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udyab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學術水準 對大部分的人而言,花時間精力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打拼,求的也不過就是 自己能夠功力大增等級提高。歐陸的生科領域能不能提供一個讓妳功力大增等 級提昇的環境呢?我相信應該沒有人會對這個問題有所懷疑吧。以我現在剛好 在查的Genes & Development為例,本期九篇Research Papers,五篇來自歐洲, 四篇來自美國。大家也可以隨便上些著名期刊網頁查一查,歐洲美國比一比, 肯定不會是美國一面倒的狀況。 再以敝所一位PI為例,2007年還沒結束,他已經出產Science x2,Nature系列 x3,Current Biology x2,Cell系列 x2,其他還有Plos,PNAS,Development 等等族繁不及備載。歐洲學術水準究竟值不值得讓我們千里迢迢西天取經,我 想大家應該可以自行判斷。 經費設備 這年頭生科領域研究除了比腦袋,比勤奮,還要比非常重要的一點:誰有比較 雄厚的本錢可以燒。以前在台灣待的實驗室已經算是資源豐富,經費向來不是 問題。可是來到現在這個實驗室後,我才進入「錢怎麼花都花不完」的境界。 為什麼我會知道我們實驗室錢花不完?因為我負責訂購酵素的工作,我只知道 訂東西從來不必看價錢。真的是很誇張的花錢不眨眼。 敝所有位PI得到德國的Leibniz獎,大約等於台灣的國科會傑出獎,獎金是兩 百五十萬歐元,折合台幣一億一兩千萬。這筆錢只要是用在研究目的,他高興 怎麼花就怎麼花,不必提計畫,不必寫結案報告成果報告。 敝所還有位美國PI,剛回去美國,不過他美國的教職其實早在三年多前就已經 拿到。他之所以找到教職後又在這邊待了三年直到那個學校給他最後通牒他才 回去,原因在於敝所提供給他的經費資源比起美國大學能夠給他的優渥許多, 這是他的台灣老婆告訴我的。 另外所上有個中國同學的老公在大學裏作博士後,他的老闆要跳槽到比利時, 因為比利時那個所給他的start-up經費八百萬歐元。他的老闆並不是什麼諾貝 爾獎等級的大頭學者喔,只是個大約等於台灣助理教授的年輕group leader, 拿到的「實驗室初期建立經費」就已經是天價的八百萬歐。 另外這四年來,我接觸過來自Caltech,Rockefeller,Stanford,Scripps, UCLA,Wisconsin 等等名校的人,有來應徵的,來演講的,來談合作的,來作 sabbatical的(其中有三個很強的台灣人),他們全部都稱讚這裡的設備經費 實在太好,甚至有些還很明白的說比他們在美國的環境還好。我相信這是很客 觀的評價,因為我只是個小蘿蔔頭博士生,他們根本沒有必要作為違心之論跟 我說這些客套話。 舉這麼多例子,總而言之,只是要讓大家理解歐洲研究機構的有錢程度一點不 輸美國。這邊的狀況並不是我們在台灣理解的那種經濟衰退失業率高民生凋敝 的歐洲。一般社會或許有可能套上這樣的印象(各國狀況不一),不過學術界 肯定不是這麼一回事。 不過歐洲當然跟台灣也是類似,研究機構的資源比大學豐富。各位在找學程的 時候,最好是研究機構優先於大學。當然大學裏也有很有錢的大教授,不過平 均而言,研究機構還是比大學優渥不少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24.26.250
miluco:建議可以把學校名稱寫清楚一點 09/14 02:14
Ren:推,也推一樓:P 09/14 02:47
wnuv:現在唯一的線索是原po在德國的大學 09/14 03:08
DreamShop:應該是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才有這種氣派吧 09/14 03:41
miluco:柯南迷: 真相只有一個... 09/14 04:06
bahnhof:四樓猜對了 我是在馬普 不過我描繪的現象不是只有馬普 09/14 04:08
bahnhof:我還去面試過其他國家其他機構 之後會再提 09/14 04:09
xenopus:MPI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 at Tuebingen? 09/14 06:45
mysmalllamb:我想, 可能不同領域不同學校或不同實驗室, 會有不同 09/14 14:09
bahnhof:蟾蜍大 我們在p3有聊過幾次呢 09/14 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