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ing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為什麼單身時可以自得其樂的我,談戀愛後卻變得不甘寂寞? 」Mem大的這句話,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這些思考並不是針對Mem大 而發,畢竟我對 Mem大的狀況並不太了解,無法給予中肯的建議或評 論。因此,這些思考頂多只能說是借題發揮。我所想到的是「社會角 色」的問題。   生活在人群中,我們總有許多角色要扮演,如在家要當個好兒子 、好女兒,在學校要當個好學生,戀愛時要當個稱職的好男友、好女 友,乃至社會上的一般人,對單身也有種種既定的看法。每個角色背 後,都有社會對這個角色的期待,經過學習,我們可以了解到做出什 麼樣的行為,才符合好父母、好兒女、好戀人所應該做的,或者是社 會上大多數人所認可的。如儒家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這些社會期待和規則本身並無可厚非,它給了我們一幅人際關係的 理想圖像,就像地圖那樣,我們可以按照座標,在上頭找到自己的定 位,當作行事的參考。但如果我們將之視為唯一的標準,強制改造現 實去湊合理想,而忽略了當下的真實感受的話,就容易產生挫折與不 滿。其實各種角色之間本就沒有絕對不變的份際,如父母、老師雖是 長輩,有時也可像朋友一樣。各種角色的表現雖然有大致的範圍,但 其間卻還是隱藏著許多流動的、模糊不清的地帶。偏離標準值、社會 的期望太多,當然會活得比較辛苦;選擇一條較少人走的路,也就必 然要承擔這選擇的所有後果,包括優點與缺點。但這卻不是說,符合 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期待,或是那些理想典型,就一定是對的、好的、 有意義與價值的。   單身與愛情也是如此,一般人以為單身的最大好處是自由,愛情 的好處是有人陪;其實單身與愛情也未必有什麼固定不變的界線,沒 有說單身時做的事,在愛情中就「一定不」可以做,反之亦然。只是 順著多數人的道路比較輕鬆罷了。這樣說來,我們還有什麼衡量自己 與別人的行為的標準呢?答案就是:當下的、內在的真實感受。如果 在人際互動當中,我們所感受到是好的、舒服的,有助於個人學習與 成長的,使生活更加充實快樂的,就代表這份情誼是有價值的、值得 維繫的,而不必硬套到固定不變的框架裡。活在當下、活出自我,會 比活在社會的期待與規則之下,更為真實而具體吧! -- 我的網誌:http://www.wretch.cc/blog/YangWenl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221.168
eechun:推!! 06/13 14:20
YangWenli:謝謝!:) 06/13 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