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uto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manR (求機緣..)》之銘言: : ※ 引述《netneto (嗯~對啊)》之銘言: : : 不知道物理版有沒有人解,我寫一下我的想法,不見得是對的,還希望各位前輩指教 : : 以水槽面在管內的地方來說(設毛細管中水面升高h)ρgh=2T/R(假設接觸角90度) : : 又在側管開一個小孔,(我直接假設在h/2)那個地方會向內形成一個空氣小泡 : : 圖差不多是這樣 http://0rz.tw/9c4DI : : 因為在那裡的壓力是 ρgh/2 + p' = 2T/R : : p' = 2T/R - T/R 又 p' = 2T/r (r為小氣泡的半徑) : : 2T/r = T/R r=R/2 : (1)不合理,照你的圖畫來,接觸角90度,表面張力根本沒有y軸分量把水拉起來 : 所以照你的畫法,應該不會有毛細現象發生。 假設接觸角0度,ρgh=2T/R h為毛細管水高度 : (2)假設有毛細現象,把水拉到一個高度,那管內某點是否有水壓, : 我認為沒有水壓,理由是想想水壓推導的流程,是因為水有重量 我想...用絕對壓力來看或許會比較適切些 大氣壓力101300pa,管內的水壓會小於大氣壓力 管底(和水槽面同水位處)的壓力等於大氣壓力101300pa 往上壓力依序遞減,壓力分佈為 P=101300-ρgh 因此以錶壓力(gage)的觀點來看,管內是呈現負壓狀態 在管壁處鑽一小孔,空氣會跑入形成氣泡 假設鑽孔在0.5h處 分析氣泡受力自由體圖(切開氣泡來看) (2πr)T=ΔPπr^2 左式中,2πr是氣泡週長, 右式中的ΔP是內外壓力差,氣泡內部壓力必須大於外部包覆壓力 因此ΔP=(101300-0.5ρgh)=(101300-4905h) 在已知條件下我們可以求出氣泡半徑 : 才會在液面下某點產生壓力,也就是水壓,但是在這個案例裡面 : 水的重量完全被表面張力所抵銷了,所以沒有水壓,當然就不適合 : 用ρgh這個公式 我在想讀物理的人應該是不太會去注意毛細管內的壓力問題 因為這太無關緊要了 不過我知道搞土木工程的人們對這挺有研究的 土壤的毛細管壓力會影響地基土壤的有效強度 : (3)那管內液體壓力應該是多少,可以用帕斯卡原理來想,壓在液面的壓力均勻 : 的傳至液內的每一點,所以表面的大氣壓力被均勻傳至液內,管內的壓力 : 就是大氣壓力。 帕司卡定律應該不是這樣子用吧? @@~ 對「封閉容器」中的流體施加壓力,壓力會傳遞到容器中其他位置, 且不論任何方向之壓力,其大小皆相等 該定律所要陳述的點是流體的「不可壓縮性」, 故可藉由流體將壓力傳遞到其他位置 千斤頂便是應用此定律所發明的機械 我認為跟本題應該是沒什麼關連性啦... 倒是我佩服你有這樣的聯想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8.99.242
netneto:同意你的說法~另外請問水中的空氣泡也要*2嗎?它不是只有 08/23 22:40
netneto:裡面那層有作用,因為外面就直接和水相連了 08/23 22:40
yonex:沒錯,水中氣泡只有一層...已更正 08/23 23:53
※ 編輯: yonex 來自: 61.58.99.242 (08/24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