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udyab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先說一件事,我沒有對您有任何偏見.. 因為我根本不認識您; 我申請 PhD 2011 Fall,所以我看 GRE 板、托福板和這個留學板。 我沒有補習,這三個板一直讓我覺得幫助很大也很溫馨, 也希望以後一直都還是這樣,那是我爬出來回您文章的原因。 ※ 引述《pepsilin (知識天的圖書館員)》之銘言: : 但我的領域,是一個留學後絕對不會回收成本的領域。 陳垣崇院士.. 他一輩子的學術奉獻,到現在應該都還沒能回收成本; : 加上國內的缺少,所以我的學長姐幾乎都選擇留在國內早點卡位。 但是人家的學術成就和回台之後的努力,讓台灣在 2010 年成了許多國際生技 醫藥研討會上一個被關心的小小亮點。 : 所以,我就算真有任何勸退別人的用心,我也勸退不了任何人。 : 因為除了我之外,很可能幾乎沒有任何台灣人跟我同時申請啊。 講到這個.. 會回到您之前在那兒說著 "台灣這個國家弱" 的問題。 在台灣,人們常會覺得 "創新" 總是很難看見.. 很多時候,那是因為 "創新" 出生了以後,會先招致一大堆砰擊會先被口水陣淹死, 然而幾個月之後.. 就看到國外有 paper 出現、人家說了同樣或類似的事情。 我看留學板有一段時間了.. 看著您的文章,不太理解為什麼您要一直持續做這種事 (← 邊申請邊告訴別人這兒 有多不好..) 既然您同樣著手申請了學程,也說了要準備面試的應對,繼續寫這種文章應該沒法子 替自己的應對能力加分:因為對於自己,並沒有真正的認同和自信! 審查委員要看到的絕對是 "你和別人不一樣" "你之所以特別" "你之所以值得給機會" 的那些點,"自己跟自己比" 並非這時候適用的準則。 請不要誤解我在攻擊你.. 我只是在說,台灣人說什麼美國人瞧不起我們怎樣怎樣, 我知道這很有可能發生,但最好不要預設這種事一定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如果你看得見台灣的特點,那些在你的過去裡留給你的印記; 把它們儘可能地呈現出來,應該就能遇到會跑來跟你說 "我覺得有個台灣朋友很酷" 的美國學生、而那些教授們也會覺得 "欸你這國際學生真有意思".. 也只有在你看得見小而美的台灣的特點之後,才能真正明白美國那泱泱大國給得起 什麼台灣給不出或終其一生都很難得到的東西。 大概是準備過程辛苦、壓力大,吐吐苦水總是難免。 是人都難免這樣,當到教授還是這樣的也大有人在.. 我趕 dead line 壓力大一肚子火時也會吐苦水、一樣會害怕迷惘想放棄.. 結果就只是被 mentor 罵得要命而已.. (← 妳在那裡搖晃什麼啊都火燒屁股了) 走上學術這條路,就不能再要有人摸頭要有回報的事情才願意去做, 不然就永遠與 "創新" 無緣了,真的。 美國這國家確實比較慷慨、比較願意給機會,但要先證明自己可以做事情。 現在這很多人都還在緊張著面試或等放榜的節骨眼上,我們可以暫時不要看到更 多令人迷惘不安又害怕的文章了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58.49
Shilia:有機會可以認識非洲人看看。我當過非洲學生的 mentor,當了 01/21 15:28
Shilia:就發現唉呀非洲學生看我們台灣人、根本就跟我們看美國教授 01/21 15:29
Shilia:是一樣的。這樣應該就不會再覺得台灣這個國家弱了.. :) 01/21 15:30
LebronKing:推你的心態~ 台灣很棒! 台灣學生衝吧! 01/21 20:59
※ 編輯: Shilia 來自: 114.41.56.92 (02/20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