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k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54702 高瞻計畫特約編譯 柯廷龍/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王名儒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Exoplanets found orbiting former extragalactic star 由英國倫敦大學瑪莉王后學院Guillem Anglada-Escudé博士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 顆與眾不同的星球dubbed Kapteyn b,這可能是人類所知最古老的適居行星(habitable planet)。 這顆源自太陽系外的星球已經約有115億歲的高齡了,比地球老了約2倍。這個發現讓科學 家們改變對適居行星歷史的想法,原來早在遠古就有適居星球的存在。 研究團隊運用先進儀器觀察在卡普坦星(Kapteyn’s star)發出的光線上所產生的都卜勒 頻移(Doppler shifts) ,發現隨時間有紅或藍移現象,這是由卡普坦星與其兩顆行星的 重力牽引所造成,使卡普坦星與地球作遠離或接近的相對運動。 學者預估2顆行星的公轉周期為48天及121天。 卡普坦星是顆紅矮星,其熱度不比太陽,所以其周圍的適居帶(habitable zone)較太陽近 ,也就是說比較靠近卡普坦星的行星dubbed Kapteyn b,應該適合保有液態水。 人類不是第一次發現上述的這種行星,重點是這顆行星的恆星卡普坦星有其特別之處,它 的移動速度奇快,行走的軌道也別具一格,不在銀河平面上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 專家認為,卡普坦星的特殊移動方式是因為它出生於一個不同的矮星系,而後來這個矮星 系被銀河系所吸收。 這也讓人們推論伴隨它運動的行星是與其同期的產物,幾乎不可能是在後期方由卡普坦星 補獲的。 卡普坦星和dubbed Kapteyn b行星推估約115億歲,於大爆炸後20億年就出生了。這項發 現使研究者們倍受啟發,學者們本以為在宇宙年輕時還沒有這麼多重的元素足以構成類地 行星。 而這個發現也告訴我們原來適居行星的誕生歷程可以和地球有所不同。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行星適居性(Planetary habitability)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A1%8C%E6%98%9F%E9%81%A9%E5%B1%85%E6%80%A7 2、維基百科:卡普坦星(Kapteyn’s star)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D%A1%E6%99%AE%E5%9D%A6%E6%98%9F 3、維基百科:紅矮星(Red Dwarf)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B4%85%E7%9F%AE%E6%98%9F 4、維基百科:適居帶(habitable zone)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81%A9%E5%B1%85%E5%B8%B6 延伸閱讀: 1、科學園wiki系統:都卜勒效應 http://enjoy.phy.ntnu.edu.tw/wiki/index.php/%E9%83%BD%E5%8D%9C%E5%8B%92%E6%95%88%E6%87%8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100.5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sky/M.1407490886.A.266.html
briareus: 這讓人想起doctor who中的第一星球 原以為會是超高進化 08/11 13:00
briareus: 文明 結果卻是蠻荒叢林 看來編劇也是有做科學 08/11 13:01
briareus: 考據的 08/11 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