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既然有人從"導演"的角度來切入,那我從"契約"的角度來切入. 沒錯,就像魔女追求法術的極究,端視魔女和甚麼樣的惡魔簽訂契約, 今天MARVEL出生於1939年的小出版社,一直到了七十年後, 也就是2009年,才終於順利的被迪士尼這惡魔收購, (不管你說是漫威把自己嫁出去,還是迪士尼自己懶得創作而轉投資第三方) 2003年的時候,美國哈佛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理查考夫有本著作, 叫做Creative Indust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中文翻譯成"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媒合", (按:我私以為台灣人普遍喜歡用"文創"真的很假掰,竟沒文化本錢也沒商業實力!) 理查考夫先生在書中有提到一些論點,我覺得很有趣, 可以對照美國好萊塢生態在千禧年之後的發展, 他說:"各種[創意產業]的組織其實早已在我們生活中提供了藝術的元素或創意的服務, 但是,我們除了關心[表演藝術是否符合國家經費補助對象]這類議題以外,經濟學者們 是否更應該去思考創意組織長遠的發展性!"理查考夫先生也認為:"在美國大多數創意產 業中透過非正式契約關係所組成的網路組織,加速了各種異業結合與傳播的速度." 在他的書中,有個章節討論美國好萊塢片廠制度之分化的歷史沿革,這也是相對有趣的過 程,當然內容太多,不便在這裡贅述,大致上的概念是,在過去一百年內,美國的影視產 業,如何從[區域化]/[單一化]發展到[全球化]/[專業彈性化]的契約關係,好萊塢這種聚 落經濟的形成,又如何從美國本土,跨足到世界各地. 因為理查考夫認為,即便有優秀的人才,有龐大的資金,有豐厚的市場腹地,依然不足夠 讓美國商業電影具備如今這種龐雜的規模, 真正的關鍵在於:電影只是藝術表演的一種形式,凡是藝術表演都是複雜的工作,在商業 範疇上來講,是一個複雜的產品,而好萊塢電影製片契約在選擇權架構上來講,針對已累 積的投資基礎要投入資源的一方,永遠擁有取消的權力.這種決定權的授與,是基於該項 計畫從最初始的創意成員組成到正式演出之間,一直存在有高度的不確定性. (白話就是:團隊擁有不同的人才,成員們對於製作風格/形式/風格/節奏,始終都存在 共識上的爭議,隨著製作進度展開,不斷產生無法改變的決定,即使合作沒有破裂,也可 能造成許多內鬨!而每位創意參與者都期望拓展自己的聲譽,但這和成為權力人士,掌握 團隊製作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無論權力是否有效果,在目前好萊塢電影產業裡面,很難 縱容權力人士的自我中心和單一標準!) 在資本主義盛行的美國,好萊塢投資者很清楚遊戲規則的制定:產權所有的歸屬,外包分 工制度的建立,資金流動的統整性!由這種方式建立起的美國影視文化侵略最高原則中, 迪士尼集團固然是其中佼佼者,從上游的製造端與研發團隊,到下游的通路商與使用者, 以及平行衍生的各種異業合作關係夥伴(傳媒/出版/教育/科技/生態/文化/社會/軍事), 對於吸收漫威這種擁有[極具美國色彩]的眾多人氣角色的團隊,是水幫魚,魚幫水關係! 反觀DC,即使具備好題材與過去累積人氣粉絲不亞於漫威娛樂(現已是迪士尼子公司), 依然在製作綜合效益評比上,遠遠遜於目前的漫威! 總結: 1. DC各部電影作品製作風格上的不統一,導致DC英雄世界觀難以忠於著作! 2. DC電影資金調度與電影後製團隊品質的不協調,難以媲美迪士尼後援即戰力! 3. DC內部高層決策的失算(或自傲)加上漫威的成功,找尋合作夥伴的門檻不斷攀高! 4. 如何用契約有效制約具有不同理念的創作者,維持DC出品的電影能在一個穩定的調性, 是接下來DC是否翻身的其中一個關鍵因素! 別問DC甚麼時候可以贏漫威,或許,他們兩家公司完全就是不同派別的團隊罷了! 但如果DC的理念是希望讓自家作品更讓大家受到歡迎,的確必須檢討公司營運上的策略! 我不認為歸咎DC派之下導演或演員或劇本的不是, DC粉絲更應該直指公司營運決策者的失職與失智! p.s. 好萊塢不是台灣,劇本創作通常不是根本問題. -- 表氏宗親家族聚會 ◢██ ◣ ◢███◣◢███◣◢███◣◢███◣◢███◣ ██◥◥ 其他人呢? ◢表哥 █◢大表弟█◢二表弟█◢三表弟█◢四表弟█ █ ● ● ◢ ▂ ▂ ▕▂ ▂ ▕▂ ▂ ▕▂ ▂ ▕▂ ▂ ▕ █◥ ︶◢ 還在歐兔相認中 — — ⊙⊙ - - ^ ^ * * ◢ ◥◢ ◣ ▋ ▋ ▋ ▋ 皿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3.32.31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ovie/M.1419911693.A.500.html
chingswn: 應該是漫威喔XD 12/30 12:15
yorkbuster: SOR 修正in 12/30 12:21
※ 編輯: yorkbuster (118.163.32.31), 12/30/2014 12:22:26
faang: DC背後也有華納,所以資金不是問題吧? 12/30 12:36
yorkbuster: 還是整體作戰效率上 迪士尼略勝一籌 12/30 12:37
IBIZA: 很顯然跟資金或後製無關, 很多拍砸的是大製作 12/30 15:16
IBIZA: 其實超級英雄電影的公式很一致, 好不好看很大關鍵取決整體 12/30 15:19
IBIZA: 體氛圍的營造, 這也是魔戒為什麼大勝那尼亞傳奇的原因 12/30 15:20
IBIZA: 那尼亞那四個小孩選角就不對, 誰看得下去 12/30 15:20
IBIZA: Ghost Rider劇本不見得比鋼鐵人2爛, 不過我看到Cage就出戲 12/30 15:22
IBIZA: 了 12/30 15:22
IBIZA: 其實只要有一兩部成功, 然後照這一兩部的基調, 一部拖一部 12/30 15:24
IBIZA: 整個系列就會讓人能接受 12/30 15:25
IBIZA: DC就是少了主軸 12/30 15:26
mysmalllamb: 我覺得納尼亞和魔戒客群根本就不同 12/30 16:31
mysmalllamb: 納尼亞擺明了就是童書、兒童電影、簡單的愛與勇氣 12/30 16:31
mysmalllamb: 那四個小孩選角對不對我不知道,但被選了之後都演得 12/30 16:32
mysmalllamb: 很到位呀。要評價納尼亞,也許自己得帶著童心去看, 12/30 16:33
mysmalllamb: 或是問問兒童觀眾的心得。 12/30 16:33
Drexler: 很有趣的一篇 感謝 12/30 17:24
hp8232: 你不要這麼專業好不好XDD 12/30 18:30
qazxswptt: 那妮亞的角色看起來確實不是這麼有吸引力 但是缺乏吸引 12/30 21:35
qazxswptt: 力的問題是否在選角上 不太敢肯定 我在想會不會是 12/30 21:36
qazxswptt: 現實與幻想世界的銜接感做的不好 或是步調問題? 12/30 21:37
IBIZA: 我小時候最喜歡的童書就是納尼亞, 那時候還叫做魔衣櫥 12/31 01:20
IBIZA: 那四個主角選角真的非常失敗, 若說還有更失敗的, 就是阿斯 12/31 01:22
IBIZA: 藍這隻獅子的角色塑造... 12/31 01:22
IBIZA: 納尼亞第一集大概花了半本書在鋪陳阿斯藍出場, 裡頭角色不 12/31 01:24
IBIZA: 斷說著阿斯藍的傳奇、相信阿斯藍會拯救納尼亞 12/31 01:24
IBIZA: 也不斷的在講四個人類小孩會拯救納尼亞世界的預言 12/31 01:25
IBIZA: 電影裡頭這些元素都弱化掉了, 四個小孩好像就是隨便四個路 12/31 01:27
IBIZA: 邊的小孩, 也看不出他們為什麼能激勵納尼亞世界的人民 12/31 01:28
IBIZA: 完全感受不到「使命感」這種東西 12/31 01:31
IBIZA: 而這就是魔戒裡有一堆英雄, 納尼亞只有路人的原因... 12/31 01:32
MGuarder: 12/31 14:02
llzzyy01: 納尼亞我覺得是導演和編劇的問題 12/31 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