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ian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覺得啊 人是一種特別愛考慮報酬率的動物。 比如說學樂器,會想我學3年,人家也學3年, 我有沒有輸人家? 我每天練1小時,人家練1小時那 我也達到跟人家一樣程度嗎? 就像在學校比成績啊 一樣上課老師教,回家做作業 就是有人學的快,有人學的慢。那學的慢或學不會就放棄嗎? 好像也不行啊 畢竟學習總是為了以後要吃飯用的 那以業餘學琴來說,學的慢又怎麼樣呢? 你又不是要靠他賺錢養家。 賺錢養家的工作一天幹8小時以上,都沒有變成大師了。 一天一小時的學習,又不是天才,是要怎樣變成大師? 就像台灣學生一週要在英文上花好多個小時,那能用英文溝通的 有多少比例咧?從國小開始上英文課,到高中畢業也是好多年的學習啊 我以為是這樣,既然是學開心的就是盡力而為對的起自己就好。 話說今年國小縣賽的指定曲(巴哈創意曲 15)剛好這兩個月在彈。 老師說,縣賽大概速度要彈80,但如果是小3或更小的小朋友, 彈慢點也是可以的。 我練這首的時候,速度到61就不行了啊 那是不是要哭哭學琴時間都快比人家小朋友年齡長了。。。 Twosetviolin 有支影片是在說當小小孩贏你的時候 , 只能自己哀嚎。。。我那麼辛苦是在學辛酸的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q08X_8BI8c
但另一方來看,他們的搞笑點閱率還比天才小孩比賽看的人多咧 古典音樂比搞笑不值錢啊,到底誰要哭哭好像還說不准啊 最後來分享一下這首的錄音: https://youtu.be/wwzfwTiVkfs
(有3段,116 trill無斷奏->120 有斷奏 ->132) 這首從認譜到100(8分音符一拍)大概彈了6週, 然後,換了老師老師說,那個trill 接也是8分音符啊 要斷一下不要連 ,為了這個不連,116到120竟然搞了我3週,然後再往上trill開始有點糊了 ,總之就是歐巴桑手指僵硬鬆不了,只能長久抗戰,短期內應該是好不了了... 這首很好聽啊 ,希望有人被推坑 :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79.2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iano/M.1569695985.A.1A5.html
eden3q: 覺得你說得很好~彈得也不錯,期待你繼續練習的成果~ 09/29 03:37
lamda: 雖然說小朋友從小就學英文,但大部分都是混時間居多 09/29 07:30
lamda: 按照一萬小時的原始理論,作者是強調要"刻意練習"的 09/29 07:31
lamda: 刻意練習指的是強度、深度都兼具的有效練習 09/29 07:32
lamda: 這對小朋友來說當然是不太可能,尤其是被逼著念英文的來說 09/29 07:32
lamda: 很有可能他念一小時其實真正有效的練習可能還不到五分鐘 09/29 07:33
lamda: 所以才會發生表面上念了英文十二年,但實際上英文還是什麼 09/29 07:35
lamda: 都不會的狀況 09/29 07:35
lamda: 為了要克服這種毫無品質的假性量大練習時間的狀況 09/29 07:36
lamda: 我認為有效的做法就是把握住"每天持續"的這個精神 09/29 07:37
lamda: 一旦開始了"每天持續"的練習,你會發現要打混的難度就會 09/29 07:37
lamda: 變得非常難,因為要每天排固定時間練習並不那麼簡單 09/29 07:38
lamda: 好不容易排出了練習時間,卻又白白的放空打混那就更可惜 09/29 07:38
lamda: 所以一旦持續下去,心裡自然的就會提升練習的品質與專注 09/29 07:39
lamda: 因為如果不這樣做,你的每天持續練習將會帶給你極大的痛苦 09/29 07:39
lamda: (沒有極大熱情支持者,無法做到每天排定時間持續練習) 09/29 07:40
lamda: 所以我認為一萬小時刻意練習理論的關鍵就在於"每天持續" 09/29 07:40
lamda: 的這個動作 只要開始練習,就會慢慢接近"刻意練習"所要求 09/29 07:41
lamda: 的練習品質。當然,如果最後你這樣練還是成不了大師,最起 09/29 07:41
lamda: 碼也可以得到大師三、四成的功力,對業餘來說也很夠用了 09/29 07:42
mygiita: 這首好喜歡,改天(?)必學,你也繼續加油吧 09/29 07:47
lamda: 還有,影片中提到的天才小朋友,似乎很強調他"天才"的部分 09/29 08:01
lamda: 但你看不到的是這天才背後付出的練習與努力 09/29 08:02
lamda: 小朋友比起大人來說最大的優勢在於時間很多 09/29 08:02
lamda: 所以只要掌握有效的練習方法,與有品質的練習專注 09/29 08:02
lamda: 的確是有可能在小朋友階段就達到專業等級的程度 09/29 08:03
lamda: 也就是說,雖然他年紀很小,但透過父母老師某種有效的訓練 09/29 08:03
lamda: 讓他做到了專注的刻意練習程度,再加上時間的累積,自然有 09/29 08:05
lamda: 這樣的成果,所以看到這種表面上好像很天才的小朋友時 09/29 08:05
lamda: 其實真正應該關心的,是他背後的父母老師是用怎樣的方法 09/29 08:06
lamda: 訓練的,這方法才是關鍵,而不是小朋友的天分 09/29 08:07
lamda: 當然,有些小朋友很聽話單純,父母老師怎麼要求小朋友就 09/29 08:08
lamda: 怎麼練,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天分 09/29 08:09
lamda: 來看看王牌大律師作者對天才的看法吧: 09/29 08:19
lamda: 才能這種東西,本來就是該靠自己挖掘創造的! 09/29 08:19
lamda: 我也不是什麼天才,我只是比任何人都拼命工作, 09/29 08:19
lamda: 一步一腳印走過來了。等我回頭一看,背後沒有一個身影, 09/29 08:19
lamda: 那幫懶惰的人在山腳念著『誰叫那傢伙是天才』, 09/29 08:19
lamda: 開什麼玩笑!我最討厭悠哉悠哉長大的慢性子! 09/29 08:20
lamda: 比我有時間、有精力、情感豐富的人,為什麼比我懶惰? 09/29 08:20
lamda: 那就給我啊,要把那些東西都浪費掉的話,就通通給我, 09/29 08:20
lamda: 我還有很多很多想創造的東西」 09/29 08:20
lamda: 「你要是那麼想讓我道歉,我就道歉,想要前,我就給你錢。 09/29 08:20
buji: 不知為什麼,聽到這段練習創意曲的錄音,腦中就浮現一雙手 09/29 08:46
buji: 在鍵盤上苦練的情景。 09/29 08:46
buji: starfry 意思是一天練一小時,目前學過創意曲15的意思嗎? 09/29 08:54
buji: 謝謝分享案例喔。 09/29 08:54
buji: 關於 lamda 提到的每天持續,是我不曾達到的學習狀態。 對 09/29 09:01
buji: 我來說,只要能坐下來開始練,就成功一半了。 一旦開始,很 09/29 09:01
buji: 容易不知不覺練至少1小時。 09/29 09:01
buji: 至於天才所需具備的條件,我覺得除了肢體手眼協調,靈活程 09/29 09:16
buji: 度,一目多行,對音樂的感受力這類彈琴需要的特別技能,以 09/29 09:16
buji: 及苦練,我覺得影響最大的反而是個性(性格),是否求好心切 09/29 09:16
buji: 但不怕失敗,是否細心有耐性,有毅力有耐挫力,遵守紀律且 09/29 09:16
buji: 能滿足延宕,肯受教但又會自己想方法等等之類的心理素質。 09/29 09:16
buji: 09/29 09:16
myTeddyBear: 我也正在彈這首巴創no15 一起加油! 09/29 13:19
Luvsic: 2set的影片是建立在兩人都是古典音樂專業的背景之下,要忽 09/30 02:14
Luvsic: 略天份而一味的導向事在人為的論述我也覺得偏頗了些 09/30 02:14
Luvsic: 中間一句手機推文消失了,「兩人也在影片中實際展演了技巧 09/30 02:16
Luvsic: 及表現的困難與否」 09/30 02:16
lamda: 其實我一直覺得某些主張成就天才論的人, 09/30 09:02
lamda: 只是想把自己沒有別人那麼努力的事實塑造成無可奈何的形象 09/30 09:03
lamda: 所以才會用一句話把別人的努力都抹殺 09/30 09:04
lamda: 這也是安慰自己逃避現實的最佳藉口 09/30 09:05
lamda: 因為要真實面對自己的缺點是很殘酷的,只要把別人的成就 09/30 09:08
lamda: 都推給是因為他有天才,這樣自己就輕鬆多了 09/30 09:10
lamda: 既不用花心思苦練,也不用忍受練習沒有顯著進步的不確定 09/30 09:20
lamda: 相較於在練習中跌倒又一次一次站起來重新挑戰自己的狼狽 09/30 09:23
lamda: 悠哉的欣賞別人的天分與成功不是更優雅也更聰明嗎 09/30 09:23
lamda: 看看啟彬與他的老師怎麼說的吧: 09/30 09:24
lamda: https://tinyurl.com/yy6upgk3 09/30 09:25
lamda: https://tinyurl.com/yygj2lax 09/30 09:25
carie: 天才必須要有百折不撓的健康身體... 09/30 09:32
carie: 能力範圍內練習喜愛的事物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不二法門 09/30 09:33
Luvsic: 我沒有要否定努力的意思,但你自己看看你貼的啟彬那兩篇文 09/30 10:28
Luvsic: 章,可沒在認真論述天份努力之間的關係,而比較像是在為喟 09/30 10:28
Luvsic: 歎音樂的美好 09/30 10:28
Luvsic: 我對於直接把一切都只歸向努力而感到反感的最大原因是,這 09/30 10:28
Luvsic: 樣的思維完全扼殺了那些其實也付出了同等努力但沒有得到相 09/30 10:28
Luvsic: 同結果的人,直接在此類思考下似乎是他們有錯的被宣判自己 09/30 10:28
Luvsic: 「不夠努力」 09/30 10:28
buji: 對喜愛之事追求完美,對苦練能甘之如飴,就是一種少有的特質 09/30 10:57
buji: 稱之為(廣義的)天分也不為過 09/30 10:58
Mallarme: 覺得聽起來速度快了就有點躁,音有發出來但沒有方向。 09/30 12:09
minamino: 聽完樓主的巴哈後,想起之前練完的15,興匆匆彈了一遍就 10/01 00:42
minamino: 悲劇了,又是各種卡T-T 10/01 00:42
minamino: 不知道是巴哈創意曲本就如此,還是我練的不到位啊...現 10/01 00:43
minamino: 在正在三部曲掙扎中 10/01 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