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lmus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過去我的音樂生涯一直侷限於欣賞、業餘演奏和打嘴砲的範疇, 而缺少了作曲這一塊。雖然自幼即有腦內作曲的習慣,但是音感和 樂理太差,無法真正下筆譜曲。最近這一年,在準備資格考的夾縫 中,嘗試跨出這一步,硬著頭皮寫看看,也作為紓壓的管道、心靈 的出口。這次將今年寫的三首習作貼上來,供板友們參考與批評。 也是拋磚引玉,希望引來高手分享高見或佳作。每首作品皆含MP3 聲音檔和樂譜PDF檔。 Practice1 (2009.10.02) MP3 http://www.yyfc.com/Downloadyyplayednetfileing.aspx?song_id=4479909 Practice2 (2009.11.20) MP3 http://www.yyfc.com/Downloadyyplayednetfileing.aspx?song_id=4479941 Practice3 (2010.06.13) MP3 http://www.yyfc.com/Downloadyyplayednetfileing.aspx?song_id=4479951 樂譜PDF檔 (全三首) http://amfortasweh.myweb.hinet.net/MusicPDF/Practice1-3.pdf 我使用電腦打譜軟體Overture,配合很基礎的MIDI音色庫Edirol -Orchestral,產出MP3聲音檔。這個音色庫的聲音偏薄而暗,和弦 共鳴很弱,效果大打折扣(尤其第三首)。建議戴耳機開大聲點聽, 比較清楚。坊間有更好的音色庫,比如 Boesendorfer290,我的筆 電跑不動。事實上以真正的鋼琴來彈奏還是最好聽的,但我現在的 能力呈半荒廢狀態,無法勝任。關於作品本身,先自爆,我只在很 久以前上過一年的樂理課,學習基本的和聲學與對位法。尚未真正 接觸理論作曲,所以這方面缺乏專業的認識和訓練,純粹盲人瞎馬 ,摸著石頭過河。並且是初次嘗試,表現上較保守,大部分內容都 是點到為止,未做太多延伸。下面按照MP3的讀秒, 稍微解說前兩 首的結構。 * Practice1 (0:14~) 主題 (0:26~) 主題變形1。也可看作是主題的答句。 (0:38~) 副題a。右手主導的下行線條。 (0:50~) 主題變形2。 (1:02~) 副題b。左手主導的上行線條,試在短時程內作大張力爬升。 (1:05~) 主題變形3。使用原主題的低音部線條作發揮。 * Practice2 ABCA四段體,以動機發展為主軸而展開。 (~0:56) A段。主題是附點節奏的上行級進線條。 (0:57~) 過門。 (1:21~) B段。將上面A的主題作倒影變形,並轉為大調。 (2:04~) C段,沿用B的倒影主題,變更節奏並作進一步發展。 (2:54~) A段再現,並做一些變形。 上面的解說只牽涉技術面,沒有觸及到情緒和意境的層次。比如說 第二首的A段 和BC段就有著情緒上的對比。這部分我先打住,交由聽 眾自由聯想。 現在談一下我對自己的作曲過程的反思。(一)作曲是樂念、樂理和 實際彈奏等因素的交會與折衝。作曲時,腦中原初的樂念是模糊的, 再加上我音感差,一定要在琴上試驗,找出最接近的音符組合,才能 下筆成譜。可是,試驗的結果常會蹦出截然不同的東西,有些效果還 不錯,就用了,即使和原先樂念差異甚大。至於樂理,則提供一套架 構或原則,例如調性、節奏、和聲等,將上述的樂念和試驗,加以規 格化合理化,成為“make sense”的東西。這幾項元素理應要相輔相 成,但有時也會出現矛盾衝突。創作能力強或經驗豐富的作曲者,他 實現樂念的能力就比較強,也就是,腦中有東西,就可以照著彈出來 ,並很快決定是哪些音符;或者反過來說,他腦中的樂念本來就比較 清楚或「合理」,因而容易指認和實現出來。像不才這種菜鳥,就離 那個境界很遠,經常辭不達意、不知所云。 (二)作曲與欣賞樂曲不同,後者是有中生有,面對的是已然完成、 一覽無疑的東西。前者是無中生有,面對的是混沌、模糊、不確定性 。沒有靈感的時候,就是一片黑暗;但有時也會出現許多可能性而難 以抉擇。比如說,某一拍要用哪個音、哪個和弦、要用幾度或幾個音 的和弦…等不勝枚舉。出現此情況時,就只能一個一個反覆去比較, 找出最好的可能性。這個篩選過程有時很快,有時耗時甚久仍猶豫不 決,因為每種可能性都有獨特的美感,做選擇時必然有所捨棄。這個 「無法決斷」的經驗也透露了,藝術成品的樣貌,不見得是「必須如 此」的「唯一正解」;它只是眾多可能性中的一個,而作者或觀眾大 可自由聯想其他的可能性。(三)對於知識和經驗豐富的高手來說,作 曲是有些「套路」或「秘技」,比如和弦行進、段落設計、曲式發展 等等,樂界都有很多慣例,可用來引導創作的進行。但是這些慣例仍 然不能決定實際作曲時真正寫下的一個個音符,這其中都有偶然、模 棱、創造的成分,只是程度多少的問題罷了。 (四)欣賞他人作品時,所有東西都被視為理所當然、自然而然、清 晰明瞭。真正有了作曲經驗,才發現,作曲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包括 樂念、樂理、演奏可行性等等。當中有很多困難和挫折,比如無法貫 徹樂念、遇到死結無法解決,或是上述的可能性抉擇等等。這些疑難 雜症在產出的成品裡是看不到的,都是不足為外人道的苦處。但也因 此,就更加能體會,作曲真的不容易,而大師經典確實是無法望其項 背的強大。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98.244.84.49
AmoCapustino:推~ 06/24 10:13
zhenyu:推 06/24 13:44
dunken0930:好棒!!! 06/24 14:25
MRkitty:真強大呢! 06/24 17:59
ssminko:1.音型等材料的使用略嫌雜亂 感覺像是耳朵聽到了就塞進去 06/24 18:34
ssminko:但是某種流行歌的俗氣琶音又一直跑出來 有時又加點古典 06/24 18:36
ssminko:音型 可是和聲又不足以支撐 06/24 18:36
ssminko:2.譜面上的排版錯誤等等還有待改正 臨時記號的位置 符桿 06/24 18:37
ssminko:以及休止符等等 是說 這部份的工作的確很繁瑣 06/24 18:37
ssminko:3.以鋼琴語法而言 蠻多地方並不是那麼順手 可以更加考慮使 06/24 18:51
ssminko:之更合手型&有效果 畢竟給演出者找麻煩就是給自己找麻煩 06/24 18:52
ssminko:4.所有音符在譜面上必須要有其必然性與關聯性 即便是旁人 06/24 18:58
ssminko:不知道 但作曲者自己必須要很清楚這點 06/24 18:58
backhaus:感謝指教,排版問題有些是軟體的關係,很難弄好。 06/24 19:12
backhaus:比較懸疑的是我平常都聽古典音樂,為什麼寫出來會有意外 06/24 19:14
backhaus:像到流行樂的東西。是蠻好笑的。 06/24 19:15
backhaus:題材雜亂和音符關聯性的問題,確實就是訓練不足所導致。 06/24 19:16
Mallarme:看完譜的感想是,原po可以有兩個方向: 06/24 19:24
Mallarme:1.練習寫指定主題的變奏,用個古典大師用過的旋律也好, 06/24 19:25
Mallarme:但是不要自己寫主題,請用完整現成的練習。 06/24 19:25
Mallarme:2.要無中生有就所有想到現成的東西都不准用,包括音階跟 06/24 19:26
Mallarme:琶音,或是已知的音型手法,從頭開始想自己的音樂。 06/24 19:26
Mallarme:要把每首曲子想成是一道菜,材料調味都要弄得剛剛好, 06/24 19:27
Mallarme:「不需要」的東西就不要加,才會有精緻的美感。 06/24 19:28
ssminko:題外話 說到料理 原po的曲子讓我想到 要做紅燒魚 可是卻 06/24 19:28
ssminko:丟了一堆現成的火鍋料 以及不相關的芥末 味增 蕃茄醬 06/24 19:29
ssminko:但最重要的魚本身卻沒去魚鱗跟內臟 煮完了只浮現魚骨頭 06/24 19:30
ssminko:魚肉全散了 =_=|| 06/24 19:30
pendereee:重點在哪裡? 06/25 01:24
kontracello:你是不是受到 R. Strauss 的影響比較大 ? 06/26 18:07
prc:樓上XDDD 06/27 02:10
kontracello:啊就是聽到某些動機或是和絃會有腦內補完到 Richard 06/27 07:07
kontracello:Strauss 某些早期鋼琴作品的念頭 06/27 07:08
chupan:推! 06/29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