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borigina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讀書筆記──印地安網路大戰 刊載於原聲帶社社刊 一九九九年四月 Sulangan 台大醫學七 卑南族 一九九八年二月至六月,師大原住民研究社的學弟妹們,邀請我在他們的社團 活動中帶領一些原住民相關議題的討論,我欣然地答應了。整個下半學年,我們探 討了原住民運動、教育、認同、網路等各項的議題,然而其中收穫最多的我想應該 就是我自己了。從每一次讀書會之前查資料,到將它整理成講稿實在花了我不少的 時間。但將一件一件的議題,徹底地思考,反覆地辯證,我也釐清了不少自己對於 原住民事務的看法,我試圖希望能藉由這些過程求解出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答案。這 篇「印地安網路大戰」的讀書筆記,也是當時的講稿之一,我將它重新整理之後再 次呈現出來。 經由這篇文章的,我預想說明的是,網路無非是一個新構的權力場域,藉著各 種偷窺與被視、複製與再現、拼貼與肢解,權力的觸角也將伸入到人身的細微各處 ,以厲行更精巧的控制。「正確的介紹自己」是一個簡單而基本的理念,然而即便 是如此,這一理念的實踐竟也令人感到困難重重,我們有如處在某種焦慮之中,彷 彿自己的形象是自己決定不得的。自書寫文字到影像傳訊的時代,通過媒體轉介下 研讀文本:Glen Martin文,鄭冠榮譯,“印地安網路大戰──北美原住民利用網路 連結五五0個不同的族群“,(當代雜誌第一一八期,歷史圖像與資訊專輯,1996) 這一場北美洲原住民的網路大戰風波起於自一位南俄亥俄州的工程師Don Rapp在 網路上假造東Shawnec族的藍蛇酋長形象,以原住民的神秘宗教儀式以及各種特殊的 風土人情,透過角色扮演和心靈迷惑解答的方式做為一個商業的賣點,吸引無數一心 想成為原住民的網友前來消費。然而這樣的作為卻立刻引起了其他北美洲原住民的極 度反感,一來他們認為所謂的藍蛇酋長討論會根本就是狗屁倒灶的瞎起哄,網路上的 身分認同和故意欺騙應有極大的差別,而原住民神聖無比的宗教儀式絕不適合做為商 業世界的消費品之用,於是他們決心集結起來要對這個手持蛇形煙桿的冒牌貸和他的 徒眾加以反擊。結果他們這樣激烈的舉動竟被美國網路協會(ALO)攆出了藍蛇酋長的 聊天室,在這過程之中奧克拉荷馬州的三個Shawnec族的領袖則共同起草了一份聲明書 ,將它傳給美國網路協會和藍蛇酋長,他們宣稱Don Rapp絕不是Shawnec族的族人,而 Shawnec人的儀式禮節不是做為大眾消費用的,也絕不允許儀式的公開。然而美國網路 協會在收到這份聲明之後卻認為她們沒有義務去認證Don Rapp的身份純度,對於原住 民的一再抗議它們也只是相應不理。北美洲的原住民他們既不願意接受妥協,也不甘 它落到被美國網路協會踢出去的下場,於是他們開始尋求建立自己的網路的構想,其 目的一方面是要藉著網路來連結北美洲的各個原住民族群,而另一方面則是要透過網 路的發言,讓非原住民能更正確地來了解原住民的文化。然而隨著構想而來的卻是重 重的困難,對原住民來說網路的使用費率太高,原住民居住的地區很少有銅線或光纖 的架設,許多原住民保留區甚至沒有電力,電話的數量也很少,但是他們仍舊憑藉有 限的資源,和一股熱情一點一點的經營出些許的成就來。 對某些人來說,藍蛇酋長的帳篷有種不可抗拒的魅力,藍蛇酋長是 東部索尼族在網路天地的領導者。只要與美國網路協會連線,印地安傳 統生活方式及景像便可在電腦上一一湧現:波光粼粼的河流,原始茂盛 的森林和綿延不絕的平原。此時宛如身處北美洲。事實上,北美洲原為 盎格魯人用來稱呼最多原住民族群樂居其上的廣大土地。 從藍蛇酋長的帳篷中,北美印地安人的神秘儀式開始有點了然於胸 。藍蛇酋長在國網路上的相片中是一個一臉灰鬍、體格壯碩的中年男子 ,身披毛毯,手持長煙桿。藍蛇酋長長正致力於向非印地安人推薦原住 民的精神療法。 藍蛇酋長在引言中帶領著網友進入網路天地中如真的原始神聖大地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斗大的圓錐帳篷,營火的光亮將每個人的身影映照 在帳篷上。夜的聲音綿綿而來:遠處河流潺潺穿過林地,在夜色中夜梟 呼嘯著準備捕捉獵物,野狼等候著伴侶時口啜著孤寂。 藍蛇酋長端坐在帳篷的後方。腳旁的一只杉木盒子上擱著一隻雕有 響尾蛇的煙桿,這桿煙桿是他的權杖。藍蛇酋長依著儀式拏起煙桿,並 用煙桿指向賓客以示歡迎之意。接著藍蛇酋長對煙桿吸吐六次,再次分 向四方及天地六合致意。之後,他開口說「歡迎!」 藍蛇酋長的歡迎詞中夾雜著一句索尼族人的「喔呢」,意思包括打 招呼和表示同意。藍蛇酋長無疑的在一個美金橫流以及大自然愈來愈不 受人重視的世界中,提出一種來自於靈魂深處令人動容的訊息…… 文章起始,本文的作者Glen Martin即以一種略帶著驚異的口吻這樣說:「對於 某些人來說,藍蛇酋長的帳篷有種不可抗拒的魅力……」“不可抗拒的魅力”, 是 的,網路所提供的無非是一個「虛擬的空間」,一個一般人在現實的生活中無法得 到的角色扮演之自由,藉著網路人們填補了心靈上的空缺。只要和某個網站連線, 一切用作為想像的元素,便會出現在電腦的螢幕上與我們的知覺接觸。既有的權力 位階以巧妙隱形的方式悄悄地在這裡複製與重現。印地安人的形象被固定化與刻板 化了,為的是要讓它更適於被擺放在櫥窗、更適於被展示、更適於被消費。閉上眼 ,想像一個印地安人的模樣,大家將會聯想到什麼?是頭披羽毛、手持弓箭戰斧、 騎著馬追逐野牛、口呼嗚嗚的紅番嗎?然而又是什麼支配了我們的想法?透過各種 的知識媒介,我們毫無機心地被引導去想像一個印地安的原住民的形象,對於印地 安的原住民而言他們的形象不也是被決定的嗎? 廣大的印地安保留區是一片的荒漠,臉上佈滿皺紋的老人,頭上戴著牛仔的帽 子和裝飾,他身旁的孩童臉頰上則滿是髒污,身上穿的衣物更是破舊不堪,整個景 象給人的印象是一幅貧窮破敗的感覺。而這或許會更接近現實生活中的原住民,在 印地安保留區內留下的大部份就是老人和小孩了,然而坐在電腦前面透過角色扮演 想像自己是一個原住民的白人,最不願去面對卻也正是這個形象!印地安的原住民 不甘於受這樣的擺佈,於是他們起身正名要對冒名者提出糾舉,然而在這個講求實 力,嗜血吞併的社會中,他們既礙眼又不中聽的咆哮,換來的只是被網路協會攆出 去的命運。但有趣的是他們選擇的回擊方式卻也是網路,究竟這個新穎的工具具備 了什麼樣的魅力呢?在原住民運動中它又可能發展出什麼樣的潛力,這將是我們在 今天的讀書會最有興趣想要探討的話題。 世紀末的美國,精神苦悶又缺陷心靈的慰藉,原住民風大行其道,各種來自於 或假託於原住民的事務——巫術、真理、草藥、冥想、音樂、住屋、食物,無不被 搬出來為現代的人們去憂解悶、開悟人生。一時之間,美國原住民的文化、信仰、 思想、價值觀彷彿成了現代人唯一的精神救贖與出路。各種商品中零食、餐具、靴 子、汽車、洗髮精、礦泉水、球隊名稱,無不被貼上原住民的標籤。這些出賣原住 民文化的「專家」與「大師」們,大多數不是原住民,他們以扭曲、撞騙等各形色 的胡搞方式大賺其錢。一位白人女作家所寫的澳洲真人部落的「真實故事」——「 矌野的聲音」,內容中充滿了各種的巫術、精神治療法、物體游移術和心靈感應的 事件,竟也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榜上大獲好評。而本文描述的「藍蛇酋長聊天室 」,也是在同樣的情境中,吸引了無數一心想成為印地安人的網友蜂湧前來過癮。 其實這樣的現象也漸漸在台灣浮現,從奧運主題曲到各種的電視廣告,原住民的符 碼招到借取濫用的情形,實已愈顯多見。九八年台大杜鵑花節,藉用豐年祭的名稱 所辦的嘉年華會,其實也正突顯出台大校方的無知。 從符號學的觀點來看,符旨(signified)的意含基本上可以無限地被延伸,「 原住民」一詞不只是指居住在台灣這個島嶼上一某一特定族群的泛稱而已,它也可以 被理解為台灣這片土地上最早的主人,甚至被理解為會獵人頭祭神落後而不開化的一 群人,當透過各種優勢的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既有勢力的構連,塑造迷思,並 製造出某些特定意涵,原住民就常被用來代表原始的、自然的、凶猛的、毫無心機的 、會賣女兒的、歌聲好的、體能佳的、等待各方伸出同情的手的,這些成為一般人認 為「自然合理」或「理所當然」的印象,會進一步封閉其他意義的構連,而這一過程 正是「意識型態」形成的方式。語言學家V.N Voloshinov因而指出語言不只是「意義 抗爭」的空間,它同時也是「階級抗爭」的空間。透過媒體所做的各種「以正視聽」 的動作,其本身當然也是一種社會運動。那麼網路做為一個新興的媒體,在網路發言 權的競爭上,原住民也就當然不能缺席。 正如眾所皆知的那樣,網際網路源自於1960年代的冷戰時期,當時美國為防止 蘇聯在核子大戰中佔領和破壞美國的傳播網。於是由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計劃局( DARPA)大膽地想像出一個恍如毛澤東思想的電子物,它企圖在廣袤的領土中構造佈 散出無邊的游擊力量,用來對抗敵人多樣場域的可能性。因此這個網路的結構被設 計成無法由任何中心控制,而是由成千上萬的自主性電腦所組成,並且可以由無數 的方式加以連結。雖然,全世界各地使用網路的個人與群體早就脫離了冷戰當初的 考量,但是網路設計當時所引用的「無主從性」與「無限連結性」卻使得網路發揮 出了超乎原初想像之外的無盡可能。 且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個例子:一九九五年年底,英代爾公司推出了一種新款的 中央處理器Pentium,在經過一群科學家的使用之後發覺在某些特定的環境裡會出現 浮點運算錯誤的結果,而其原因乃來自於其中一塊晶片的瑕疵,於是這幾位科學家 便將這樣的情形公諸在網路上。傳統中以一個弱勢的消費者來說,想要與大企業主 對抗以保障自身的消費權利無異是蚽蜉撼樹,然而消費者卻可藉由網路的連繫集結 起來,而達到其訴求的目的。也因著這樣的原故,使得原本不願正面回應的英代爾 公司,也不得不出面為消費者替換新的晶片,並且還得公開道歉。而同樣的威力也 被發現在各種的網路耳語中,前一陣子在網路上流傳的嬌生公司所出產的衛生棉內 含寄生蟲蟲卵,吃掉了某位使用者的大半個子宮的謠言,就使得嬌生公司平白損失 了大筆的營業額。因此,我們發覺到網路本身似乎具有一種“以小摶大”的特性。 網路這個以電子位元架設出來的異度空間,對於傳統掌握了文本流通與定位的 主流媒體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衝撞與挑釁,處在邊緣位置上的族群與團體,許多不見 容於主流社會價值的觀點,也常在主流媒體的資訊壟斷下遭到封殺。以電子報來說 ,若和傳統媒體相較起來,省去紙張、製版、印刷、裝訂、郵資等等費用,不用架 設電台,由作者就可自行操作的經營方式,以極低廉成本即可做到最有效的傳播和 最大的連結,對於許多財源拮据且受傳統媒體歧視的弱勢團體、異類團體,若要企 圖突破媒體的封鎖,達到邊地發聲的目的,網路實在是一項極有利的工具。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發生於秘魯的「日本大使館人質事件」,就是一個明顯的例 子,根據被俘人質之一的Diez的口述,發動這次人質危機的秘魯原住民革命組織 “Tupac Amaru游擊隊",其主要的目的乃在凸顯秘魯當前社會與政治的恐佈以及內 在衝突。日本政府大力扶植的下的秘魯總統「藤森謙也」,無非是跨國企業與帝國 政權合作下的馬前卒,為殖民母國從命剝削南美亞馬遜河林區的資源與礦產。當藤 森所率領的軍隊攻克了被游擊隊所佔領的大使館,並且擊斃十四位年輕的游擊隊隊 員時,幾個帝國文化控制下的資本傳媒美聯社、路透社、CNN、NHK無不大肆稱揚藤 森的作為。雖然如此,Diez的口述與Tupac Amaru游擊隊所受的處境之同情,卻有 別於那些第一世界霸權媒體所描述的那般,藉著網路被釋放於世人的觀聽前。 正因為網路的無遠弗屆,使得原本局限在某一社群和人際空間的人們打破了這 樣的限制,不同地域,不同國籍,不同年齡的人們得以交談。再加上網路所具有的 特殊匿名性,人們甚至可以變換原本的身份,以不同的性別、不同的種族、不同的 階級、不同的性取向、不同的職業、甚至不同的個數出現在網路上,去體驗各種不 同階層的角色處境。若我們多加點想像力,比如說假使有一天,人類的性事都可以 透過電腦模擬器與遠方國度的人們來完成,那麼一場沒有性病傳染、沒有懷孕焦慮 、沒有情慾探索羞恥的性愛革命豈不成為可能。而網路所帶來的各種可能性,正有 待於我們想像繼續去挖掘呢! ……只有幾千塊錢實在無法把五五0個原住民的族群結合在一起。 這個工作真是艱鉅,但是成員對於計劃實現都滿抱希望,山卡指出 :「雖說在網路上保存原住民的固有意象相當困難,但是簡單一句 話,就是讓原住民用自己的式上網路。如果我們不自己介紹自己, 而由別人代勞的話,我們原住民的某些東西一定會消失無蹤。」…… 九八年初,與在美國網路協會上碰了一鼻子灰的北美洲原住民,有著類似構想 的我們,也興起了建立原住民網路的念頭。我們計劃著有一天,台灣的原住民也有 可能藉著網路舉行跨部族的會議,我們的農產品和手工藝品可以藉著網路來銷售, 在都市中居住的原住民小朋友,還可以藉著網路接收到來自於原鄉部落的消息,我 們並且期待網路可以扮演起族群教育的重要功能。於是,有一些朋友便開始擬定計 劃,尋求資源。初始我們雖有可能獲得政府單位的補助,但我們所遭遇到的困難並 不亞於北美洲的原住民,除了要在層層的山巒間架設起網路線路之外,我們還面臨 到人員的訓練、常駐與設備的維修等問題。而如何提高電腦與網路的使用率,也讓 人感到十分地頭疼。連以英文為基礎輔以中文輸入法為介面的鍵盤,就已成為我們 難以突破的瓶頸,我們勢必要再投入更大的人力和財力,甚至牽涉到軟硬體的研究 和開發,才能讓這一切有進一步實踐的可能。但是我們相信我們至少看見了一些眼 前可能要解決的困難,重要的是將有限源做最一個有計劃並且最有效的利用。一開 始我們試著從一些原住民的教會來設站,教會除了廣佈於原住民部落之外它還能提 供固定的聚會場所,更重要的是那兒常有一些具有熱情的年輕人。我們希望能從四 五個網站做起,然後漸漸地擴大到四五十個,甚至四五百個,但是這一切至少得有 個開始。 最後要提醒的是,任何一個由人群組成的社會,必然會有許多不同的價值相互 競爭頡抗,主流社會的強勢價值絕對不會因為網路的虛擬性而稍稍放手,卻反而有 可能運用更為精緻的手法不斷滲透。雖然,網路上花俏豐富的活動總是隨著各種領 域參與者的活動消長,但若我們天真地相信網路絕對自由平等,現實網路社會價值 之控制將只是時日長短的問題。在這整個過程中,除非有我們參與,並且在各種場 域中繼續抗爭,拓展我們的實力,否則我們的聲音必被湮滅。由不久前陳水扁執政 下的台北市政查禁網路咖啡屋與取締網路色情的舉動看來,其不僅是顯示主流社會 意圖控制網絡生活的真實行動,同時也是提醒我們網路烏托邦並不存在的絕佳教材。 參考資料: 1. Denis Wood著,王志弘,李根芳,魏慶嘉,溫蓓章合譯,“The Power of Maps ,地圖權力學”,畢恆達,“中文版序”,(時報文化,初版,台北市,1996) 2. 陳佩周,“變臉中的印地安人——美國原住民文化探索”,(麥田:城邦文化 ,初版,台北市,1999) 3. 張錦華,“傳播批判理論”,(黎明文化,二版,1997) 4. 陳光達,“網路耳語差一點害死嬌生”,(新新聞雜誌第五七七期,p84,1998) 5. 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等譯,“網路社會之崛起”,(唐山出版社, 初版,台北市,1998) 6. 鄭文吉,張素華,“實現窮人辦報的理想~電子報”,(農業世界雜誌第一 七一期,p53-56,1997) 7. Javier Diez Canseco文,舒詩偉譯,“人質的告白對秘魯的日本大使館「人質 事件」的解析(上)”,(破週報第八十一期,1997) 8. Javier Diez Canseco文,舒詩偉譯,“人質的告白對秘魯的日本大使館「人質 事件」的解析(下)”,(破週報第八十二期,1997) 9. 陳文彬,“少女戰士與藍波”,(台灣日報1997/4/28,第二十三版) 10. Cleo Odzer著,張玉芬譯,何春蕤導讀,“Virtual Spaces: Sex and the Cyber Citizen,虛擬性愛”,(新新聞文化,初版,台北縣汐止鎮,1998) -- -- o ╭╯ ╮╰╮ o ~ ~ ╯ ╯╰╮★ o o ╭╯O O │ o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140.112.2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