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k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譯自2012年1月27日ENS美國加州,莫菲特場報導;周念學編譯;莫聞審校 美國太空總署(NASA) 1月26日發佈消息,說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新發現11個系外行星系 統,其中確認有26顆行星。現在,人們所知的銀河行星數量,增加為2倍以上,有一顆以 上行星環繞的「多行星恆星」,則增加為3倍以上。 這些系外行星,以非常靠近的距離,繞行所屬的母星;大小都比地球大1.5倍以上、有的 還大過太陽系裡最大的星球──木星。 在華盛頓NASA總部參與克卜勒計畫的科學家哈金斯(Doug Hudgins)表示,「執行克卜勒 任務之前,我們知道整片天空大概有500顆系外行星。」 現在NASA證實有超過700顆系外行星,不過只有少數是類地行星。 新發現的15顆行星,體積大小介於地球和海王星之間,而質量是地球的17倍。 系外行星每6到143天繞行母星1次;系外行星和母星的距離,比金星和太陽的距離來比, 還要近。 如果行星運行接近母星和地球(即凌日),從地球可視的母星光度就會開始輕微下降,克 卜勒太空望遠鏡藉這時候,反覆測量15萬顆母星光度的變化,就可以得知行星在什麼時侯 通過母星。 新發現的每一個行星系統都有2到5顆不等的行星,對母星繞行,而且和母星的距離都很近 。 因為行星系統內的空間擁擠,行星之間的引力作用,就會影響到一連串的行星、加速或減 速繞行母星;加速繞行的結果,會改變每一顆行星繞行母星的時間。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觀察光度變化的方法、叫作凌日時間變分法(Transit Timing Variations, TTVs,和凌日法有關),來發現這種星體間、微妙的交互作用所造成的太空 現象。 利用TTVs來證實行星系統是否存在,不須要再大費周章做地面觀察,確實可以加快速度、 確認行星候選名單中的行星;而且有了這種方法,有些母星可能暗淡不明,克卜勒望遠鏡 也能做確認,發現行星。 Kepler-25, Kepler-27, Kepler-30, Kepler-31 and Kepler-33這5個行星系統裡面,都 有一對行星;在內側的那顆行星繞行母星2週,外側那顆行星剛好繞母星一週。 Kepler-23, Kepler-24, Kepler-28 and Kepler-32這4個行星系統裡面也有一對行星;在 外側的行星繞母星2週的時間,內側的行星則繞了母星3次。 博士後研究員、也是確認4個行星系統的論文主要作者斯蒂芬(Jason Steffen)談道,「 以上這些繞行的模式,讓我們對引力和行星間的交互作用,了解更深;就好像我的兒子盪 鞦韆,越來越能抓準踢腿時機,能盪得更高。」 kepler-33行星系統的母星年齡來得比太陽老、體積也比太陽大多了,而且藏著最多還未 發見的行星;目前系統內有5顆行星,比地球大1.5倍到5倍之多。 科學家說:「行星經過母星時所造成的光度變化、繞行母星所花費的時間、和母星本身的 屬性:這些都是識別特徵,來確認行星是否存在的。」 天文學家如果發現,有一顆行星,好像俱備上述所說的識別特徵,來繞著母星的話,有非 常高的機率就是這個行星系統裡,新發見的行星。 想要知道是不是發見了一顆行星,必須檢驗是不是至少有3次相似的繞行特徵,最後再配 合地面望遠鏡,來確認是否發現新行星。 以上根據這些新的研究發現、所撰述的4篇論文,分別刊載在《天文物理期刊》( Astrophysical Journal)和《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NASA Discovers Our Galaxy 'Loaded' With Exoplanets MOFFETT FIELD, California, January 27, 2012 (ENS)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an2012/2012-01-27-01.html 來源: http://ppt.cc/Lv;~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9.98.48 ※ 編輯: jksen 來自: 220.129.98.48 (02/10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