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版:http://0rz.tw/XWZHt 這是我第二次看異度空間了,依舊覺得非常好看, 也因為是第二次看,比較不用費神在被驚嚇的地方,而可以更悠閒的來欣賞看這部電影。 特地寫出了這部片的英文片名:Inner senses。 因為其實這就是整部片的主軸,每個人的內心世界,甚至是自己也無法了解的地方。 有學者說人的大腦比宇宙還要廣闊,因此人們對於大腦的了解還比宇宙要來的少, 基本上我也是同意這一點的,但我覺得,都是未知,因此沒什麼好比較的, 只是我們要去承認我們的未知,也就是承認我們對於我們腦中的一些思緒的無知。 但也因為這樣,在片中開端, 張國榮就曾講:有時我連自己一些莫名的思緒也不了解,該怎麼幫病人? (完整句子不是這樣寫,我只記得意思) 張國榮飾演一個精神科醫師,林嘉欣則是一個棘手的病患,她宣稱她不斷的見鬼, 而篤信科學、不相信鬼神的張國榮,則開始治療林嘉欣。 張國榮出場是在一個演講,他說,人的大腦接受了太多的垃圾資訊, 從書上、電視、電影、報章雜誌、朋友以及親人等等各地,去接收資訊, 進而在自己的腦中去描繪出具體的影像,以致於會相信是世界上有鬼, 但是鬼的形象是哪裡來的?幾乎都是被動接收來的,不是嗎? 於是張國榮也秉持著這個信念,去開導林嘉欣,譬如用錄影機錄下林嘉欣的生活, 來告訴她真的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 而也正如張國榮在研究林嘉欣的日記以及過去後所作出的結論, 人們總有不願提的過去,或是想逃避的事情,或是過去的痛苦記憶, 而導致內心上的創傷造成身理與心理的影響, 於是他對林嘉欣說,事實無法逃避,所以就接受它吧。 所以張國榮找回了拋棄林嘉欣的父母,藉由宣洩和化解誤解,冰釋了林嘉欣的心結, 而「治好」了林嘉欣的病。 但是卻沒有想到,在這樣陪伴與治療林嘉欣的過程,卻揭開了張國榮內心塵封已久, 自己也彷彿遺忘的創傷。 在治療的時日中,張國榮不斷的在因為接觸林嘉欣的案例後在腦中浮現很多片段畫面, 但都是片段,而且總在關鍵的地方停止,他以為那是林嘉欣的過往, 然而其實卻是自己不願面對的過去。 身為精神科醫生的他,更需要壓抑自己的行為與情感,要更理智,更科學, 導致他的壓力過大,不善與人交,每晚也得吃鎮靜劑入眠, 而卻因為林嘉欣的關係,讓他逐漸敞開心胸,兩人也開始交往。 但也因為這樣,張國榮用力緊緊鎖住的圍牆,逐漸的消融,過往的記憶開始滲出, 他產生了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幻覺,於是他感到害怕, 他一開始並不是害怕幻覺或是害怕鬼,他怕的是他怎麼會失去醫生的專業? 所以他怪罪在是受到林嘉欣這個個案的影響,他認為他是沒事的。 就因為這樣,他失眠,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鎮靜劑,最終導致他產生了夢遊, 揭開了他自己也在逃避的過往。 先前藉由林嘉欣這個病患的案例,廣而深邃的鋪陳了濃厚的氣氛, 然後透過張國榮整個情緒的轉變,在最後昇華到最高點。 鬼究竟是幻象還是我們心生所賦予的意念? 鬼其實是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存在於人們的心中, 鬼可以是一種念頭,一個意像,甚至一個回憶。 一個青春時期女朋友自殺跳樓的記憶,成了張國榮心中被埋葬的創傷, 好比林嘉欣在他灑開滿地資料時用鬧鐘喚醒夢遊的張國榮時他所講的:     「怎麼會還在這裡?我明明已經全部丟掉,丟掉了。....」 這段過往已成為夢魘,也許他認為他已經遺忘,但其實仍舊一直對他影響甚鉅! 故我們可以發現,從影片一開始,張國榮的表情就是一直的鬱鬱寡歡, 他也許有笑,但是笑時仍是眉頭深鎖,他沉悶,不開心,他無法和老朋友相見歡, 整個人顯的灰暗而沒有精神,因為一直以來,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他被這個過往深深的禁錮了。 這是導演很厲害的地方,好比一開始林嘉欣出場就是面黃肌瘦的黑眼圈, 導演真的做到了感染力從一開始就展開。 而又因為張國榮自己是精神科醫生,也許他能夠犀利的說服病人精神病不是瘋, 但是他卻無法接受自己也許精神上也開始有問題。 於是他發狂,他印證他對林嘉欣說如果不治療的崩潰, 這一段也是張國榮演技發揮到極致的地方,從哭著說「對不起我們不能在一起」, 到神色俱厲的說「我永遠也不會放過你」、「我會一直跟著你!」 由林嘉欣和觀眾這個第二人的立場去看張國榮的整個反應, 就好像真的是所謂的鬼上身一樣, 原來,所謂的鬼上身,也許卻只是當事人自己內心的一種崩潰和幻覺。 就像張國榮一開始說的,人們會對於大腦所接收的資訊,開始在心中自編自導自演, 這一段的詮釋我只能用讚嘆來形容那個神情的轉變。 於是張國榮發瘋的狂奔,想逃避那個「鬼」的糾纏,最終逃到了那個女孩跳樓的地方。 張國榮說:「我知道妳想要什麼,妳要我從這裡跳下去,妳要我死。」 但其實這只是張國榮自己對於這件事情一直以來的愧疚, 對方已經自殺,他已無法獲得寬恕,他無法挽回,死是最終極的懺悔。      「好,我會跳。如果這就是妳所要的。」 也許是因為面對死亡,張國榮反而在這一刻感到坦然, 他忽然解開了這陳年的枷鎖,他驀地看開了。      「我會死,但是這樣妳就會開心嗎?」 他面對那個女鬼,坦然的訴說著壓抑多年的話語,      「一直以來我都不快樂,我無法再接受另一段感情。」      「我好希望我忘記,我真的很想忘記,但是我從來沒有。」      「很多東西破裂了就是破裂了,再怎樣也不會回到完好了。」      「我們曾一起開心過、痛苦過,兩樣我們都經歷過,但那已經是過去了。」 在最後,那個女鬼走向前,哭著吻了張國榮, 她忽然變回過去的那個少女,她說:「我已經不喜歡你了,我不要你了。」 然後倔強的消失,這是雙方彼此的一種釋懷,或許也可以解釋說,鬼已完成了遺憾, 兩人冰釋這過往的不美好,終於懂得放下。 或者說,也許只是張國榮一人心境的轉變而已。                      然後林嘉欣從那個位置走來。 電影到這邊結束,算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但這箇中真的帶給我們太多的感觸以及啟發了。 也許人們會受傷,會壓抑、會逃避,只是我們無法輕易的「放下」,而已。 人們有太多存在於我們潛意識的過往, 有的我們可以面對,有的我們無法或者不敢面對, 再度聯想起張國榮因為這部電影最後走向自己結束生命一途,便更感慨, 放下,有時真的不僅僅是這兩個字,這麼簡單。 我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7.24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ovie/M.1416902884.A.285.html
InInYanYan: 喜歡+1 11/25 18:26
zebra01: 而且林嘉欣這部好正 11/25 18:58
LP700: 推 寫的真好 我也很愛這部電影! 03/11 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