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aerymani 信箱] 作者: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標題: 擁舞的詩神與厲鬼(二) 時間: Mon Nov 26 15:41:55 2007 作者: honeypie (20th century boy) 看板: BobDylan 標題: 擁舞的詩神與厲鬼(二) 時間: Fri Jan 28 13:34:38 2000 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七日的亞伯宮演唱會,至今仍未正式發行實況 錄音。不過早在七O年代初,這捲母帶的拷貝就已經從唱片公司外 流,在一小撮死忠歌迷之間輾轉流傳。這張「出版年鑑上不存在的 專輯」,多年來一直籠罩著一圈神祕的光暈,彷彿一旦缺少了它, 搖滾史就永遠空著一個「失落的環節」,無法銜接成完整、合理的 故事。 圖中這張名叫《亞伯宮一九六六》的專輯,便是傳說中幾乎跟《死 海殘卷》一樣珍貴的錄音,紀錄了演唱會後半段迪倫和Hawks同台的 全程實況。這是一張由歐洲地下工廠壓製、不折不扣的非法出版品 ︰根據封套上的字樣,它是由盧森堡一家名叫「搖擺豬(Swingin' Pig)」的唱片公司出版的,然而循線追查下去,你會發現世界上 並沒有用這個名字登記的公司。這場演出錄音享盡盛名,擁有數不 清的地下版本,源頭同樣是當年那捲外流的母帶拷貝。這張「搖擺 豬」產品,不過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種罷了。 這種蒐集珍稀作品的地下唱片,有個諢號叫「靴子腿(bootleg)」 --這個詞原指禁酒令雷厲風行的時代,法外之徒藏在靴筒裡的私 釀酒,後來引申為所有「未授權出版品」的泛稱。bootleg唱片是搖 滾樂迷的致命誘惑--它們打開了通往歷史後台的門戶,帶引你深 入搖滾史的背面,那是一個幽深、複雜的世界。透過bootleg,你可 以把每張專輯的製作脈絡、每首歌的誕生過程鉅細靡遺地攤開來檢 視。你看到創作者如何從支離破碎的點子逐步整合靈感、錘鍊出完 整的作品,你甚至可以藉著被放棄的半成品揣測歷史演進的其他可 能。演唱會實況、原版專輯未能收錄的遺珠之憾、著名作品的相異 版本、家用錄音機做的試聽帶、電台訪談、記者會錄音……這些零 碎片段共同建構出一座盤根錯節的地下迷宮,與見諸正史的專輯相 互輝映。 當然,一個歌者若是沒有相應的深度與複雜度,是不可能引起蒐集 者的興趣的。流行音樂史上擁有最龐大bootleg目錄的藝人,正是迪 倫;而在迪倫成千上百的bootleg清單裡,地位最崇隆、爭議最大、 版本也最多的,就是這張《六六年亞伯宮實況》。 一九六六並不是一個平靜的年份。黑權領袖馬爾坎.X(Malcolm X )在前一年遇刺身亡,陸續引起一連串種族衝突,最後終於在芝加 哥掀起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黑人暴動。地球的另一端,文化大革命 正式橫掃全中國,許多左派青年相信這是新生代接管世界的開始。 越戰規模持續擴大,反戰的聲浪也隨之高漲,暢銷歌曲榜上出現了 許多承襲迪倫早期風格的作品︰巴瑞麥基爾(Barry McGuire)的 Eve Of Destruction唱著戰爭與毀滅、Byrds的Turn! Turn! Turn! 唱著大時代的動盪流轉、Simon & Garfunkel的The Sound Of Silence滿是箴言式的警世詞句,這些「信息歌曲(message songs )」紛紛拿下了排行榜的冠軍。時下流行的口號是「別相信三十歲 以上的人」、「做愛不作戰」,大家都相信︰年輕人當家做主的時 代終於來臨了,而年輕人的音樂,也將在這場浩浩蕩蕩的革命中扮 演推波助瀾的角色。 他們的信念並沒有錯,祇是或許低估了「革命」的意義--除了對 體制的正面衝撞,許多滲透力更強、影響更長遠的改變也在悄悄進 行,祇是當時會意過來的人極少。迪倫拋棄抗議民謠的「變節」行 動,儘管在當時引起兩極化的爭議,卻也加速了搖滾樂的融合與轉 化,使它得以發展成二十世紀下半葉最有力量的藝術形式之一。事 隔多年,我們當然可以清楚辨認這個脈絡,找出歷史演進的合理性 。然而回到一九六六年,包括迪倫自己在內,根本不可能有人預測 到這種結果,他祇是在做「自己想做的音樂」而已。 迪倫轉向搖滾樂之後,記者們總是反覆詰問︰「你是不是不再唱抗 議歌曲了?你對青年世代的反叛文化有什麼看法?」一次他終於被 問煩了,衝口而出︰「抗議什麼的早就不新鮮了,它到底有什麼用 ?有人真的會聽這種東西嗎?歌又不能拯救世界!」在整個青年世 代最需要標語口號跟革命領袖的時刻,迪倫反而揚棄了抗議歌曲和 民權運動,他從來都不屬於那群滿腔熱血、天真純情的「戴花世代 」--迪倫太聰穎、太世故,他無法被任何簡單的烏托邦理念收編。 《六六年亞伯宮實況》之所以成為傳奇經典,就是因為它正好紀錄 了一個決定性的歷史時刻--外在世界的風暴和個人內在的才情相 互撞擊,意外觸發了搖滾史上最劇烈的板塊挪移。短短四十五分鐘 的錄音,卻濃縮著整個六O年代的混亂、徬徨和瘋狂,事隔多年, 聽來依舊驚心動魄。 讓我們按下play,聽完這場演唱會罷。 ……第七位天使把碗倒在空中,就有大聲音從殿中的寶座上出來, 說︰「成了」。又有閃電、聲音、雷轟、大地震,自從地上有人以 來,沒有這樣大、這樣利害的地震。…… --《啟示錄》第十六章 中場休息結束,燈暗、幕啟。舞台上多出了五名男子,分別是鼓手 米奇瓊思(Mickey Jones)、主奏吉他羅比羅伯森(Robbie Robertson)、鋼琴手理察曼紐(Richard Manuel)、貝斯手瑞克丹 寇(Rick Danko)、和彈電風琴的賈思赫德森(Garth Hudson)。 當然,觀眾席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祇覺得這幾個小子看起來活像 剛犯下火車劫案的匪徒。對立的情緒逐漸沸騰起來︰就是這些傢伙 !就是他們在迪倫的「變節」行動裡扮演共犯,謀殺了那個充滿社 會良心的民謠歌手!數以百計的觀眾站起身來、走出會場,留下整 排空盪盪的座椅。滿場響起嘈嘈的低語聲,好奇、不安、憤怒兼而 有之。至於眾人目光的焦點,仍然是站在舞台中央的迪倫︰他背對 觀眾,肩上掛著一柄Fender Strat電吉他,一面調著琴音,一面和 樂隊交換著眼神。迪倫的面色蒼白依舊,身子卻站得挺直,不再是 上半場的衰敝姿態了。 迪倫對觀眾席的騷動連看都不看一眼,這種場面他早已習慣。沒有 人報幕、沒有人說話,樂手們玎玎淙淙撥弄著樂器,做最後的調音 。迪倫叉開腿、踏著腳數拍子,游離渙散的各色樂音漸次跟上了節 奏,終於,他把靴跟重重跺下去,扯開嗓子吼道︰one, two, three , FOUR!熾烈的聲響像燒夷彈一樣爆開。這是在場觀眾有生以來聽過 最吵鬧、最令人魂飛魄散的聲音,大多數觀眾緊緊挨著椅背,覺得 亞伯宮的圓拱屋頂彷彿就要坍塌。有幾個人回過神來,開始發出噓 聲、罵起難聽的字眼,可是樂隊的聲音實在太大,這些零星的鼓譟 都被淹沒了。 沒有任何語言能夠形容這種音樂。這是深邃、殘酷、驚心動魄的紀 錄,這是沒有人涉足過的黑暗地域,這是斬斷歲月、粉碎天地的聲 響。在極度耗竭的狀態下,迪倫閉起眼睛、用力刷著電吉他,表情 充滿恍惚的狂喜,彷彿在這樣的自虐裡得到了極大的快感。他豁出 去了,他要把五臟六腑都嘔出來,通通拋灑到觀眾席。天哪,他要 死了,唱完這首歌他就要死了。他怎麼可能用這樣的方式摧殘自己 的生命? 然而這纔祇是開始。一曲唱畢,迪倫試了試架在脖子上的口琴,湊 近麥克風,語氣冷峻地說︰「下面這首歌叫做I Don't Believe You ……它以前像『那樣』,現在像『這樣』。」尖銳如刀刃的口琴和 樂團的火網同時爆開,啊啊,這是他兩年前的舊作,但是沒有人認 得出了。原本清淡的情歌小品此刻竟燃燒著復仇的火燄,你可以嗅 到鮮血和硝煙的氣味。該怎麼形容迪倫的聲嗓呢?僅僅十幾分鐘以 前,他的嗓音虛弱、殘破、洋溢著鬼氣。此刻站在樂團喧天的聲響 之前,所有理智的回路都已經燒斷,他再也沒有多餘的氣力思考、 或者「表演」了。面對台下數千雙嗜血的眼和怒罵不已的嘴,迪倫 別無選擇,只有把自己拋出去。他昂起臉孔,幾乎是歡快地吼唱著 ,每一次鼓手的重擊都把他帶到更亢奮、更放肆的境地。 你以為他撐不下去了,你以為他唱完這首就該倒下了,結果沒有。 曲罷,觀眾們成千上百地打起拍子來,這不是鼓掌,這是憤怒的倒 采︰啪、啪、啪、啪……迪倫全不搭理,一逕吹起悠揚的口琴前奏 ,樂手們跟了上來,電吉他利刃一般破空而出,天哪,這種聲音。 這祇不過是一九六六年,迪倫和他的樂隊是怎麼做到的?這絕不是 普通的噪音,這是像數學公式一樣精確、複雜的噪音。所有樂器相 互嵌合、滴水不漏,層層構成飽滿的整體︰貝斯的低音厚厚鋪在底 端,像一條望不見對岸的大川。鼓手的交互重擊織成一張綿密的巨 網,狠狠搥打著你的胸膛;電吉他的撥彈顆顆粒粒綴飾其間,明亮 而優雅;電風琴時而像溫柔的緞帶、時而像冰冷的蛇信,交纏撫摩 著你的後頸。凌駕在這一切之上的,是迪倫的唱腔--他彷彿要把 每句歌詞每個單字的骨血髓漿都榨出來,用力嚼爛,再啐吐到你臉 上。 這不祇是演唱會而已,這是在玩命。然而坐在亞伯宮的觀眾並不理 解這些。他們心中祇有那個消失了的社會良心、變節的民謠歌手。 他們什麼音樂都聽不見,耳中祇有無窮無盡的喧囂和噪音。他們摀 著耳朵,繼續叫罵。 「伍迪葛瑟瑞死不瞑目!」 「把樂團趕出去!」 「亂七八糟!」 迪倫冷冷望向觀眾席,汗水順著臉頰流下。還有五首歌要唱,這將 是漫長的一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10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