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borigina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發信人: Future (扯鈴...), 信區: MASALU 標 題: 日治番族慣習調查報告 秋收 發信站: 花師粹藍之戀 (Sat Aug 21 12:50:35 1999), 轉信 日治番族慣習調查報告 秋收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整理的「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習調查會番族 慣習調查報告」第二卷,可望於今秋問世,成為原住民語言及民族學的重要參考 資料。  編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的中研院民族所助理研究員黃智慧指出,第二卷的 內容以阿美族及卑南族為中心,對於原住民的親族、社會、生老病死之儀式、 對外關係、律法制度等內容均有詳細記載。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為日治時期日人基於學術研究及統治需要,於一九一四 年到一九一八年間調查完成。中研院自民國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整理其內容,先後 出版了泰雅族、賽夏族的部份,而阿美與卑南的合冊則可於今秋完成。  黃智慧指出,日治時期編纂的這份調查報告,可稱為與台灣原住民相關的最 早、最完整的民族誌,在此之前的學界僅有零星的文章。調查報告完成後,當時 在台北的帝大展開原住民研究時,也多半援引其中資料作為基礎。這批調查報告 對於台灣原住民民族誌、法治史、語言學及史料保存等四個領域的研究具有十分 重大的意義。  日人當年以日本文字加上羅馬拼音撰寫「番族慣習調查報告」,今日的學者要 將這些內容重新還原,自然面臨相當挑戰。黃智慧以阿美、卑南兩族的合冊為例 指出,僅在語言校對上就必須耗掉大量時間與精神。  在另一方面,於一九一○年代所紀錄下來的語言內容,有不少在今日已經不再 沿用,其中所指的器物如占卜或生活用具對於六十歲以下的阿美或卑南族人士都 嫌陌生,必須借重族中老一輩人士的智慧才能完成。  其次,日人對於當年原住民的語言採用羅馬拼音或片假名記下,但這些老一輩 的原住民又未必懂得羅馬拼音,或者同一個原住民語言發音使用不同的拼法或依 循不同的規則而無定見,在校對上更顯困難。  黃智慧說,可以確定的是日人當年使用的片假名拼音非常正確,對於內容的復 原工作很有幫助。事實上,前兩部泰雅族及賽夏族的調查中,都能達到近乎完全 的復原率,仍有疑義的古語也在其上加註,便利後人的查詢或研究。 -- 那份逆流...那份衝動... 我疑惑了...我問自己... 我來自何方... 我該去何處... 我不再沉默... -- Origin: ︿︱︿ 小魚的紫色花園 fpg.m4.ntu.edu.tw (140.112.2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