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borigina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 bbsjjlu (靜竹) 看板: Scenery 標題: [轉載] 曲冰部落遊 貼近台灣心 時間: Sat Sep 11 10:50:15 1999 中國時報 88/09/11 【秋季遊全導覽】曲冰部落遊 貼近台灣心 台灣深山最心臟區的聚落之一 - 曲冰部落,位於南投仁愛鄉萬豐村, 適合初秋造訪,遊客初見壯闊的河谷景觀,會有置身香格里拉的感覺...... 文/李嘉鑫 白露時節的台灣,深山景致兼有夏秋風情,白晝依然不減溽暑,晨昏則漸有秋色 涼意,這是一個適宜踏青尋秋的季節,嚮往初秋山色的民眾,不妨到曲冰部落一遊, 因為這裡有令人難忘的美麗山水,以及無比濃郁的山村閒情。  曲冰部落隸屬南投縣仁愛鄉萬豐村,接近台灣的地理中心,也可說是台灣深山最 心臟區的聚落之一,它位於濁水溪源頭,這一條台灣最著名的大河,從下游出海口 往上溯源,經過無數鄉鎮與崇山峻嶺之後,在萬豐村所造成的河谷景觀,會讓初次 抵達的訪客,油然而生置身香格里拉的感覺。 濁水溪畔瀑布 造型雄偉奇特  濁水溪上游處處可見的天然崩塌,造成溪水幾乎終年混濁,也阻絕了人們戲水的 興致,可是在曲冰部落的濁水溪畔,卻有一對從未對外界公開的瀑布,兩座瀑布分 屬兩條小溪,相隔卻不到三百公尺,瀑布的水勢磅礡、造型雄偉奇特,而且距離台 灣地理中心碑不到六公里,根據村民的說法,台灣地理中心碑之所以放在埔里平地, 是考慮旅遊的方便,正確的位置應該是在萬豐村與埔里鎮交界的山區,如果此說成 立的話,那麼這兩座瀑布,大概可以稱為「台灣地理中心瀑布」了。  從曲冰沿著濁水溪畔、走向通往下游法治村武界部落的古道,沿途會經過許多吊 橋,大約五公里後,抵達第四座、但是橋名卻被惡作劇者塗改為「奈何橋」的吊橋 後,左轉是往法治村,路程約四十分鐘,右轉進去約一刻鐘,就可以看到水量浩大、 河床數度轉折的第一道瀑布,它的雄偉與氣勢,的確會讓難得登山的人心驚膽戰。 一線天窄瀑布 下游淺潭宜露營  從瀑布下的鐵管橋走過去,拐個彎就是第二條小溪。沿著溪畔往上游走,大約一 百公尺後,可以看到第二座隱藏在一線天峽谷的瀑布,它躲在一道窄縫般的幽谷裡, 從谷底窺天,頂多只能看到寬僅四、五公尺的一線天,讓人不禁驚嘆柔軟的水流, 居然可以把堅硬的懸崖切蝕出如此力道萬鈞的造型。  兩座瀑布的谷內陡峭侷促、水氣瀰漫,只能「到此一遊」,若要逗留的話,可以 在吊橋北端的古道轉彎處,有一條小徑下坡到濁水溪畔,這裡有瀑布下游與主流會 合後造成的清水淺潭與河灘,適宜露營、戲水、野餐,不過得留意雨後山洪暴漲。 【神祕景點】曲冰遺址何人所留 一團迷霧  曲冰部落最有名的,就是從親愛村前往萬豐村,在公路即將下坡進入村子的時候, 位於路旁的「曲冰遺址」了。  曲冰遺址是民國六十年間,被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陳仲玉研究員發現,經過 他幾次挖掘,只知道是史前人類的遺址,其他則沒有任何結論發表,最後經內政部 公告為三級古蹟,然後把整個遺址用鐵欄杆圈護起來,已經挖掘的部份則覆蓋一層 瀝青厚紙,如今已經成為無人看守、遊客絕跡、雜草叢生的狀態了。  曲冰遺址究竟是什麼人遺留的呢?這是一個難解的謎題,因為附近的現住民。都 是頂多才在最近一百五十年內陸續抵達的原住民,例如萬大村的親愛社區,是一六 ○年前從埔里搬來的;松林社區,是日治時代被日本人從濁水溪上游遷過來的;而 曲冰的布農族也是直到民國十三年,才住到濁水溪畔。因此,他們和曲冰遺址都沒 有任何的關係。  有人從曲冰遺址的石棺尺寸,都比現在人的體型還小,推測他們可能是傳說中的 矮黑人遺址,但這是不太有證據的。因為台灣原住民的平均身材本來就比漢人瘦小, 埋葬的時候,更是把人體採坐姿、再用棉布纏繞起來,所以石棺體積小,不見得所 埋的就是矮人。  台灣處處有史前遺址,這些遺址是否為目前原住民的祖先,仍然缺乏直接的證據, 曲冰遺址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 【曲冰地名由來】高山鳥瞰反光 彷彿彎曲冰原  曲冰部落的居民都是布農族卓社群,這是布農族五大社群當中,習俗最保守、祭 典儀式最嚴謹的一群,他們本來住在深山的干卓萬山一帶,直到民國十三年,日本 人在濁水溪畔的沖積地挖掘水圳、整理妥水田之後,才吸引原住民從高山搬下來, 目前鄉代何進財的農寮旁,還保有一座歷史超過一甲子的「鐵水管吊橋」,這是當 年日本人引山泉水供村人飲用、灌溉的設施,到了今天仍然繼續發揮著功能。  最早布農族人搬下山的時候,是住在稱為「哥哥原」的地方,它位於曲冰和武界 之間,從部落有水泥路前往,目前仍有十幾戶人家在此耕作,地名的布農語意指「 黃籐很多的地方」。  曲冰部落有兩塊肥沃而寬闊的平原,這是村中最主要的耕地,南方的稱為「姊原」, 北方者則稱為「妹原」,目前村人所住的地點,因為從高山鳥瞰,濁水溪一路蜿蜒 而下,溪畔又遍佈會反光、看起來好像冰塊的含雲母板岩,所以光復後被美名為「 曲冰」,含有「彎曲的冰原」之意,目前正式的地名是「萬豐村」。 【食宿交通指南】霧社到親愛車速放慢 三家民宿均附廚房  交通:從中山高王田交流道,銜接台十四線省道,可以經過芬園、草屯、埔里直 達霧社,當車子抵達霧社收費站之前,必須右轉岔路,再經過萬大、親愛 而抵達曲冰,全線都是柏油路;唯一須注意的是:從霧社到親愛村沿途路 窄而彎,車速太快容易肇事。  食宿:曲冰擁有三家民宿和一座教會招待所,都設有廚房,遊客可以現採當地有 機蔬菜自己料理,也有一家附設民宿、家常菜風味賽過霧社風景區的曲冰 小吃店。想騎車遨遊古道的遊客,目前仍需自備單車,也許假以時日,部 落將出現租車店以滿足遊客需求。  鄉代何進財的民宿位於妹原遼闊的田園邊,特點是寧靜而自在,廖金池宅 有道地的農家風味,屋前的曬穀埕還可以露營,他也提供營帳出租,教會 招待所則是最大的借宿處,可以容納廿餘人。  聯絡電話:曲冰小吃店(049)974122。  何進財(049)974000。  廖金池(049)974121。 【健行路線推薦】理蕃古道走一遭 輕鬆半日遊  曲冰和濁水溪下游的武界,都是非親即故的布農族部落,不過兩村親友來往,除 了花三小時開車繞道埔里、霧社、萬大以外,唯一能走的,就是一條日本人在六、 七十年前開闢的「理蕃道路」了。  這條古道沿著濁水溪西岸而建,路基比河床約高了廿公尺,由於這是當年日警統 治部落的唯一幹道,為了萬一必須以手推車運送山炮與彈藥的軍事需求,整條道路 起伏平坦、沒有清朝古道慣有的石階,因此走來相當輕鬆,從曲冰走到武界全長約 六公里,來回一趟約半日光景,是一般人都可以勝任的健行路線。  日治時代理蕃道路的常見規格是路寬六尺(一八○公分),由於年代久遠,這條 古道已經沒有這樣寬敞,而且沿途還有幾段狹窄而險峻的崩塌,儘管如此,這條路 還是兩部落原住民騎機車往返、或是開搬運車載運農產品的要道,對於單車迷來說, 這條路更是整個台灣絕無僅有的自行車古道。  從曲冰前往武界,沿途有四、五座大小吊橋,全程幾乎都遮蔽在濃密的樹蔭下, 即使是驕陽普照的白日,也難有酷熱的感覺,尤其此刻在向陽的山壁上,處處綻放 著紅色的野杜鵑,站在高岸俯視,整個濁水溪寬敞的河谷一覽無遺,河灘沙洲的白 茅成群隨風漫舞,讓人感覺秋天真的到了。 【曲冰特產】廖金池有機蔬菜 超級搶手  一個地方應該都有所謂的特產,曲冰最自豪的特產是什麼呢?可能村民廖金池所 推廣的有機農產品,就是本部落最具時代感的特產了。  從職業軍人解甲歸田多年的廖金池,因為與外界接觸較多,對時代脈動也較能掌 握,他覺得曲冰的空氣、土壤、水質全都沒有污染,正是發展精緻農業的好地方, 尤其在現代人追求健康、講究環保、回歸自然的趨勢下,他認為發展完全不用農藥 與化學肥料的有機農業,將是曲冰部落進入廿一世紀最佳的產業。  廖金池所發展的有機農業,並非古代使用人畜排遺的「有機肥農業」,而是大量 使用蔗渣、油麻籽粕、大豆渣等植物纖維,來增加肥份、改善土壤物理性質,並使 用高科技的生菌培養液,讓土壤產生能抑制病蟲害的微妙生態,如此達到土壤肥沃、 病蟲害匿跡的效果。  經過幾年努力,廖金池和他的有機耕作班所生產的蔬菜,已經獲得台中、彰化、 嘉義許多醫生、教師、婦女團體的集體購買,由於他的蔬菜經過屢次抽驗都證實毫 無農藥殘留,一些從事「生機療法」的醫生,更是以契作方式「包」下他的庄稼, 所以目前曲冰的有機農產,已經是供不應求的搶手狀態了。  九月以後,廖金池還有一樣特殊的農產上市,那就是在山泉水中生長的台灣田螺, 這種快要絕跡的土產淡水螺,每一粒都有荔枝大,對於許多高檔的法國餐廳來說, 這種稀貨應該就是「大蒜奶油焗田螺」名菜最好的材料吧! -- 一個堅強的人,自己受過痛苦,並且能夠忍受痛苦。 他在人前隱匿自己的眼淚,懷著對自己的不滿,悄悄擦乾。 這樣的人知道痛苦的價值,往往希望別人不要看清痛苦, 但出於對別人的尊重而不輕易流露同情。 -- Origin: ︿︱︿ 小魚的紫色花園 fpg.m4.ntu.edu.tw (140.112.2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