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ia-chao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花了好幾天整理思緒細想後,決定在此發表我過去從實務經驗中,所觀察到藝文新聞在 媒體中的困境。 我去年曾在趙自強的「如果兒童劇團」做過半年的宣傳公關,除了劇團本身的大戲宣傳記 者會外,還有劇團也接了文建會行銷平台、基層巡迴演出以及北市府北京週的案子,行銷 平台是指「參與行銷平台的非北部表演團隊上來台北表演,在地的宣傳我們劇團都要負責 幫忙,包括辦記者會」。因此這半年中我大約參與了近20場的記者會,看過許多藝文新聞 能見度的”慘況”。 值得讚賞的藝文記者 不論是記者、主播、主任都各有立場,新聞台內部爭執情況我們外人不得而知所以不便評 論,我只提對於涂鴻恩大哥的認識。以前在「如果」辦記者會的時候常看到他,不只「如 果」的戲,其他表演團體的戲他只要有空就會來,不能的話也會請代班來,他表現出的誠 意令我相當感動。還記得有次蘭陽舞蹈團在社教館的記者會,相比較其他媒體姍姍來遲, 他是第一個到,也做了完整的採訪才離開現場趕到下一個記者會。 涂鴻恩是一位用心準備採訪功課的記者,他會很努力找到一些爆點,讓整段藝文新聞好看 而不枯燥。「如果這月有一齣大戲,我讀一本書; 有二齣,我K兩本。六月普雷特涅夫來 台,我是讀完十二萬字著作才有勇氣去參加記者會。」這是他敬業的表現,他為了一則新 聞花這麼多的心血,比起許多年輕記者對著電腦螢幕拍拍Youtube白爛KUSO影片的畫面好 多了。 電視媒體中願意常來參加彩排記者會的並不多,大愛、客家和台北都會(Cable自製台)都 常出現,可惜收視群較小,涂大哥每次現身記者會都帶給我們很大的信心,希望他利用中 視新聞這個傳播管道,繼續堅持耕耘藝文新聞這塊貧瘠之地,讓更多民眾透過他的報導感 受到藝術之美。 藝文新聞存在的必要性 對中視而言,既然長期固定播藝文新聞已經是獨家,是他們的新聞賣點之一,為何還要對 唯一一則的新聞長度如此計較?過去的高收視率不就代表著藝文新聞並沒有過錯啊! 從八卦版的討論串看到有的人認為播藝文新聞不如播民生消費新聞算了!但多少則消費新 聞很明顯是業配新聞?而且為何不要求減少政客口水和酒店坐陪、偷拍之類的情色新聞? 前幾天有則新聞更好笑,只是看到有不肖業者打著傳播妹是樹德跟華崗的學生,就介紹這 兩所學校和列出畢業的藝人校友有誰...有太多這類令人傻眼的新聞了,何不報導華崗 藝校的公演? 涂大哥在文章中指出,「中視高層對文化新聞的態度是視之為小小陪襯,連吃喝新聞都不 如,這是對文化何等深的輕忽啊!」在我大學時代受到的新聞教育裡一直認為,新聞媒體 是一個社會價值觀的守門人,一旦是他們所主導的價值觀,就會讓社會大眾誤以為這是「 主流價值觀」。台灣的文化素養已經相當缺乏,媒體再漠視下去會讓民眾的價值觀剩下物 質享受。 看了十月份的PAR表藝雜誌我才知道英國將表演藝術發展視為「公益」!但在台灣經常被 歸類成休閒娛樂,我認為藝術是社會教育的一種,它肩負著社會責任,應該扭轉觀念讓媒 體認為報導藝文新聞是增加公益形象,而不是當做「九族文化村」、「推出情人節套餐飯 店業者」那樣的消費新聞處理! -- 帶給孩子最美好的時光---如果兒童劇團 http://www.wretch.cc/blog/ifkid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23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