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udyab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本篇內容來自 Emily Post's Etiquette 17th Ed (ISBN:0-06-620957-9) 的第二章"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s" 個人讀後重點整理,讓自己了解美國禮儀文化 ●接吻,擁抱與其他深情的手勢 ‧應該接吻、擁抱或是碰觸嗎? 在這多元化的社會,了解每個文化和宗教的傳統與禁止的事情(包含肢體接觸)是很 困難的,除非非常確定對方歡迎更親密的手勢 除了握手之外,在商業場合任何一種肢體接觸,特別是男女之間,長官與部屬之間, 可能被誤解為騷擾並帶來嚴重的後果 握手比較安全,不要讓自己的名聲與職業曝露風險 ‧如何避免親臉頰(greeting with a kiss)時候撞到頭? 請親對方的右臉頰,但是親右邊的程序通常不廣為人知,還是有機會撞到頭 ‧如何親雙臉頰(two-cheek)? 通常會伴隨著擁抱,或只是手臂碰觸 當彼此面對面擁抱時,雙方轉頭讓對方臉頰碰自己臉頰,然後換邊 通常這樣的問候會交換溫暖的話 ‧什麼是飛吻(air kiss)?如何做? 當飛吻時,雙方僅僅碰觸或擦過臉頰,但是對空氣接吻 沒有一定的規則,但是通常是將自己的臉頰接觸對方的臉頰,或是在對方臉頰旁邊, 親吻空氣,然後拉回,對另外一邊臉頰重複。 為了保持平衡,雙方會碰手臂或是將手放在對方的肩膀上 很快就完成飛吻 ‧何謂吻手(hand kissing)? 美國沒有這個習慣 傳統而言,女方將手伸出,掌心向下,男方輕輕地舉起它,鞠躬,然後快速地親過手 的上方,嘴唇不接觸手 ‧如何表示自己不想被擁抱或是被親吻? 將手堅定地伸出,搖一下,退後一步,也適用對方太靠近的情況 如果無法避免,先逆來順受,一旦當對方結束之後立刻退後,告知對方你的感覺 如果某人經常過份熱情的問候,讓你覺得不舒服,你必須解釋你的感受,但要有技 巧,讓對方知道你謝謝他的問候,但肢體表現對你來說太困難,或是不符合你的文 化或宗教背景 ●得體的離開 不要直率說bye或see you 傳統仍然是說good-bye,並伴隨禮貌的話讓對話結束 i.e. "It's been so good to see you." "I wish I had more time to visit to you, but I'll call you next week." 如果對方勉強繼續聊天,你應該結束你的對話,將對話帶到有禮貌的結束 -- Introduction下次介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2.196.2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