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ME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mag.udn.com/magimages/24/PROJ_ARTICLE/158_1021/f_18039_1.jpg
坐在塑膠椅上,安心抱著狗布偶的卑南小女孩,就是么妹SAYA張惠春,照片中可以看出 阿妹小時候的家中擺設。 照片/張惠妹提供 【記者袁世珮】 阿妹是個發光體,總是活力充沛,不容冷場出現,舞台上下都是naturally high。台下的 SAYA(卑南語「第一」之意),總是微笑坐在經紀人或助理身旁,由別人代她發言;真要 她為自己說話,也是細聲細氣,一副家裡么妹模樣。 走進捷運站,偌大燈箱看板上有SAYA的巧笑在推薦現金卡,一轉角,則是阿妹伴著蘇丹孩 子請大家解囊「救命」的廣告。她們的表現,早成原住民孩子的榜樣,「長大要當阿妹」 是部落孩子最真實的夢想。 兩人並不是一開始就一帆風順,從台東到台北,路不遠,卻是不同的世界。面對演藝之路 的壓力,兩人都有過掙扎。談起過去,阿妹侃侃而談,是走過掙扎之後的自信;而剛為新 戲理了光頭戴著帥氣牛仔帽的SAYA,卻是未開口已淚流滿面,把大家都嚇了一跳。 阿妹從小照顧SAYA慣了,她體貼地喊「暫停」,為妹妹點了蛋糕,要她慢慢來。率真的 SAYA彷彿是找到宣洩出口,毫不掩飾吐露她內心的脆弱。 SAYA原是家中備受呵護的小么妹,談起童年、談起在村子「巴拉冠」前的練舞,她和阿妹一 一行,被丟進姊姊的鎂光燈餘暈中,一度慌得她不知所措。她平靜敘述,兩年裡沒有工作 ,她認真在耶穌像面前如何禱告祈求指引,然後,她就接了讓她得獎的那齣戲,因為她知 道那是上帝給的路。 在觀眾眼裡永遠光芒萬丈的阿妹,也曾經「病」過,偶爾見她一閃而過的倦容、聽她無奈 地說失眠,天后也有承擔不起的壓力。「國歌事件」、「綠色藝人」風波,讓阿妹從頂峰 摔落,不是因為她的專業,而是她無法控制的政治。事件最激烈時,阿妹躲在飯店房間裡 大哭,然後還要重整心情返回台灣,泰然自若地接受大批媒體的包圍詢問。她要字斟句酌 ,免得又無心觸碰了那一根敏感的政治神經,她被要求在「去大陸唱歌」和「捍衛台灣兩 千三百萬人安全」中選擇。 走出風波,阿妹也多了智慧與深度,她向自己挑戰也更關懷社會。她推掉十萬美元起跳的 演出到美國遊學,證明自己可以丟掉掌聲、獨自生活。之後又參與「送愛到蘇丹」之旅、 到屏東原住民部落探視受災戶,和萬人一起吹風淋雨餓卅個小時。「天后」是別人叫的, 出道十年的阿妹說,接下來要當「給機會的人」。 【2005/08/30 聯合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2.6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