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useu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完整血淚圖文,請見:http://ppt.cc/g2E7 很榮幸有機會成為《輝煌時代-羅馬帝國特展》的開幕典禮與觀展貴賓, 展覽位於中正紀念堂,坐捷運的話可以做到中正紀念堂3號出口, 沿著寧波東路轉愛國東路走到大孝門入口,是最近的距離。 一到現場人已經非常多,很熱鬧。 典禮開始,由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的老師與同學聯合策畫的《羅馬帝國服裝秀》 羅馬帝國時期的人民很愛美,對儀容與品味講究, 出門也要妝點老半天,跟我們很相像。 羅馬人的設計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還是很時尚~每套衣服都很有質感。 接下來就是貴賓觀展時間,人好多,要分批進去才行, 可以跟導覽或自由看展,我選擇跟導覽,這樣可以聽到更多新知識阿~ 這次的《輝煌時代-羅馬帝國特展》橫跨西元前27年至西元244年, 展出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屋大維締造的和平穩定, 直至西元2、3世紀元老院推舉的最後一位皇帝戈爾迪安三世因戰而死, 這段羅馬帝國巔峰時期的相關遺產。 導覽人員都是志工,但並不會因為沒有領薪而偷懶, 我們的導覽小姐就非常認真,該說的沒少過。 這裡的「羅馬」是指「羅馬帝國」,而不是指現在義大利的首都。 據說西元前753年,從特洛伊流亡的伊尼亞斯後代-羅慕路斯於羅馬建國, 直至西元前6世紀,歷任七代國王的經營, 建構出國王、元老院、公民大會三股支撐羅馬國政運作的力量, 羅馬在北義大利的伊特魯里亞人和南義大利希臘殖民都市中國力日強。 西元前509年,布魯圖斯廢除王政,建立共和政權, 西元前338年,羅馬開始進攻義大利中南部,解散「拉丁同盟」, 成立「羅馬聯盟」,征服南部薩謨奈族,稱霸南義大利各希臘城市, 於西元前270年統一盧比孔河以南的義大利半島。 羅馬人建造出空前的帝國,其足跡遍及北非埃及、中東至歐洲, 其深厚的學術文化,至現在還深深影響許多國家。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現在的解釋是說: 成功無法ㄧ蹴可及,須擁有不斷的努力與堅持。 就如同羅馬帝國漫長的建國史一樣,持續不斷的奮鬥才能達到最後的勝利。 就跟寫這篇文章一樣,以前歷史課沒有好好上, 雖然整場展覽有聽導覽,但還是經過數小時辛苦的消化整理才有這篇文章阿(淚) §歷代君王像§ 這次所有的展品都是空運來台,全部真跡,非常難得, 光君王頭像就有九座,接下來一一介紹。 導覽小姐笑說,一個君王的性格好壞,從他的容貌就可窺知一二,各位覺得呢? ◎奧古斯都大祭司肖像 這是奧古斯都成為君王前的肖像。 「奧古斯都」與「凱薩」都是一種尊稱,代表神聖、尊敬,並不是一種名字, 所以世界上歷代君王裡會有很多奧古斯都或凱薩。 ◎奧古斯都肖像 原名蓋烏斯·屋大維·圖里努斯(Gaius Octavius Thurinus), 是羅馬帝國的開國君主,統治羅馬長達43年。 奧古斯都也代表八月(August),在屋大維去世後, 羅馬元老院將他列入神位,並且將八月稱為「奧古斯都」月。 至於為什麼七月有31天,八月也有31天的原因眾說紛紜, 其一說法是直到西元前八年,羅馬會議為紀念其功績與凱撒相同偉大, 所以稱八月為奧古斯都(August),並改為大月31天。 其二說法指出七月代表凱撒大帝,所以大月31天,, 奧古斯都大帝說凱撒是31天, 那他也要31天, 於是八月也變成了大月,而多的一天就從二月減少。 第三種說法偏向因為凱撒死後,奧古斯都繼位, 其把不吉的雙日數加一日,所以變成31日。 至於為什麼要扣除二月,是因為二月為羅馬帝國處決犯人的月份, 稱為「凶月」,所以當然扣它囉~話說密斯萬是二月寶寶耶(哭) ◎卡利古拉肖像 卡利古拉被稱為羅馬帝國的典型暴君。 他神化王權、好大喜功,使帝國財政惡化, 甚至企圖增加賦稅減緩財務危機,41年被刺殺身亡。 ◎年輕尼祿肖像 後世對於尼錄的毀譽參半,在位期間,其著重外交與貿易, 並建造劇院和促進競技運動來提高帝國的文化質素。 不過他殺害母親及同父異母的弟弟並舉行多宗處決,讓其也冠上暴君罪名。 ◎青年奧托肖像 奧托是尼錄的寵臣之一,早年行為放蕩不羈, 被貶謫之後才轉移本性,認真政務,但最後走上自殺一途。 ◎圖拉真肖像 ( 五賢帝之一) 第一位義大利以外出生的羅馬皇帝(西班牙人), 他使羅馬帝國版圖達到極盛,羅馬著名地標「圖拉真柱」的浮雕, 就是刻畫攻打達西亞(現羅馬尼亞)的光榮戰役,以彰顯功績。 元老院贈予他「最優秀的第一公民」(Optimus princeps)的稱號。 ◎哈德良肖像 ( 五賢帝之一) 哈德良興建哈德良,重建萬神廟,新建維納斯和羅馬神廟, 並倡導人文主義,提倡希臘文化。 電影《羅馬浴場》的背景時代就是哈德良時代。 ◎盧修斯肖像 據說其殺害前君王而即位,並愛好戰爭, 被後世描述為暴君和獨裁者,最後也被人民所推翻。 ◎康茂德肖像 光看康茂德的肖像,就覺得他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沒想到閱讀他生平之後, 雖不知道其是否優柔寡斷,但是一個沒有野心,不積極執政的君王, 後來甚至怠政導致政局混亂,最終被刺殺。 ◎卡瑞卡拉肖像 卡瑞卡拉建立的著名的卡瑞卡拉浴場,29歲過世,執政期間非常短。 **************************** 看完九位君王的肖像,大家應該很納悶為什麼許多件頭像的「鼻子」都不見了? 解釋也有許多版本,有人說是後代的人民憤恨前代君王的暴行, 使帝王塑像成了人們的出氣筒,敲掉他們的鼻子以洩憤; 也有人解釋成因長時間風化侵蝕與碰撞,作品較脆弱的鼻子部分容易損壞。 §羅馬錢幣§ 現場的錢幣展示非常多,推薦大家到現場欣賞。 現場還有裸視3D的錢幣展示影片,非常有趣,可惜相機拍不出來。 ◎奧雷金幣 「奧雷」金幣價值相當於500元美金,錢幣正面是皇帝頭像,背面是皇帝的守護神, 像奧古斯都的金幣(黃金 重7.9g) 背面是魔羯座的圖像。 §宗教與祭禮§ ◎幸運女神-福耳圖那 伊西斯雕像 由Isis 與 Fortuna 兩位女神結合而成的 Fortuna-Isis 幸運女神, 被認為能掌管命運及繁衍,並帶給人們財富, 左手拿著羊角代表豐饒,聚寶盆是其象徵。 (一直覺得她頭上戴的很像浴帽.....) 在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把基督教當作國教之前, 羅馬帝國對於各種宗教和神明採自由開放主義,要拜什麼神都可以, 所以民間有許多大大小小神祇,各行各業,各種領域都有自由的信仰寄託。 其中羅馬帝國對於「生殖器的崇拜」也在雕刻上有很明顯的表現, 大家看到這兩尊雕像應該很害羞吧(///) 生殖器在他們的觀念是繁衍、豐饒的意思。 考古學家在羅馬挖掘出各種形狀、尺寸的陽具護身符,因為古羅馬人相信, 佩戴這些護身符可驅趕邪魔、增強男子氣概,還能提升戰鬥力與士氣。 本展紀念品區怎麼沒賣呢?(逃) ◎沉睡中的丘比特雕像 愛神丘比特胖胖圓圓的身材好可愛阿 ◎健康女神 - 海吉爾雕像 ◎月亮女神 - 赫卡忒雕像 ◎醫神 - 埃斯庫拉庇俄斯雕像 ◎哀悼浮雕石棺殘件 裡面的雕刻都有特別意涵或故事 ◎石棺殘件 -米特拉殺牛救贖石雕 ◎神話浮雕石棺殘件 很明顯的見到這塊石版上是兩個女人,也是神話「春夏秋冬」的故事。 Persephone是農耕女神Ceres與Zeus的女兒,被冥王Pluto劫持作為冥后, Ceres失去愛女之後,無心掌管作物,大地作物不長,萬物蕭條,嚴冬籠罩。 Zeus不得不出向冥王Pluto調解,冥王卻早已讓Persephone吃下地府的石榴, 只要吃過冥間食物必得回到地府,由於Persephone吃下了四顆石榴籽, 每年得回地府陪伴冥王四個月,其餘的日子才能回到母親的懷抱。 Ceres與女兒見面的時刻越來越近時,心情漸好,萬物發芽,大地長青。 女兒由信使送回來時,大地欣欣向榮,天空晴朗。 而當Persephone回冥府的日子越近,母親開始悲傷,樹葉飄落, 像Ceres的淚水,當女兒返回地獄時,母親心情閉塞,大地一片死寂。 如此春來冬去,四季變化,就像母女親情,這也是春、夏、秋、冬的由來。 展品的背景是萬神殿 萬神殿圓弧型的屋頂中間有一個大洞,遇到下雨的時候, 室內地上有排水設施,且地板並不是平的,不用怕會漏水。 ◎牧神 羅馬帝國時期的接到上會有許多「裝置藝術」, 除了器物外也有神像,依舊是象徵繁衍的生殖器明顯露出。 ◎愛神丘比特雕像 拿斗篷的可愛丘比特 ◎獵人雕像 一樣是裝置藝術,獵人右腳邊是獵犬,左腳下踩著一隻野豬, 象徵豐收,導覽小姐神秘的問我們這件作品的重點在哪? 大家一頭霧水時,她俏皮的說:「重點就是人魚線阿!!!」 哈哈~好深的人魚線! ◎骨灰甕 富人的骨灰甕通常設計較繁複、花俏,而窮人的骨灰甕則較簡單淡雅, 如圖左一為富人骨灰甕,左二為窮人骨灰甕。 ◎圓柱形骨灰甕 骨灰甕通常使用貴重材質製成,例如大力石、雪花石膏、玻璃和陶。 甕身由小愛神邱比特舉著花環,甕蓋的紐做成叼蛇的鷹。 ◎骨灰甕上的狼雕刻 相傳是在意大利的中部臺伯河畔, 有一頭母狼哺育成人的兩兄弟建立的羅馬帝國, 所以羅馬人將狼視為恩獸。 §公眾生活§ 天哪~展場居然是石頭地板,沒有啦! 雖然只是圖片,但還是很逼真,仿古羅馬的石板地,主辦單位很用心。 ◎劇場面具圖陶燈 雖說是面具,但並不是給人戴的,比較像是裝置藝術或引水口(看她的嘴巴就知道) 乍看之下好像有點恐怖......。 ◎奏樂者陶板 左邊的女人在彈奏里拉琴,中間的女子在漫舞,右邊的男子在吹奏長笛。 整塊石板的亮點你發現了嗎? 就是右邊這位男子吹的笛子非常詭異啊!!!!!! 仔細一看,他吹兩根笛子耶!!! 他有兩張嘴巴? 不不不,因為他除了吹正常笛子外,還吹了另一根「鼻笛」。 實在是太厲害啦~台灣原住民也會吹奏鼻笛喔! (大拇指) ◎印章與砝碼 好美的印章 ◎天秤、鉛錘與砝碼 大家有發現他們的圓規與我們現在的圓規長相差不多嗎? ◎陶油灌(左上)、油瓶(左下)、銅勺(右上)、刮身板(右下) 到浴場泡澡需要的用具 電影《羅馬浴場》裡有出現喔~來現場可以看真蹟! ◎市場圖石棺殘件 可以略窺羅馬人的市場生活, 羅馬人不常待在家裡,對他們來說,家裡是睡覺的地方,平常偏好在外面活動。 ◎小商店實景 通常是家庭式酒館,販售葡萄酒與食物,店內陳設陽春,通常只有長板凳, 可以買到乳酪、蔬菜等日常食物,賭博與賣淫也常在這裡進行。 富人認為勞動工作不光采,故常雇用學徒或奴隸來從事麵包店、肉舖、 紡織品、玻璃手工坊等之工作。 §個人生活§ ◎球形油瓶、藥瓶、香水瓶 尺寸不大,最小的可以小到一個小指節尺寸,聽說是用來裝「眼淚」的。 ◎弗拉維時期女性肖像 他的髮型真讓我不敢恭維,好像蓮蓬....>< ◎齒狀銅鏡 說真的中國的古代銅鏡比他們的美多了! ◎戒指 羅馬時期的戒指造型變化多樣,真的不輸現代耶! 羅馬帝國時代,人們對於配戴戒指達到瘋狂的程度, 不論男女,除了中指以外其餘八根手指均配戴戒指,更有人手指關節的上下都戴。 羅馬人最初用鐵來製作戒指,後來受希臘人影響,開始用黃金做戒指, 但起初純金戒指僅供派遣國外的使者佩戴,外交官配戴純金戒指以示他們地位崇高。 後來元老院、執政官、政府的高級官吏等有特權的人都可以戴,逐漸地, 人民、士兵也准許戴金戒指,改變奴隸身份的人則只許戴銀戒,奴隸只可戴鐵戒, 到君士坦丁大帝(西元六世紀),任何人皆可戴金戒指。 據羅馬哲學家辛尼加(西元前一世紀)記載, 當時的元老院議員們雙手戴六個戒指,夏天和冬天佩戴戒指的重量各不相同, 西元三世紀的羅馬皇帝伊拉噶巴拉斯以不重復戴同一戒指而聞名。 ◎胸針 上面有八個人臉,大家有發現嗎? 現場因為產品太小看不見人臉, 但照相下來放大就看的到囉! ◎浴場裝置藝術 羅馬人對生活品質要求高,浴場就成為一種社交聯誼的場合。 雖然還沒有機會見到真正的浴場,但看到照片就覺得一定很壯觀。 §羅馬家庭§ 羅馬人的主食來源為穀物,平民主食是一種名為「普爾斯 Puls」的麥片粥, 烹調方式是將小麥或大麥加水煮熟,再加上橄欖油或香草提味,搭配乳酪食用。 富人則可以享用水果、蛋、肉類、蛋糕等烘焙甜點。 富裕的羅馬人,會在家中宴請貴賓,並效仿希臘人「斜倚」在臥榻上用餐。 正式的餐廳會擺放三面臥躺座席,中間擺放桌子放置食物, 並且隨意將垃圾、殘渣丟在地上,宴會結束後由奴隸清理。(真糜爛) ◎收穫葡萄圖陶板 羅馬的葡萄酒通常會先稀釋,再以蜂蜜增加甜度, 之後用苦艾酒、玫瑰花瓣、肉桂等增加風味。 ◎奴隸的項圈 佩帶於逃跑又被抓回來的奴隸身上,以示其不服從管教。 §羅馬的和平§ ◎引水橋模型 材質為石頭與木頭,羅馬有很多浴場,所以需要引水橋把水引進城中, 最上頭為水道,中間為拱形,能節省成本又不會讓建築物太重, 下頭的引水道才不會被壓垮。 ◎加冕表(感覺很厲害) 此為元老院加冕波姆波尼奧巴索為守護神。 ◎達西亞人頭像 (現羅馬尼亞人) 此為羅馬戰勝達西亞人所製作之頭像,以示其勝利。 我覺得這個頭像超像小矮人的造型!!! 該不會有參考吧? ◎非洲化身銅像 從大象可窺知其為非洲銅像,也是羅馬人宣示戰勝非洲所製作之作品。 ◎士兵和騎士浮雕 桌面支架依舊是羅馬人宣示戰勝他國所製作之作品, 用他國的士兵向來做桌面支架也算夠諷刺的,不過以現在來說挺有設計感。 貨運的陶罐,有沒有發現哪裡怪怪的? 下面怎麼是尖底? 那是因為可以讓陶罐輕鬆插在土裡以及累積食物沉澱所設計。 ◎特雷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 又名「幸福噴泉」,是羅馬最後一件巴洛克風格傑作, 是教皇克里門七世(Pope Clemens XII)命Nicola Solvi設計建造,耗費三十年完工。 池中有一個巨大的海神,駕馱著馬車,四周環繞著西方神話中的諸神, 每一個雕像神態都不一樣,基座是一片看似零亂的海礁。 噴泉的主體在海神的前面,泉水由各雕像之間、海礁石之間湧出, 流向四面八方,最後又匯集於一處。 傳說只要背對著幸福噴泉,往左肩方向將硬幣投入噴泉的池子內, 許下的願望就會實現,但第一枚硬幣許下的願望必須是重回羅馬, 第二枚硬幣許下的願望才會靈驗,所以幸福噴泉又被稱為許願池。 《輝煌時代-羅馬帝國特展》展期自5月11日起至8月18日止,說巧不巧, 屋大維剛好是8月19日去世,也算是對他的一種紀念吧! 於中正紀念堂盛大展出,近300件真跡來自義大利佛羅倫斯考古博物館, 不用遠赴羅馬,這裡就可以讓你飽覽羅馬帝國的輝煌時代, 也為自己2013年的夏季來場羅馬假期吧! 完整血淚圖文,請見:http://ppt.cc/g2E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125.4
Kamiya:為甚麼要說血淚呢? 05/16 00:14
Kamiya:總之認真寫給推 不過感覺展覽內容很豐富 05/16 00:20
Kamiya:多到讓你有點詞窮了 :P 05/16 00:21
nocandy:血淚是因為寫了很久,歷史不好,所以要消化整理很久>< 05/16 11:52
nocandy:展覽很豐富,推薦:) 05/16 11:53
asagi:寫得很用心!推! 05/18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