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udyab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錄取] JHU BME PhD/HST MEMP PhD (代PO) 之前總覺得自己的例子不太適用於大多數人,但距離申請時隔多月後,決定還是來版上跟 大家分享一些申請與面試的經驗,希望這些經驗能使抱有留學夢想的同儕與後輩們增添信 心和勇氣,也希望給和我一樣是英文考試苦手的人一點鼓勵! 本篇適合: ‧ 其他經驗較為豐富,但留學英文考試差強人意的同學。 ‧ 對SOP一知半解或想要增強SOP的同學。 ‧ 對On-site interview想瞭解更多的同學。 ‧ 單純想聽故事的人~ *因為小妹不常用PTT,用字遣詞如或是排版有不恰當之處敬請見諒。 ---------------------------------------------------------------------------------------------------------------- Research Interests: Drug Delivery for Cancer Therapy / Smart Biomaterials / 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 Immunoengineering. ---------------------------------------------------------------------------------------------------------------- Admissions: ‧ Johns Hopkin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Mar. 8 w/ on-site interview *Interview notification from JHU BME, Jan. 15 ‧ Harvard-MIT, HST MEMP, Mar. 10 w/ on-site interview *Interview notification from HST MEMP, Jan. 20 Both with fellowship in the 1st year (RA starting from the 2nd year) ---------------------------------------------------------------------------------------------------------------- Withdrawal during Pending: ‧ Rice, Bioengineering ‧ Northwester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Duk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Rejections: ‧ UC Berkeley joint UCSF, Bioengineering, Jan. 13, no interview ‧ Stanford, Bioengineering, Jan. 21, no interview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Bioengineering, Jan. 21, no interview ---------------------------------------------------------------------------------------------------------------- Decision: Harvard-MIT Division of Health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Medical Engineering and Medical Physics Ph.D. Program ---------------------------------------------------------------------------------------------------------------- Education: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M.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pt. 2014 – Aug. 2016 GPA 4.27/4.30 ‧ B.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pt. 2010 – June 2014 GPA: 4.03/4.30, rank: 10/126 ---------------------------------------------------------------------------------------------------------------- Test Scores: GRE: 317 (V149/Q168), AWA: 3.0; TOEFL: 92 (R24/L22/S22/W24) ---------------------------------------------------------------------------------------------------------------- Achievements: Honor: ‧ Honorary member of the Phi Tau Phi Scholastic Honor Society, Jun. 2016 Scholarships: ‧ CTC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larship, Nov. 2016 ‧ Scholarship of foster long-term scholarships for gifted students of Hsing Tian Kong Culture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Foundation, Nov. 2014 ‧ Chun Tsung Scholarship for Exchange Student to Mainland China, Jul. 2012 Research Grant: ‧ Grant of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ject, Jul. 2013 Awards: ‧ Excellent Design Award in the 2015 National University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tudent Project Competition, Dec. 2015 ‧ First Place Poster Paper Award (poster) in the 21st International Bio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mposium & 1st East-West Asia Biomaterials Symposium, Oct. 2015 ‧ One of the ten recipients of the 2015 TERMIS WC Travel Awards in the 2015 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International Society World Congress, Sept. 2015 ‧ Merit Award (oral) in the 16th Final Thesis Competition of College of Engineering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Apr. 2015 ‧ Best Paper Award (both oral & poster) in the 1st Glob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9th Asian-Pacific Conference on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Oct. 2014 ‧ Excellent Paper Award (oral) in the 201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Materials on Regenerative Medicine, Aug. 2014 ‧ Merit Award in the 2014 Creative-design Competition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f R.O.C., May 2014 ‧ Outstanding Paper Award (poster) in the 2014 Biomaterials and Drug Delivery System Symposium, May 2014 ---------------------------------------------------------------------------------------------------------------- Publication: Journal papers ‧ 1st authored X 1, Acta Biomaterialia ‧ 2nd authored X 1, Biofabrication ‧ 3nd authored X 1, Biomaterials ‧ 4nd authored X 1, Scientific Reports Conference Papers ‧ 1st authored X 10 including 2015 TERMIS World congress in Boston, 2015 BIOMED & EWAB in Turkey , 2016 NanoTech in Washington DC… Patents ‧ pending patents X 2 (TW/US) ---------------------------------------------------------------------------------------------------------------- Experiences: Research Experiences ‧ Graduate thesis, NTHU MSE, Sept. 2014-Aug. 2016 ‧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ject, NTHU MSE, Jul. 2013-Feb. 2014 ‧ Exchange student to Peking University project, Department of Marketing,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Jul. 2012- Aug. 2012 Teaching Experiences ‧ An Introduction to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 semester ‧ Tissue Engineering & Regenerative Medicine, 1 semester ‧ English I, 3 semesters Leadership Experiences ‧ Vice-President of Department Students Association ‧ Community cadres ‧ Minister of Broadcasting of Department Students Association ---------------------------------------------------------------------------------------------------------------- Reference letter 1 from NTHU MSE graduate thesis advisor, 1 from NTHU CE course lecturer (graduated from MIT), and 1 from NTHU Vice President for Academic Affairs ---------------------------------------------------------------------------------------------------------------- 留學版上分享文百百種,小妹希望先分享一些自己比較特別的經驗。以下為目錄: 壹、SOP/CV 一、SOP 1. 初期 2. 中期 3. 後期 二、CV 貳、On-site interview 一、前言 二、進行方式 1. JHU BME (1) 日程表 (2)面試過程 (3)其他 2. HST MEMP (1) 日程表 (2)面試過程 三、其他 1.建議 2. 錄取優勢分析 參、值得一提小項目 一、推薦者 二、UW BioE經驗 三、教育部留學獎學金 肆、瘋狂問與答 壹、 SOP/CV 因為我沒有去找代辦,所以申請文件方面基本上都是參考各方好友給的建議與網路上許多 前輩的分享,另外也有上過清大寫作中心的課程,老師有給予大方向的建議。 一、SOP 1. 初期—認識什麼是SOP與其架構: 可以參考此篇文章( http://english-writing-service.blogspot.tw/2012/12/sop_29.html),先對邏輯架構 有初步認識,再開始分析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慢慢起草自己的故事。另外「留學:SOP解 析@ 倫倫的小blog」也是很多人推薦的網站。 2. 中期—撰寫SOP初稿: 建議可以先寫個初稿,大致上想講的故事跟脈絡都先出來。唯一想提醒大家的事情,一份 好的文件中,整篇的主題只有一個,至多兩個,每一段都要支持的你的主題論點。其他細 節的部分很多其他文章都有提到,故不贅述。 3. 後期—tailor your SOP! 為各個所學校量身打造SOP: 最需要注意的是:絕對不可以以同一份稿子就去投所有的學校!因為每一個學校針對SOP 都有”不同的問題”(申請網站上會寫,建議可以在八九月申請開始時先去註冊帳號,仔 細看看各校要求),好好針對學校丟出來的問題做修正。除此之外,也要仔細研究系上的 網頁,上面會寫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學生」、「系上願景」、「系上有什麼資源」、「課 程安排」等等,看完後去思考如何把這些特點融入自己的SOP中,舉例來說,當你看到「 需要什麼樣的學生」,SOP中就可以解釋你為何符合他們的期待;當你看到「課程安排」 ,SOP中就可以說明這些課程安排如何幫你達成你人生目標。我認為這部分是定勝負的一 個大關卡! *寫完後,可以多給其他人看看,不同到角度下的建議是非常珍貴的。 *盡量避免使用”別人才能判斷”的形容詞,例如:important, great… 二、CV CV是給人的第一印象,所以用字遣詞要字字斟酌,甚至是一個空格的誤差都要盡量避免。 我的CV內容的大致分成:「Education」、「Research Interests」、「Achievements ( 細項又分成Honor/Scholarships/Research Grant/Awards)」、「Publications(細項又 分成Journal Articles/Conference Papers/Patents)」、「Experiences(細項又分成 Research Experiences/Teaching Experiences/Leadership Experiences)」、「 References(就是推薦者的資訊)」。每個人的經驗不同,重要經驗較多者,建議要做些 取捨,就算字很多也要用排版給人舒服的感覺。經驗較少者,建議可以寫得詳細一點,像 是在研究經驗部分可以詳述自己在計畫中的角色與技能,但不是冗詞贅字。CV中、 action Verb的選擇要精準!舉例來說,當你想寫involved in的時候,可以改寫成 participated in,更高階可以用developed(參加+執行的感覺)。 以下幾點是清大寫作中心的老師給的建議: ‧ [內容] 建議時間較近的經驗往前放。舉例來說,學經歷的部分:碩班先放、再放大 學。 ‧ [內容] 排名不一定要寫,盡量呈現能讓你加分的部分。 ‧ [內容] 學術履歷不放嗜好與興趣。 ‧ [內容] action verb時態要注意。 ‧ [內容] 如有加入學術有關的學會或是協會也可以寫入CV。 ‧ [字型] 建議字體選用:Palatino, Garamond, Georgia, Book Antiqua, Bookman。 ‧ [格式] 以斜體、粗體做highlight,盡量避免底線。 ‧ [格式] 學術履歷超過一頁是正常的,不要硬逼自己塞進一頁。 ‧ [格式] CV排版容易跑掉,一定要用PDF上傳。 貳、 On-site interview 一、前言 今年1/15收到JHU的SKYPE面試通知,信中也寫了兩個On-site interviews的日期,當初心 想就用視訊面試就好了。1/20收到HST面試通知,信中表明希望每個面試者都去On-site interview,會補助交通費USD 500以及吃住全包,但也提供視訊面試的選項。收到信時, 心中激動得不得了啊!剛好JHU和MIT都在東岸,距離也沒有很遠,我就寄信給JHU系辦小 姐詢問是否可以給我交通補助,不久後系辦小姐就回覆我:他們可以補助我國內交通最高 上限USD 300以及吃住全包。過程中和系辦小姐的洽談以及安排整個行程也是焦頭爛額, 但是真的去到兩所學校了之後,一切都值得了啊!接下來就讓我來為大家詳細介紹 On-site interview吧~ *機會是靠自己爭取的,本來JHU沒有要給國際學生on-site interview,但是一聽到我要 千里迢迢飛去面試之後,他們都超級歡迎,也願意提供資源!建議大家之後遇到想爭取的 機會時,也不吝提問和爭取(但是要注意禮貌喔~)。 二、進行方式 1. Johns Hopkin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1) 日程表 第一天:與第一位教授面試(30分鐘) >> 與學長姐共享晚餐 第二天(主要都在Homewood Campus):Program Director - Dr. Reza Shadmehr介紹此 科系 >> 與兩位教授面試(各30分鐘) >> 午餐 >> 實驗室參觀(3間)>> 學長姐經驗分 享與問答時間 >> Pier 5 Hotel晚宴 >> 晚間活動at bar 第三天(主要都在:School of Medicine Campus):參觀研究大樓 >> 教授介紹自己的 研究(9位教授,每人十分鐘)>> 與有興趣的實驗室學長姐對話 >> 實驗室參觀 *我有提早一天去調時差。 (2) 面試過程 a. 面試進行方式:JHU BME是一對一面試,基本上每人都會有三到四位面試官,每個面試 30分鐘。以較為輕鬆的方式進行(問答與聊天)。 b. 面試官:最初於網站上填寫申請資料時,會輸入五個以上有興趣的教授,而面試官會 是從你有興趣的教授中挑出,他們都是熟悉你專業領域的教授。在到達JHU前就已知道面 試官是哪幾位,可以提前針對他們的研究做深入了解。 c. 面試內容:被問到的問題「為什麼想唸博士班」、「人生目標是什麼」、「 為什麼選擇JHU」、「介紹你的研究(如果有很多個就挑一個說明)」、「做研究 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你如何解決」及「你有什麼問題想問面試官」,接下 來就是教授介紹自己的實驗室與研究。 (3) 附註 a. Fellowship vs RAship:這個兩份薪水來源在”第一年可以rotation”的科系影響很 大,而JHU BME第一年給予博士班學生rotation的機會!Fellowship基本上沒有什麼限制 ,第一年你可以選擇想進的實驗室待待看再換換看,但是拿RAship的同學就已經是有教授 指定要你了,如果你不想跟要你的教授,你也進不去此科系。當初去面試的時候根本搞不 清楚這些,其他國際學生告訴我”國際學生幾乎都是要拿RAship,因為Fellowship基本上 都是從美國國家機構來,而這些國家機構的補助或是獎學金只給美國公民。”聽到當下快 被嚇死,因為面試完了我還不知道是誰要我,問了系辦小姐之後,她和我說JHU BME一年 會釋出3個左右fellowship的名額給國際學生,而這些錢來自JHU醫學院、BME系上以及醫 院,而我就是其中之一。聽完當下淚流滿面啊~真是太幸運了! b. JHU BME安排面試者住在家庭式飯店,兩人一間,我還因此認識了我墨西哥裔美籍的室 友_Marlene!飲食方面基本上也是全部包辦,所以面試過程中也沒有花到什麼錢。 c. JHU BME會安排一個big sibling給每個面試者,有問題都可以與他們聯繫,給人感覺 非常溫暖。 2. Harvard-MIT HST MEMP (1) 日程表 第一天:小部分同學面試 >> Graduate Admission Chair – Dr. Brett Bouma介紹系所 >> 受邀者演講(有點像是書報討論課) >> 學長姐研究分享 >> 與學長姐共享晚餐 第二天:大部分同學面試/與你指定的兩個教授一對一討論面談(各10分鐘,不納入評審 )/實驗室參觀 >> 以小組方式與學長姐到當地餐廳吃飯聊天 *第二天的面試、面談和參觀是在同一個時間區段內。 *面談的教授是在到達前就已經讓你選好,大多數人選擇與未來的教授面談。 *實驗室參觀是自由報名,基本上跳過自己面試與面談時間,在挑自己有興趣的實驗室參 觀。 第三天:女性早午餐時間(因為我是女生版的行程表,不知道男性的行程) >> 波士頓小 旅行 >> 學生提問時間(由Dr. Brett Bouma & Dr. Julie Greenberg主持)>> 晚宴 (2) 面試過程 a. 面試進行方式:每位面試者會有「兩個小組(panel)型面試」和「一個與在學學生一 對一面試」。基本上每個小組都會有四位面試官(兩位教授、一位校友和一位在學學生) ,小組面試為20分鐘,以超級正式的方式進行 。與在學學生的面試,會是高年級學長姐 進行面試,主要就是聊一聊,及詢問你有什麼問題,以輕鬆的方式進行。 b. 面試官:面試前一天才會拿到面試官名單,面試官來自生醫中的不同子領域,甚至有 些面試官完全不懂你的研究,我猜想主要是面試大家的應對能力和人格特質。 c. 面試內容:被問到的問題 (1) 為什麼想唸博士班、人生目標是什麼 (2) 為什麼選擇 覺得HST適合你 (3) 介紹你的研究 (4) 專業領域的問題(有些面試者好像在這裡被問爆 …) (5) 你有什麼問題想問面試官。 三、其他 1. 建議 ‧ [面試內容] 介紹自己研究的部分一定要練習,準備1/3/5分鐘版本,依照面試官給的 時間介紹,因為不同時間下介紹的條理會不同,一定要練習! ‧ [面試內容] 我自己有準備多份A4(雙面)小傳單輔助自己做研究簡介,正面為 abstract & TOC,背面為results(像是研討會貼的poster下半部),介紹起來超省力, 評審想要更了解研究可以看abstract,想知道你會什麼技能可以看results。準備多份CV ,可以直接給你有興趣的教授。 ‧ [面試內容] 你提出問出的問題也很重要,你提出問出的問題也很重要,你提出問出的 問題也很重要,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大家很容易忽略這環節,然而這環節是你可 以扳回一城的機會。我出國面試前也差點忽略這裡,是一個從MIT畢業的老師告訴我:你 問出的問題可以塑造你給人的形象!舉例來說,你想要以後朝學界發展,你可以問「系上 是否有提供TA的機會」;你以後要朝業界發展,你可以問「系上是否有業界實習的機會」 。依照你想塑造的形象,好好的準備一些有意義的題目吧~ ‧ [服裝儀容] 要了解面試是以哪種方式進行,輕鬆的方式的話,不要穿全正裝(有領子 上衣即可),以business casual穿著即可。超正式的話,就全副武裝上場吧! 2. 錄取優勢分析 很多人都問到這題,我想總結歸納一下我在眾多強者面試者朋友們被選中的原因。 ‧ 依照各學校量身打造SOP和CV: 我的SOP分成七段 (1) 破題 (2) 我進入生醫的契機 (3) 大學專題 (4) 碩班研究 (5) 助 教經驗(因為想走教職)+人生目標 (6) 未來嚮往的研究領域 (7) 說明為何選此校和科 系+選三位有興趣的教授。我的第一段破題會依照每個學校不同,我會去研究系上網頁和 申請網頁,去歸納出此所校系的特點和所需學生的人格特質,舉例來說,HST的SOP我的第 一段如下: During six-year solid train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ranked top one in Taiwan in the specialized field of Materials Science, I have been equipped with strong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quantitative abilities and graduated with 3.9 (undergraduate) and 4.0 (graduate) GPA in 4.0 scale. However, lacking of immersive clinical experiences hinders me from explorin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which underlie diseases and gaining a first-h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opportunities for apply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 health care. I believe only the engineers with extensive knowledge of the medical sciences can define new questions and formulate novel approache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Such a distinctiv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could be exclusively provided by the Harvard-MIT Medical Engineering and Medical Physics (MEMP) Ph.D. Program in Health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HST), which brings together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affiliated teaching hospitals, and local research centers to integrate science, medicine, and engineering to solve problems in human health. 第二三四五段基本上不會有大更改,但是還是會依照學校要求的SOP中需回答的問題作修 正。第六七段肯定是要依照系所修正的啊!請好好去搜尋這所學校和系所獨特之處,不只 學校挑你,你也要挑學校,讓他們知道你們是雙方面契合的!就像結婚一樣~ 很多人都會忽略CV也要隨之修改,CV中Research interests的部分一定要在研究過系上老 師後再寫,因為有些科系並沒有匹配你Research interests的老師! 另外我每一份文件都會在「左上加入校系名稱」、「右上加入自己的名字」,送出申請前 要好好檢查文件中學校名稱否正確啊~ ‧ 企圖心: 在面試時,最經典的一題就是:「你為什麼要念博班?」這題其實和你的人生目標有關, 想要出國唸書的大家一定要好好想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回答會在你的SOP和面試都出現。 我個人本來就是以一個說故事的人生在過著,所以我沒有特別想過怎麼編織架構,就照個 真實人生說了。如果這對你比較困難的話,就在寫SOP的時候就好好想想吧~宗旨是「不 要寫假的,也不要太過誇大!」因為這樣的話在面試時就很可怕了~還記得面試我的學姊 Katelyn在我錄取後寄了一封email給我,她和我說:「在面試你之後,我想起自己以前對 生醫多麽有熱忱。」所以,你的motivation一定要真實並且強大到讓人覺得非你不可。 ‧ 面試做足準備: 面試前,我有上網找些面試相關的題目(我有參考迁木网上的分享文),也試著揣摩面試 官的想法想出一些題目,並且rehearsal問答的過程,要多加思考自己如何可以回答得更 好、在短時間內清楚表達自己想說的話。除此之外,上面有提到我有做一張A4的研究簡介 ,這讓我省力不少,我可以像是介紹poster一樣跟教授介紹研究,不會讓人覺得無法想像 或是天馬行空;你提出的問題也很重要,上面有提到,要看喔~在非母語的面試下,多少 都會有點壓力和卻步,但做足準備後,人會展現更有自信的一面! 參、值得一提小項目 一、推薦者: 誠心建議在找尋教授/雇主幫忙寫推薦信時,一定要找能夠生動描繪你的特質的人,並且 盡量寫到你不同面向的表現。且推薦者以三個為上限,再多或許會有反效果喔。 個人經驗如下: ‧ 推薦者1—碩班指導教授:能夠詳述我做研究的態度、能力及經驗,以及我部份人格特 質。要注意的是,如果有過指導教授的話,基本上一定要請他們幫忙寫推薦信,畢竟他們 是最有資格闡述你研究能力的角色。 ‧ 推薦者2—系上教授兼教務長:從大一開始我就和他很熟,很多時候會去找他聊天,討 論人生方向與未來目標,他可以把我從高中到碩班畢業的事蹟寫成編年史的教授哈哈~ ‧ 推薦者3—他系教授&我修過此教授的課:我心中崇拜的女性教授,我曾經修過她的課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位老師是從MIT畢業,我在2015年去波士頓參加研討會時,她還撥 空帶我去參觀MIT校園。曾聽過「MIT校友推薦信對於申請MIT很有幫助」這句話,蠻建議 大家在申請學校時,請該校畢業的校友寫推薦信唷! 二、UW BioE經驗 雖然我被UW BioE拒絕,但因為他在拒絕信中寫說:”If you have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reasons for this decision, please direct them to the Bioengineering graduate program by emailing [email protected].”所以我就寄信去問為 什麼拒絕我~用意是要知道自己的弱點在哪,隔年申請前可以好好補強。系所回覆如下: Thank you for your email and interest in UW Bioengineering. This year we had nearly 600 PhD applications with limited spots to offer, so many highly qualified applicants have not been offered admission. Our average GRE Verbal/Quantitative scores were above 90% for offered applicants, and their average GPA was 3.77. Looking at your application I don’t have many recommendations for areas to improve. All I can say is that this year we had to deny many highly qualified candidates due to the high number of applicants. The research area you are interested in was especially popular so many people were denied. I wish you luck in your future academic pursuits. 看完之後,我更深切覺得,申請有時候真的很靠運氣,每年申請狀況都不同,現在因為” 準備得不夠好”而躊躇不前的人,就先投投看試試看吧!不然可能等你覺得自己準備好的 時候,機會也沒有了唷…在瘋狂問與答第12題我會更詳述我的狀況。 三、教育部留學獎學金 教育部現在提供三種獎學金給留學生:公費留學考試、教育部與世界百大合作設置獎學金 甄選、留學獎學金甄試。由於在生醫領域給的公費留考名額只有一名,加上要綁你回國服 務,我就不考慮啦!(雖然我最終想回台灣,但不喜歡被綁的感覺!)另外,我想要的學 校在百大計畫中沒有,所以作罷。最後就是留學獎學金囉!留學獎學金分成兩種—甲類和 乙類,條件描述如下: ‧ 甲類係指網路報名截止日前尚未註冊入學 但已取得國外優秀大學校院系所入學許可文 件及最遲可於 106 年 3 月 15 日前上傳入學許可文件符合報名資格條件之申請人。 ‧ 乙類係指網路報名截止日前已在國外優秀 大學校院系所註冊入學之在學生。 雖然甲類(30名)名額遠遠少於乙類(120名),但是如上述所說的:有投有機會! *更詳細的資訊請自行上網搜尋,資訊太多無法全部放在此文章中。 肆、瘋狂問與答 接下來集結小妹各方朋友的問題,希望可以給有同樣困惑的朋友們一點幫助,有些問題沒 有正確答案,是以我的自身經驗回答喲! Q1. [背景] 申請美國博班,期刊質量重不重要?有研究經驗沒有發paper怎麼辦? A1: 好問題!說期刊質量不重要是騙人的,有的話當然是最好,沒有的話也不要氣餒!我 來分享我JHU面試時的室友的經驗,她是個大五的女孩,她藉由學期交換及暑假的時間, 去了2-3個其他學校做不同的研究,她的研究目前也都尚未發上期刊(但有在撰寫),這 些都可以寫進留學申請文件,在面試的時候也可以說明。舉例來說,我會將這些經驗放在 CV-Research Experiences的部分,並”詳細闡述”;SOP部分可以用寫這些研究如何讓你 愛上這領域,並且描述你在每個研究中學到的技能與經驗。如果沒有量化的背景,就要好 好展現企圖心。 Q2. [背景] 研究比學業更重要嗎?我大學成績不太好(GPA蠻低的)怎麼辦? A2: 我認為是的,研究比學業重要,因為我們要唸的是”研究”所,是要做研究的。GPA 高,展現的是過人的恆毅力,可說明穩定性與做事態度,是個加分項目;GPA不高,也改 變不了啦~那就不要一直想這些了!多想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來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建議 可以搜尋留學版「低GPA」關鍵字的錄取文,有幾位前輩有分享自身經驗,值得參考。另 外,我有認識一個朋友低GPA還是順利去德國念博班並且有獎學金唷! Q3. [背景] 我先工作幾年,再考慮出去念博士的話,他們會收比較操老的學生嗎? A3: 我在HST面試時有些朋友也是出去工作過兩三年才回來念博班的喔!所以操老不是重 點,重點是你在這幾年中你有沒有進一步增進自己,你學到了什麼,而這些年的準備為何 讓你成為更好的候選人? Q4. [背景] 出國念博班要多少錢? A4: 針對美國工程類博士班來說,錄取你基本上就是給你全額獎學金,至於獎學金類型的 差異請參考上述「On-site interview」>「進行方式」>「JHU BME」>「其他」。另外給 個參考數字In the 2017 academic year, JHU Biomedical Engineering Fellowship carries a stipend of $31,626 per year, full tuition allowance (approximately $50,000), and all health insurance fees ($5,000). Q5. [選校] 能否分享選校策略(如何在眾多Program中尋找真愛)? A5. 我當初選校只用了四種方法:US News Ranking、留學版前輩經驗、免費留學顧問諮 詢及與教授們討論。學校排名大家都會看,這我不多說;留學版前輩有些人會分享自身對 學校的看法,多看看同領域前輩的發文吧!另外,很多留學顧問都是第一次免費,我之前 有找到一位留學顧問,我和他說了我的背景、想要的科系和未來展望,他就推薦了我幾所 附近有生醫重鎮的學校。除此之外,也非常推薦大家去找該領域剛畢業不久的教授多聊聊 (看你要申請什麼國家就盡量找從那個國家的),他們也曾選過學校,甚至在美國待很多 年,對該領域近況一定非常熟悉! Q6. [留學文件] SOP如何準備?是否有特別針對不同學校或教授分別撰寫呢? A6: 請參考上述「SOP/CV」>「SOP」及「其他」>「錄取優勢分析」的第一段。 Q7. [留學文件] 如何選取適合的教授幫忙寫推薦信? A7: 請參考上述「值得一提小項目」>「推薦者」。 Q8. [其他] 有什麼獎學金申請管道? A8: 請參考上述「值得一提小項目」>「教育部留學獎學金」。除此之外,其實針對不同 領域,有多民間基金會有提供補助,可以多去自己學校的獎學金申請處室多問問看。如果 現在還有台灣學籍的同儕可以嘗試申請「行天宮資優學生長期培育獎學金」;今年停辦但 是不知道明年會不會復辦的「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長期出國獎學金」。再來就要靠各 位自己多多努力搜尋啦~要注意的是,有些獎學金不可以兼領唷! Q9. [申請後準備] 申請前是否有先跟教授聯絡?與國外教授聯繫有沒有特別需要注意的 地方? A9: 我自己沒有這樣做,因為我有個朋友她漚心瀝血寫了十幾封都石沈大海,加上我當初 申請後還有很多研究上的事情要處理,所以就沒有先聯絡了。 Q10. [申請後準備] 可否分享面試經驗? A10: 請參考「On-site interview」整個段落~ Q11. [針對錄取人] 申請上的 publication / GPA / LOR /交換經驗? A11. 發表、GPA和推薦信都在上述文章。交換經驗的話,我只有在大二暑假去過北京大學 光華管理學院行銷管理學系交換而已。以我來說,比較特別的應該是在碩班去國外參加國 際研討會三次(美國兩次、土耳其一次),在國內也參加很多次研討會,口頭報告和壁報 展示都發表蠻多次的,其中幾次很幸運地有獲得獎項~ Q12. [針對錄取人] 只在top10學校中做選擇嗎? 還是有其他因素考量 (地理位置…)? A12. 這題真是問到我心酸處了!其實我去年下半年過得非常崩潰,八月口試、九月GRE、 十月托福,然後十二月就投申請,還要投期刊,其實承受著很多壓力源,而且大家也看到 我的兩個英文考試成績也差強人意,整體狀態不是很好,所以當初其實我的其中一位推薦 者建議我不要去年申請(因為怕我以後會遺憾),但我還是抱持有投有機會的信念,決定 還是申請看看,不過我去年只投生醫top 10的學校,並且打算著隔年準備更完全之後,再 申請一次!這也就是為什麼我都只投很瘋狂的學校的原因。但如果我已經在最佳狀態並且 只願意投一年的話,我就會加投比較保險的學校了。 Q13. [針對錄取人] 決定性攻讀博班的原因? A13. 我是先決定人生目標後才決定攻讀博班的。故事很長,我濃縮一點~在大二那年, 跟我很好的一位教授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我回答他:「我沒有什麼夢想,我只想 讓這個社會更好,為台灣貢獻一份心力。」在那次對話之後,我不斷思索可以做什麼來讓 台灣更好。從小到大我在一個平凡快樂家庭長大,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不斷受到很多來自師 長與這個社會的幫助與鼓勵,對這個社會充滿了感激,在看了聽了很多不同的生命經驗後 ,我想走教職,並且也在業界盡一份心力,能夠做生醫相關研究也讓我生命充滿意義,能 夠有機會教育後進讓我生命充滿意義,能夠有能力使台灣更好也讓我生命充滿意義。但在 此之前我需要確定我自己適合做研究,這也是為何我大四就進入實驗室做研究,於申請碩 班前就已經確定自己適合做研究了,碩班是讓我磨練自我的過程,也是我為美國博班做準 備的過程。一步一步就走到這裡了。 文章在此告一段落了,想引用學長(lswcalvin)之前在留學版上發的分享文中一段很好的 開頭:「我覺得找到自己的方向,想要做有意義的事情,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把自我標準 定高一點,堅持不懈,縱使常常在撞牆,縱使比自己厲害的同學人山人海,還是可以找到 一席之地的。」 我了解留學申請這條路漫長艱辛得令人想哭...... 累的時候,看看這個youtube影片:言之命至 - 劉在石 & 李笛 需要激勵和勇氣的時候,看看這個youtube影片: PEOPLE ARE AWESOME 2015 | BEST VIDEOS OF THE YEAR!吧! 最後感謝我的父母讓我沒有後顧之憂地出國唸書,感謝我的碩班指導教授給我很多不同的 機會,感謝幫我寫推薦信的其他兩位老師,感謝來自各方的每一份愛和支持,也感謝申請 路上遇到的每個人事物,每個相遇都是最美的安排!真心希望與這篇文章相遇的你們,可 以抱著勇氣大步向前、申請上自己心中理想的學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70.18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502207164.A.66A.html
IPECOLLIN: 朝聖頭推 08/08 23:46
wamos: 推工院Q姐 08/08 23:50
brandneworld: 好用心的分享 08/08 23:55
blulue6282: 天啊超強的推推 08/09 00:01
thid5335: 推 08/09 00:02
jenniferho81: 工院Q姐真強者推推 08/09 00:05
benbylin: 看到MIT之花先推再說! 08/09 00:12
coldlee: 朝聖推 08/09 00:14
Mariobrother: 推推 08/09 00:17
q22554647: 朝聖推 08/09 00:18
bbo6uis122: 朝聖推 08/09 00:26
bruce00595: 好屌 推推 08/09 00:35
xipho: 大推 08/09 00:48
William8182: 心得文好詳盡太感謝了! 08/09 01:05
rick50911: 強者推 08/09 01:17
koukanyu: 推推超厲害 訊息也很實用 感恩 08/09 01:28
tony1997: 神人推 08/09 01:57
bruce00595: 看完獲益良多再推一次! 08/09 02:01
jovi710168: 幫學姐推>< 08/09 02:11
paul800526: 推了再看 08/09 02:12
biolenz: 推! 08/09 02:47
roy047: 推推 08/09 03:09
YuanJhih: 朝聖推 08/09 03:42
tim26270746: 推~~ 08/09 05:13
snoopyku: 推! 08/09 05:51
jdlin412: 好詳細,超有幫助!! 08/09 08:23
hyestt: 推學妹MIT之花! 08/09 08:31
gfedcba1g: 推國中教過我的漂亮學姐 08/09 08:34
tidarren: 朝聖推推! 08/09 08:35
ntb: 恭喜~推詳細的分享讓更多人能受惠! 08/09 09:24
sikao: 朝聖推 08/09 09:58
madpan: 推 08/09 10:50
a9020338: 推 08/09 11:58
NEWSTAY: 推 非常詳細的分享 08/09 12:04
yoyojacky: 只能推了 08/09 12:30
AirKobe24: 恭喜 08/09 12:37
aloha17: 推! 08/09 13:14
tianya3: 推!!!! 08/09 13:41
JJ1622: 推 08/09 16:05
whitehumor: 強強強推 另外純粹好奇 最後這個學位是拿Harvard or M 08/09 16:31
whitehumor: IT? 08/09 16:31
kinoga: 猛猛推 08/09 18:21
MIKEmike07: Push 08/09 18:31
f82545672: 推推 08/09 19:09
g23130195: 推工院Q姐 08/09 19:10
jycs: 寫的好棒~~推! 08/09 19:12
arcadze: 你好,如果通過MIT系統申請的話,畢業證書上就是MIT 唷 08/09 19:26
arcadze: ~反之,通過Harvard系統的話,就是以Harvard畢業唷!就 08/09 19:26
arcadze: 學時會有兩所學校的學生證。 08/09 19:26
man30117: 工院Q姐必須推 08/09 21:20
ron0908: 恭喜你!!謝謝你的詳細分享!你真的很用心! 08/09 21:25
ksyilj1283: 高中同學推一下XD 真的太恭喜你了!! 08/09 22:46
george221408: 請問HST錄取律大概多少 08/09 23:08
arcadze: 不太清楚申請總人數,但面試六十幾位,這屆取18人。 08/09 23:52
AcetylCoA: 面試的人以工程背景還是生物背景居多呢 08/10 00:21
arcadze: 面試的人太多了,不是全都認識,所以無法回答~但錄取者1 08/10 00:38
arcadze: 8名內,有3個工程混生物、1個純生物及14個工程背景(以 08/10 00:38
arcadze: 醫工居多) 08/10 00:38
AcetylCoA: 感謝!! 08/10 00:39
MIKEmike07: 好屌啊 兩張學生證xD 08/10 05:39
turinMachine: 太猛 推個 08/10 07:36
sokapupu: 強者~恭喜!! 08/10 08:12
MarkSYH: 推! 08/10 16:31
BL0613: 強者學姊推推 辛苦了~~ 08/11 13:32
yuchen092282: 強者推 08/12 02:45
zxxxxxxxxx: 推 08/13 20:23
※ 編輯: arcadze (219.70.184.5), 08/13/2017 21:03:48
doa3ps2: 太強了,建議工程背景去申請,我呆呆醫科一下就被刷掉了 08/23 04:47
doa3ps2: (明明其他間都上了…orz) 08/23 04:47
arcadze: MD還是還是可以申請看看唷!我們這屆有個德國MD~ 08/30 07:34
j19950307: 推 資訊受用 感謝 09/20 11:53
※ 編輯: arcadze (218.210.44.82), 11/11/2017 22: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