不高。比較麻煩的反而是智識上、心性上的門檻。 你最好是坐得住、有耐心,有點起碼的小聰明和神經質的好學生; 其次,剛好有機會接觸到相關的資訊,讓你感到興趣而想研究它。 能讓門外漢提起興趣的入門資訊,我認為在社會上的分布(例如書籍、媒體、社團等) 並不很充裕,再加上時下玩樂花樣愈來愈多、主流文化崇尚年輕化可愛化的消費意象、 古典音樂的高深形象愈來愈不討喜…等風氣和潮流,更是節節敗退。 8. 「菁英」形象從何而來? 這牽涉到前文提到的「金主」,包括國家、有錢人、經紀公司等部門。 古典音樂的歷史本來就是靠當權者和有錢人支撐的; 反過來說,由於培養和供養專業音樂家所需的支出極為龐大, 古典音樂的存活也非靠國家和資本家的支持不可。 為了能獲得充足的經濟資源來支持它,必然要藉助種種促銷或炒作的手段。 由於古典音樂和統治階級的結構上的親近性,很容易被包裝成高價消費的商品。 一方面經紀公司樂得賺錢,二方面有錢人也樂得透過高價音樂會來提升或炫燿自己。 古典音樂的「金主」很有權和錢,但是真正懂音樂和玩音樂的人, 包括音樂家和愛樂者,比較是文人階級而不是資產階級。 所謂文人,有的很有錢,有的很窮,但重點是在他的「文」而不是「錢」。 凡事總是容易看到表象,不易看到內裡。 高票價、西裝禮服、學琴的孩子,總是一般人容易看到的事物, 也就成了古典音樂給他們的第一印象。 但是,這裡的討論就要告訴你,古典音樂的精緻性和菁英性, 不在於片面的身分或形象,也不在物質的財富多寡, 它是屬靈的、精神的、內心的事物,是一種類學術、類宗教。 它的稀少性也不在於金錢門檻(這個門檻真的不高),而在於智識上、心性上的門檻。 但是,本來社會上走極端的人就是少數, 例如集郵狂、拉麵通、鑑定師、發明家…這些人都不會多; 但是反過來說,每個人都可能是某個小領域的小專家。 9. 時下流行一種素樸(naive)的相對主義、多元主義,認為, 喜歡某種特定的次文化,就像喜歡香蕉或橘子一樣正常。 這種話表面上是對的,但是那種隨隨便便、輕浮淺薄的姿態, 有意無意就把前面討論過的「精緻文化的心性」給矇蔽、打發掉了。 我們搞這些玩意是很認真的,是以學術和宗教的精神在搞的,講話要放尊重點。 人類邁入現代以來所創造的巔峰性的物質文明, 例如相對論、原子彈、太空梭,由於成果清晰可見,又很能利用厚生, 很容易便取得世人的尊敬。 但是巔峰性的精神文明,很可惜的,因為欣賞它就必然要先理解它, 而注定不被多數人欣賞,也很容易被素樸的相對主義抹煞、輕忽掉。 或許,愛樂者的下意識都有種不被了解的孤獨和落寞, 而這也成為他敏感的痛處或「逆麟」,一被刺激就難受不已。 10. 今天,講到這裡。 建議原po,想了解古典音樂,不能只看物質性的外表,而要看到它的「心」。 這個「心」,你可以試著從音樂史、傳記,還有板上精采的樂評文章來感受, 或是直接認識一個愛樂者,去看看他是怎麼搞音樂的。 有興趣也可以參考敝人在 philharmonic板發表的, 05/04/27的論文摘要,以及《古典大怪咖》系列四篇。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161.110
cdcover:推 02/16 20:57
gminor40:我不會噓人,但"只要"月薪七八萬,這種話似乎不該說出來 02/16 21:02
gminor40:尤其是目前經濟蕭條的台灣。即使雙薪,無法達到這個標準 02/16 21:03
gminor40:的人還是很多,那對岸的狀況又如何呢? 02/16 21:05
gminor40:還有個問題,依此推論,寫"周杰倫現象的探討"那位央大學 02/16 21:05
gminor40:是不是也算是"文藝青年"呢?他也從音樂的角度,探討到了 02/16 21:06
gminor40:社會深層面的事物 02/16 21:07
gminor40:但我覺得這篇文章在唯心的部份寫得很好,不能同意更多 02/16 21:09
ckscorsese:二樓的引文過度詮釋了 02/16 21:32
gminor40:其實也沒有啦,我比較同意食神的看法,只要有心,人人都 02/16 21:41
gminor40:可以成為古典音樂專家!即使沒有好音響,即使沒錢買柏林 02/16 21:42
gminor40:愛樂的門票。 02/16 21:43
amozartea:月薪真的不是重點..他只是隨便舉個例子吧 02/17 02:29
kiddyy:謝謝大家的文章&推文 我受益很多^^ 02/17 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