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tinyurl.com/cb5j4or http://tinyurl.com/7nsl3pr 作者:張軒瑞(Arithen Jacks Zhang) 三、中世紀晚期歐洲音樂的發展06 5. 經文歌(The Motet)的誕生 __在西元十二世紀晚期至西元十三世紀,法國是歐洲複音音樂(Polyphonic music)的 發展中心。以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註十七)為主的作曲家制訂了「第士坎特型式 」(Discant style)的新型「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後,就有作曲家想要突 破這個貧瘠。 註十七: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Ile de la Cite)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基督舊教(Catholicism)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 建造於西元1163年到西元1250年間,屬哥德式建築(Gothic architecture)形式,是法 國哥德式教堂(Gothic church)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__然而當時適逢十字軍東征(Cruciata)(註八十一),教會(Catholic Church)( 註四)依然掌握不少權利,儘管有當地君主挑戰羅馬教宗(Papa)(註四十九)的權威, 但大多是以失敗為收場,因此連國王和貴族都不敢違抗教會(Catholic Church)(註四 ),更別說是當時地位和庸人差不多的音樂家。 註七:請參考第一章節‧第八十一條註解。 註四:請參考第一章節‧第七十八條註解。 註四十九:請參考第一章節‧第二十五條註解。 __然而人類是想要求新求變的生命,因此不可能永遠會滿足現況的,當大眾都聽膩「花 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的歌曲時,作曲家只能採用折衷手法,用「換湯不換藥」 的方式,把「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逐漸轉型為新的「曲式」—經文歌( Motet)。 __當然經文歌〈Motet〉的產生也不是說有就有,中間有經過不少手續,首先作曲家們 把前人所寫得「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的作品,除了保留最下方固定低音聲部 (tenor)(註五十)的旋律(Melody)(註二十)之外,其餘上方三個新增的聲部( Part)(註十五)—duplum、triplum和quadraplum(最高聲部)之中一個聲部(Part) (註十五)加以改編,然後變成新型的「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作品,而這個 作品當中被改編得聲部旋律(part melody),就被稱做「克勞蘇拉」(clausula)。 註五十:之所以會保留固定低音聲部(tenor part)的旋律(Melody),是因為那是教會 (Catholic Church)自古所流傳的教會素歌(plainchant)。 註二十:請參考第一章節‧第四十一條註解。 註十五:請參考第二章節‧第二十三條註解。 __以下是原先培羅定(Perotin)的原作作品: http://imgur.com/BEktm __而這是經由「克勞蘇拉」(clausula)後的改編作品(紅色部分顯示「克勞蘇拉」《 clausula》後的新旋律): http://imgur.com/cSLAC __從上述改編的作品,我們可以發現經由被「克勞蘇拉」(clausula)後的作品,都會 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後來作曲家們為了要創新,也不斷把其他聲部(除了固定低音聲 部《tenor》以外)全都加以編寫,甚至連歌詞內容也全部由拉丁文轉換成當地方言(註 五十一),因而造就新的曲式類型—經文歌(Motet)。 註五十一:在西元十三世紀以前的中世紀(Middle Ages),所有的教會音樂( Christian music)的歌詞都是由拉丁文來編寫。 __經文歌(Motet)出自於法國,其法語意思是指「字」(word),而它和傳統的新型 態「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不同之處在於: (一) 在固定低音聲部(tenor)上方的duplum聲部,其名稱改為motetus,而其他上方 聲部—triplum和quadraplum則名稱沒變。 (二) 所有聲部(Part)(註十五)的歌詞除了最低固定聲部(tenor)保持拉丁文方式 ,其他的不是保持拉丁文,不然就是轉換成當地方言,因此在合唱團歌唱時,會讓聽眾有 聽覺錯亂的感覺。 註十五:請參考第二章節‧第二十三條註解。 __而當時西元十三世紀的經文歌,在記譜法(Musical notation)(註五十二)和調性 (Tonality)(註五十三)方面有進一步轉變(註五十四),而有因為這些改變,使得經 文歌(Motet)產生兩種款式: (一)「法蘭哥式」(Franconian),此款式是最早經文歌款式,是由當時活躍於德國科 隆(Cologne)(註五十五)的作曲家科隆‧法蘭哥(Franco of Cologne)(註五十六) 所開創,其特點如下: (1)triplum聲部有大量使用半拍子的節奏(Rhythm)(註十六),讓旋律(Melody)( 註二十)聽起來非常豐富且有趣。 (2)Motetus聲部雖有旋律(Melody)(註二十),但不像triplum那麼風采。 (3)Tenor固定低音聲部永遠都是使用一樣的拍子,因聽起來太過呆版,所以被當成是低 音和聲的襯底效果。 (二)「培卓斯式」(Petronian),此款式是在西元十三世紀末產生,是由法國作曲家 培卓斯‧德‧庫魯斯(Petrus de Cruce)(註五十七)所開創,其特點如下: (1)triplum聲部開始使用更簡短的四分之一拍子的節奏(Rhythm)(註十六),讓旋律 (Melody)(註二十)聽起來比第一個更加活潑而有力。 (2)Motetus聲部也開始大量使用半拍子的節奏(Rhythm)(註十六),雖然聽起來很豐 富,但依舊不如triplum。 (3)Tenor固定低音聲部依舊使用一樣的拍子,所以依舊還是低音和聲的襯底效果。 註五十二:請參考第二章節‧第二十條註解。 註五十三:請參考第二章節‧第一○○條註解。 註五十四:請參考第三章節‧附註二。 註五十五:科隆(Cologne),是德國人口第四多的城市,也是德國最大城市之一,同時 亦是德國內陸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以及萊茵地區的經濟文化和歷史中心。 科隆本身有2000多年的歷史,也是德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紀時期〈Middle Ages〉 科隆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教會中心和藝術知識中心。雖然科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期間遭到嚴重破壞,但今天它以其文化和建築遺產,以及許多重要的國際性活動 而聞名。 註五十六:科隆‧法蘭哥(Franco of Cologne)(活耀於13世紀中葉)是一個在德國活 動的音樂理論家和作曲家。同時也是一位提倡改造現有作曲形式的人,他所創制的新式作 曲法─「法蘭哥式」經文歌〈Franconian Motet〉,深深影響當代的音樂編制。 註十六:請參考第二章節‧第七十二條註解。 註二十:請參考第一章節‧第四十一條註解。 註五十七:培卓斯‧德‧庫魯斯(Petrus de Cruce),是一位活耀於西元十三世紀的法 國作曲家,本身也一位算是改良現有記譜方式為新式音樂記譜法─有量記譜法( Classical Mensural notation)的先驅者,而他也因創制新的經文歌曲式〈Motet〉─「 培卓斯式」經文歌〈Petronian Motet〉,而影響當代歐洲音樂。 __「法蘭哥式」經文歌〈Franconian Motet〉作品編制: http://imgur.com/5U1j6 __「培卓斯式」經文歌〈Petronian Motet〉作品編制: http://imgur.com/zCRiI __另外西元十三世紀的經文歌(Motet)均有一個十分鮮明的特性,就是非常排斥各個 聲部(Part)(註十五)同時終止的設計,而到了十三世紀末期,這種情況更是變本加厲 ,各個聲部(Part)(註十五)的起始和結尾都不再同一時間上,因此一般演唱者看作品 時常常會搞錯位置,而常有唱錯的時候。 註十五:請參考第二章節‧第二十三條註解。 __而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產生,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的作曲家,對於和聲的觀念才萌芽 發展,並沒有建立良好的概念,再者因為當時作曲家為了因應教會的(Catholic Church )(註四)的保守勢力,不敢使用超過完全五度(Perfect fifth)(註二十三)的音程 (Interval)(註四十三),因此只能在這完全受限的環境當中,利用這種特殊效果,來 吸引信徒到教堂欣賞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註十一)。 註四:請參考第一章節‧第七十八條註解。 註二十三:請參考第一章節‧第七十條註解。 註四十三:請參考第一章節‧第六十二條註解。 註十一:請參考第一章節‧第二十條註解。 __不過因為經文歌(Motet)的曲式效果對當代聽眾來說實在太好聽了,因此不但讓歐 洲各地教堂的合唱團演唱這種編制的歌曲〈註五十八〉,甚至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 )也開始使用這個曲式來創作,而且因為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不受教會( Catholic Church)(註四)管轄,所以有些作品會偶爾使用超過完全五度(Perfect fifth)(註二十三)的音程(Interval)(註四十三)(例如小六度《Minor sixth》《 註五十九》和大六度《Major sixth》《註六十》),只是當時的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不受當代歷史學者重視,所以只有少數作品被保留下來,直到西元十四世紀後, 因為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大量使用經文歌(Motet)曲式,才漸漸影響教會音樂( Christian music)(註十一)。 註五十八:請參考第三章節‧新視野。 註五十九:小六度(Minor sixth),是由九個半音(Semitone)所組成的音程( Interval),也就是Do和降La之間的距離位置。 註六十:大六度(Major sixth),是由十個半音(Semitone)所組成的音程(Interval ),也就是Do和La之間的距離位置。 註十一:請參考第一章節‧第二十條註解。 該篇重點: 1.經文歌〈Motet〉的產生,是因為大眾都聽膩「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的歌 曲時,作曲家為了因應教會(Catholic Church),只能採用折衷手法,把「花彩奧干農 」(florid organum)逐漸轉型而來。 2.經文歌〈Motet〉的產生也不是說有就有,首先作曲家們把前人所寫得「花彩奧干農」 (florid organum)的作品,除了保留最下方固定低音聲部(tenor)的旋律(Melody) 之外,其餘上方三個新增的聲部(Part)—duplum、triplum和quadraplum(最高聲部) 之一加以改編,然後變成新型的「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作品,而這個作品當 中被改編得聲部旋律(part melody),就被稱做「克勞蘇拉」(clausula)。 3.後來作曲家們為了要創新,也不斷把其他聲部(除了固定低音聲部《tenor》以外)全 都加以編寫,甚至連歌詞內容也全部由拉丁文轉換承當地方言,經文歌(Motet)因而就 這樣成型了。 4.經文歌〈Motet〉和傳統的新型態「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不同之處在於: (一) 在固定低音聲部(tenor)上方的duplum聲部,其名稱改為motetus,而其他上方 聲部—triplum和quadraplum則名稱沒變。 (二) 所有聲部(Part)的歌詞除了最低固定聲部(tenor)保持拉丁文方式,其他的不 是保持拉丁文,不然就是轉換成當地方言,因此在合唱團歌唱時,會讓聽眾有聽覺錯亂的 感覺。 5.經文歌(Motet)共有兩種款式: (一)「法蘭哥式」(Franconian),此款式是最早經文歌款式,是由德國作曲家科隆‧ 法蘭哥(Franco of Cologne)所開創,其特點如下: (1)triplum聲部有大量使用半拍子的節奏(Rhythm),讓旋律(Melody)聽起來非常豐 富且有趣。 (2)Motetus聲部雖有旋律(Melody),但不像triplum那麼風采。 (3)Tenor固定低音聲部永遠都是使用一樣的拍子,因聽起來太過呆版,所以被當成是低 音和聲的襯底效果。 (二)「培卓斯式」(Petronian),此款式是在西元十三世紀末產生,是由法國作曲家 培卓斯‧德‧庫魯斯(Petrus de Cruce)所開創,其特點如下: (1)triplum聲部開始使用更簡短的四分之一拍子的節奏(Rhythm),讓旋律(Melody) 聽起來比第一個更加活潑而有力。 (2)Motetus聲部也開始大量使用半拍子的節奏(Rhythm),雖然聽起來很豐富,但依舊 不如triplum。 (3)tenor固定低音聲部依舊使用一樣的拍子,所以依舊還是低音和聲的襯底效果。 6.西元十三世紀的經文歌(Motet)均有一個十分鮮明的特性,就是非常排斥各個聲部( Part)同時終止的設計,而到了十三世紀末期,這種情況更是變本加厲,各個聲部(Part )的起始和結尾都不再同一時間上,因此一般演唱者看作品時常常會搞錯位置,而常有唱 錯的時候。 7.不過因為經文歌(Motet)的曲式效果對當代聽眾來說實在太好聽了,因此不但讓歐洲 各地教堂的合唱團演唱這種編制的歌曲〈註五十八〉,甚至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 也開始使用這個曲式來創作,甚至到西元十四世紀後,因為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 大量使用經文歌(Motet)曲式,也漸漸影響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30.65.239 tarantella:轉錄至看板 MusicStudent 05/13 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