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allan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altlake (SaltLake)》之銘言: : 白居易的《長恨歌》有云: : ... :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 ... : 這種偏好生女兒,寄望將來嫁入皇家,或者權貴家的狀況, : 史實上的狀況如何? 不僅限唐代,亦不僅限古中國。 : 尤其像歐洲不是有某名家,透過聯姻比透過武力擴大的家族勢力更大? 長恨歌很有趣, 雖然大家認為是白居易描述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 然而故事開頭寫的是「漢皇」, 許多事蹟也跟漢武帝的故事對應。 例如「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史記紀載漢武帝時衛子夫立后, 衛家哥哥衛青封長平侯,除了長子為世子外, 連帶還有三個衛青襁褓中的小孩也封列侯。 所以當時有歌謠: 「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不過嚴格來說,可能這也沒到「重生女」的地步就是..) 至於透過聯姻擴展家族勢力, 搞得最為風生水起的,大概是日本的藤原氏吧。 他們早在奈良時代就與天皇家通婚, 在平安時代變本加厲。 最初是藤原良房將女兒明子嫁給文德天皇, 文德天皇去世後,良房外孫清和天皇繼位, 良房便以天皇外祖父身分擔任「攝政」。 從此之後,天皇往往是藤原家族首腦的外甥或外孫, 天皇年幼時,藤原氏擔任攝政; 即使天皇年長,此時藤原氏羽翼已豐, (他們兼併大量土地、累積大量人脈,) 天皇也無法繞過藤原氏推行政務。 天皇成年後,藤原氏家長就由攝政改稱「關白」, 繼續把持朝政+繼續把女兒們嫁給年輕的皇家。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竊據朝廷者為攝關, 大約就是平安朝攝關政治的概況吧!) 攝關政治以聯姻生孩子展開, 最後也以女兒生不出孩子作結束。 藤家的頂點是藤原道長, 在1018年,他完成「一家三后」的壯舉。 藤原道長  │   ┌─藤原妍子(1012中宮,1018皇太后)  │   │  │  │   │  ├───禎子內親王  │   │  │  │   │ 三條天皇  │   │  │   │  ├───┼─藤原彰子(1000中宮,1012皇太后,1018太皇太后)  │   │  │  │   │  │  │   │  │ ┌─後朱雀天皇  │   │  │ │  │   │  ├─┴─後一條天皇  │   │  │    │  │   │ 一條天皇  │  │   │       │  │   │       │  │   └──────藤原威子(1018中宮) 源倫子 我國文不太好, 最初以為「一家三后」是 「先後有三位女兒擔任皇后」的意思。 當時覺得這已經夠扯了... 後來才發現我理解錯誤, 三后不是連續三位皇后, 而是「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中宮)」, 三位同時間存在,而且都是道長的女兒。 真好奇三姊妹如何稱呼彼此呢? 「一家立三后」是藤原氏空前的壯舉, 道長詠了一首和歌,歌頌自己的偉業: 「此世をば 我が世とぞ思ふ 望月の 虧たる事も 無しと思へば」 也可以用漢字表達(如大日本史): 「固能庸乎麼 和我庸圖所憶望不 模知頭幾乃 加階黨流去登母 奈之徒於望弊麼」 (每次看到這句我都覺得很有喜感..) 意義是「此世即吾世,如月滿無缺。」 也算是一語成讖, 道長用月亮來形容自己的成就, 然而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道長與嫡妻源倫子的孩子賴通、教通, 雖然都有生女兒, 這些女兒們也都嫁給天皇或東宮, 可是都沒有生下繼承人。 最後皇位落到後朱雀天皇與禎子內親王的兒子尊仁手上。 禎子內親王是道長的外孫, 賴通、教通也算是尊仁的舅公,也是親戚。 但是賴通、教通很想讓自己外孫當天皇, 早年對尊仁一直冷眼相待。 藤原家自己也有很多麻煩, 道長還有一位小老婆源明子, 她也生了許多孩子, 可是二房兄弟們在官場一直比不上大房的賴通、教通兄弟; 更麻煩的是賴通、教通兩人本身也不合。 於是源明子的兒子藤原能信,與尊仁聯手, 利用機會推波助瀾,讓尊仁取得繼承權。 大房二房不合+大房的大哥二哥不合+與繼任的天皇不合, 不合三箭射出,藤原氏的攝關政治就結束了。 尊仁就是後三條天皇,他開創了院政時代。 最有趣的是,攝關政治雖然結束, 但攝政、關白這兩個職位卻被藤原氏「世襲」了下去, 一直延續到明治維新為止。 在失去實權之後, 卻在將近千年間保持名義上朝廷最高職位,(肥貓?) 只能說日本政治真有趣啊。 -- 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ose two Italian ladies were singing about.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I like to think they were singing about something so beautiful... It can't be expressed in words... and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43.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llantry/M.1627987476.A.EE0.html
castlewind: 日本版的「三公」、「特進」? 08/03 18:55
有這個味道,不過變本加厲很多~~
oldfatcat: 找我有事? 08/03 20:26
XDDD
totenkopf001: 楊家有女初長成 這你跟我說跟楊貴妃沒關係??????? 08/03 20:54
我應該沒有說長恨歌跟楊貴妃沒關係吧? 長恨歌女主角姓楊、「字太真」、死在馬嵬坡, 這些都跟史實裏的楊貴妃有關啊。 附帶一提,若單論「楊家有女初長成」以下幾句, 跟史實的楊貴妃稍有落差就是了。 楊貴妃跟李隆基在一起之前, 並非「養在深閨人未識」、「一朝選在君王側」, 因為,楊貴妃入宮之前,是李隆基的兒子壽王的老婆啊。 (唐朝宮廷超級精彩,之前我半開玩笑寫了一篇李世民pk李隆基的文章, 結果網友推文「李世民被兒子綠,李隆基則是綠了兒子 李隆基勝」 當時看到這個有趣的觀點,還真讓我快笑死)
totenkopf001: 登劍閣,原來漢武帝有去過 08/03 20:54
totenkopf001: 巴蜀,長恨歌是指漢朝?你要不要確定一下你說什麼 08/03 20:55
totenkopf001: 梨園子弟 ,漢朝有這名詞……這歷史不錯喔 08/03 20:56
GilGalad: 看得出來不只國文不好 歷史也不太好 08/03 20:59
totenkopf001: 父母,叔叔,堂兄,堂弟,姐姐妹妹封成什麼德行, 08/03 21:00
totenkopf001: 建議確認一下到底真的是如你所言是在講漢朝? 08/03 21:00
totenkopf001: 感謝樓上幫我講出來XD 08/03 21:01
totenkopf001: 剛好會背長恨歌,不好意思 08/03 21:02
原來同是背長恨歌的同好啊。
totenkopf001: 衛子夫霸天下,這應該對上(姊妹弟兄皆列士),不 08/03 21:11
totenkopf001: 是重生女喔。 08/03 21:11
wtchen: 還好三條一條後一條不是祖孫三代,不然真的嚇人 08/03 21:12
真的 其實道長還有一個女兒嬉子是東宮妃(後朱雀的第一任老婆), 不過在BBS上畫圖太困難,就省略了.. ※ 編輯: moonlike (150.117.43.44 臺灣), 08/03/2021 22:46:37
jef820501: 長恨歌當然是在說唐代的故事,原po也沒說是在描述漢朝 08/03 23:17
jef820501: ,只是提及漢武帝和衛子夫有類似的典故。其實不只衛子 08/03 23:17
jef820501: 夫,白居易從漢武及李夫人的故事中借鑑的部分可能更多 08/03 23:17
jef820501: 。另外,唐人在行文時,以漢廷、漢兵來借代或對比也不 08/03 23:17
謝謝幫忙補充
jef820501: 算少見,也不知道前面是在激動什麼? 08/03 23:17
eric999: 故意寫漢皇是為了避免因文賈禍 唐明皇的子孫畢竟還在當 08/03 23:46
eric999: 皇帝 08/03 23:47
wittmann4213: 這種成就中國大概也只有獨孤信辦的到,一門三后,還 08/04 00:54
wittmann4213: 分別屬於三個王朝 08/04 00:54
另一種的不可思議
bcs: 皇太極的三后也是一族,孝莊,姐海蘭珠,姑哲哲 08/04 01:10
wittmann4213: 對啊,不過同一人吃姊妹丼比較不稀奇就是了,像是符 08/04 01:44
wittmann4213: 苻堅這樣吃慕容沖姊弟丼的比較少.... 08/04 01:47
QuentinHu: "然而故事開頭是寫漢皇" ,行文意思很清楚吧! 08/04 02:16
QuentinHu: 怎麼會覺得原po說整段故事是漢朝?閱讀能力哪裡有問題 08/04 02:17
totenkopf001: 一開始表面,你們以為是在寫唐玄宗,其實開頭寫漢 08/04 07:11
totenkopf001: 皇,然後開始提裡面很多事情跟漢武帝的事情對應, 08/04 07:11
totenkopf001: 我的解讀是,這篇詩不是講唐,而是講漢 08/04 07:11
totenkopf001: 就各自解讀吧,然後動不動就批評對方解讀能力有問 08/04 07:13
totenkopf001: 題的……嗯,不好說,尊重你的嘴巴 08/04 07:13
totenkopf001: 外戚問題不只唐漢,歷史上很常這種 08/04 07:18
ineedmore: 外戚問題一直到民國還有阿 08/04 09:05
wittmann4213: 長恨歌藉漢寫唐,我以為是國學常識咧? 08/04 09:38
jingea: 推藤原千花(對不起我來亂的) 08/04 10:26
castlewind: 變本加厲......那就日本版的大司馬大將軍啦 08/04 11:09
totenkopf001: 聯姻 讓我想到歐洲那一家族 08/04 11:13
下巴很雄偉的哈布斯堡嗎XDD
koukai2: 人家說的是「也」跟漢武帝故事可以對應 08/04 13:03
koukai2: 並沒有說長恨歌「其實」或「就是」在寫漢朝好嗎... 08/04 13:03
totenkopf001: 好哦 08/04 13:13
mstar: 論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08/04 13:29
leptoneta: 國文課真的不能廢... 08/04 14:33
m2488663: 可以批評國文歷史差 不能被講解讀有問題 董神 是你? 08/04 15:10
totenkopf001: 你們要講開心就好啊,我又沒差 08/04 15:30
Houei: 就詩名來講 感覺恨比較大的 應該是唐明皇? 08/04 16:16
※ 編輯: moonlike (150.117.43.44 臺灣), 08/04/2021 21:20:32
totenkopf001: 對 就是那個下巴 08/04 21:35
totenkopf001: 家族 08/04 21:36
wittmann4213: 我覺得人民比較恨吧,你們兩個山盟海誓,人民卻流失 08/06 00:23
wittmann4213: 流離失所 08/06 00:23
wittmann4213: 玄宗如果天寶初年就死了,大概就是千古一帝了 08/06 00:26
moonlike: 他就可惜活太久,壽則多辱 08/06 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