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udyab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再來就是FAQ時間了。 Q:我不會法/德/瑞/荷...語耶,那我能去法國/德國/瑞典/荷蘭...唸書嗎? A:其他領域我不敢講,在生科領域,別鬧了,誰跟你講法/德/瑞/荷...語啊? 當然都馬是說英文。江湖上叫的出名號的研究機構跟大學,英文才是官方語 言,所有的演講,lab meeting,thesis defense 等等都是用英文進行。 (請認清本系列文章講的都是博士班的狀況,不要回我說「你虎爛,我的xx在 oo念大學生物系,他就必須學oo語」) 出了實驗室呢?那就得看造化了。像荷蘭北歐這些國家,英文幾乎是他們的 第二母語,出了實驗室不會當地語言也不會產生任何問題。法國的話,你可 能得學一些法文比較不會招來服務生或店員的白眼。不過身為一個用功的生 科博士班學生,你不會有太多機會走出實驗室。與其擔心自己法文德文不夠 好,還是先擔心英文程度跟實驗進度吧。 而且如果你真的有心要學當地語言,幾乎每個所都有提供免費或近乎免費的 語言課程。只是以我的經驗來看,大家學起來都是意興闌珊三天打魚兩天晒 網,為什麼?用不到啊。 Q:聽說德國博士念十幾年司空見慣,真的嗎? A:真的啊,只是不是生科領域。生科領域一般需時3.5-4.5年,大概比美國 快兩年。 Q:為什麼這麼快?這樣訓練紮實嗎? A:這就得從學制的不同談起了。以我比較瞭解的德國為例,德國大學沒有學 士學位,大學畢業就是碩士。理工科系平均十三學期才能大學畢業。(目前 學制改變中,大概再過兩三年,德國大學就會有學士學位了)國際學生沒有 碩士學位沒辦法念德國博士班。 美國博士班則是只要有學士學位都可以申請,要走學術界的,幾乎都是學士 直攻博士,先念碩士再念博士的較少。 所以比較接受專業教育到拿到博士的時間 德國 6.5年碩士 + 4年博士 = 10.5年 美國 4年學士 + 6年博士 = 10年 時間上是差不多的,訓練當然也差不多。美國碩博士合成一個階段,而德國 是學碩士合成一個階段,我們國際學生介入的時間點不同,造成修業年限的 不同。對他們本國學生來講卻是相同的。 Q:歐洲會不會很排外? A:這還蠻難回答的。我自己的經驗是莫名其妙的好,在這邊四年多,從來沒 有因為外國人的身份而招過什麼不禮貌的對待,反而經常因為外國人的身份 而被特別照顧。有人說那是因為我們這城是個大學城,居民素質太高,如果 是龍蛇雜處的城市狀況可能就沒有這麼好。我想這也是看自己造化吧。 如果要問我的個人意見,我覺得這邊種族歧視的狀況比台灣好上一百倍不只 吧。至少絕對不會有官員說出「外國人不要生那麼多,本國人多生一點」這 一類腦殘的話。 nt92:請問system biology在某美的申請也很困難嗎?那歐陸的情況? A:這剛好是我一竅不通的領域,沒辦法回答,真是不好意思。 kosaku99:我想知道歐陸的博士訓練是要修課還是師徒制? A:需不需要修課各國各大學規定不同,即使需要,修課數目也不會太多,原 因就是學制不同。美國修那麼多課,是因為他們沒唸過碩士。 至於師徒制,生科領域全世界都是師徒制啊。老闆比校名重要,因為大家會 記得你是誰誰誰的徒弟。台灣美國也是如此。 Akali:歐洲學校的知名度很低 如果拿文憑回來是否會很難找事做呢? A:知名度高低,也要看對象是誰。如果是什麼三嬸婆的表弟的女兒的男友, 或許會對EMBL或ETH嗤之以鼻,但是翁啟惠呢?MIT生物系主任呢?諾華或羅 氏的總經理呢?內行人肯定都知道歐洲機構有幾分幾兩重。 當然如果你確實就是會很介意三姑六婆的評價,那還是去美國吧。 voices:感謝分享 不知是否有postdoc系列^^ 因為我是想去做postdoc. A:postdoc系列可能要等我做了postdoc才生的出來XD。不過就我所知,postdoc 就是直接跟PI申請。Max-Planck博士後的薪水大概兩千一兩千二,多養個老 公/老婆都還有餘,即使再養個小孩也還過得去。其他機構我就不清楚了。 holadog:對於就業展望相當想要了解 ^^ 請大大分享 謝謝!! A:念生科就業就是三條路,學界業界跟轉行。 學界的話博士後經歷已經是必備的,如果你出身不錯的實驗室,有一兩篇不 錯的報告,那找博士後的位置不管在歐洲,在美國甚至回台灣都不會太難。 業界的話,台灣沒有生技產業(狹義的,廣義的話賣虎力亞補通乳丸靈芝都 可以自稱生技產業),歐洲卻是生技重鎮之一。以賺錢賺到手抽筋的藥廠為 例,諾華、羅氏、拜爾、AstraZeneca、GSK這些嚇人大藥廠都是歐洲藥廠。 工作機會當然不會太少。像我們同學之間,「沒有任何一個人」擔心自己未 來的就業問題,整個樂觀的氣氛跟台灣完全相反。當然我們身為外國人,要 在當地就業一定會遇到比較多麻煩,不過只要你夠優秀,那些繁瑣的官僚程 序雇主都會幫你處理的好好的,前提是你夠優秀,能夠讓雇主認為僱用你比 僱用歐盟人更好。 轉行的話,那還是去念美國的學校吧,因為轉行後要面對的就是外行人,這 就要面對知名度的問題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4.160.221.2
mlkj:推!! 09/16 21:00
holadog:推推 09/16 21:10
Ceasa:推!!不過東德最近有新納粹,比較有這問題!! 09/16 21:11
pizzicato:所謂生技產業的定義其實跟"big pharma"還是有點不同的 09/17 00:17
pizzicato:不過因為蛋白質藥物開發的熱門,以後界線會越來越模糊. 09/17 00:18
pizzicato:我的意思是,真正狹義的生技產業應該是指Celera或者 09/17 00:21
pizzicato:Genetech 這些公司.. 09/17 00:22
wnuv:useful material 09/17 17:25
jdj:這一系列的文章真是太誘人了... 09/17 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