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ia-chao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tinmar (tinmar)》之銘言: : 倒扁總部要拿不當黨產開刀, 今天聯合蘋果自由大幅報導, 唯有購買三中的中時 : 只在一小則報導內與其它新聞合併而輕輕帶過, 且連標題都未顯示. 中時曾批黨 : 產, 後來又買黨產, 引起爭議. 外界應該監督中國時報與不當黨產的關係: : 1.調查三中黨產裡有多少是不法有多少是不當? : 2.黨產若不法不當, 與國產無異, 因此應該調查中時在三中交易裡是否佔國民黨 : 便宜, 以國產的方式或程序看待三中交易. : 3.中時是第四權監督者, 國民黨是被監督者, 黨產買賣是否會使這種角色變質? : 例如中時在監督上放水, 以取得國民黨較低交易價格或條件較好的合約? : 或中時挾其媒體力量, 使得國民黨簽下較低交易價格或條件較好的合約? : 2006.10.24  中國時報 黨產條例再度闖關 綠向橘招手 : 2006.10.24 聯 合 報 反貪公布修法清單 清查黨產、追李登輝 : 2006.10.24 自由時報 反貪腐 非僅倒扁 施促黨產條例速付委 : 2006.10.24 蘋果日報 反貪 施要先查藍黨產 T大難得po文 那我也來拿兩篇報導比對一下好了 同樣是大幅報導 報紙的取向卻各自不同 像是聯合 特地又花了兩段報導詳載被追討者國民黨的回應及說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3572144.shtml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3571504.shtml (當然 這裡要解讀成聯合報變成國民黨的發聲機器也是可以 事實上 我倒是覺得這樣給國民黨說明的篇幅太多了一點) ============================================================== 而自由於此的篇幅只佔了一篇中的一段 =============================================================== =============================================================== 藍反對清算鬥爭 綠促橘不要護航 (自由時報) 〔記者蘇永耀、林相美、李欣芳、李明賢/台北報導〕 ......國民黨發言人黃玉振表示,反貪腐法案是國民黨一向的主張,但黨產是歷史遺留的 問題,不是貪腐,國民黨願意接受任何檢驗,包括政黨法草案規範,而非綠營的清算鬥爭 方式...... =============================================================== 然後自由以罕見的兩篇特稿來批判關於這件事 (以下僅舉一篇為例) 以下的有色字體 請版眾可以與節錄之上篇比對參看 (因為需要內文 所以在此貼出) =============================================================== =============================================================== 背包袱跑百米 馬當然腳軟 (自由時報) 記者鄒景雯/特稿 反貪腐聯盟為了彰顯「公正」,最近將矛頭對準國民黨黨產,馬英九團隊將黨產解釋為「 歷史問題」,不接受清算處理,背負著沉重黨產包袱的馬英九,要如何衝刺政治路上的百 米競逐總統大選?恐怕已不是貪腐這種現象面可以搪塞的了。 黨產當然是歷史問題,東德建國之初,甚至憲法第一條就明定「黨國體制」,東德共產黨 何嘗不更具「正當性」?但是,東德共產黨的清查黨產,是從內部做起,早在兩德統一之 前,就成立獨立委員會,並且訂定東德政黨法做為列管黨產的法源,根本不假手外人,也 絕不像國民黨企圖以歷史為遮羞布。 馬英九的幕僚說黨產不是貪腐,這個話只說對了一半。黨產是一切不公不義的上游,貪腐 不過是罪惡的下游表象之一而已,黨產正是腐蛀蟲生的核心問題。 一個威權政黨依靠黨國體制,全面吸納社會資源,建構一個政黨存續的金庫,執政時藉以 籠絡各方勢力,選舉時充做候選人佈樁綁樁的彈藥,說穿了就是和清明政治對作,為了一 黨不擇手段;這個「歷史問題」,倘若停留在過去,可以有千百個理由上推下推,但在二 ○○六年的現在,歷史的錯誤可以一筆勾銷,可繼續照章行事,吸吮金權奶水,這難道就 是馬英九的價值? 一手大賣黨產,一手揮舞反貪腐旗幟,這才是最大的歷史笑話,國民黨已證實比不上東德 共產黨;歷任國民黨主席做不到,到了馬英九還是做不到,說明他們都是一樣的,這時候 若還有人以為馬英九有「潔癖」,誤以為他是政治家不是政客,那就是看走眼了! ============================================================================== 看完這篇"特稿" 我想問幾個問題 1.同樣是自由報導 "不接受綠營的清算鬥爭"與"不接受清算處理"兩者相比 故意移去綠營及修改鬥爭幾字 是否有試圖將國民黨原本的"清算鬥爭"原意偷渡為"清點點算"之曲意?? 2.國民黨在發言中一樣有說到"包括政黨法草案規範" 但特稿中還舉出了 "東德政黨法"來比對"歷史藉口" 刻意淡化國民黨(儘管不知效力多少 但好歹是發言人) 文中針對"政黨法草案規範" 的說法 不知記者原意是?? 3.文後一系列關於黑金的批評 自然是有其背景推演 但是在無特定證據說明馬英九上 任國民黨黨主席後有利用黨產綁樁的目前現況下 就用非社論的篇幅說"可繼續照章行 事,吸吮金權奶水" 不知有無失去媒體之客觀性?? -- 結論: 一個玩明的 引用一大堆國民黨說法充斥版面混淆視聽 (不過以採訪另一造之名 硬要說的話勉強說的過去) 一個用暗黑 撰寫特稿在大方向下混入偏頗立場批判 兩個都該打個一百大板吧?? 其實就算方向是正確的 媒體還是有可能在其中暗渡非理性的思想給閱聽者 最好的避免方式還是多看多比較 會比較容易貼近事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flysonics 來自: 140.116.118.182 (10/25 00:16)
waynedd:特稿不就是本來就會讓報社對新聞時事提出評論的嗎?? 10/25 09:01
flysonics:一般特稿都是拿來做深入報導用的喔 10/25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