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ioindus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承上> 台灣發展生質能源可以追朔到日據時代 我再一各偶然的機會發現到一些文獻 看到1936年的資料 發覺日本政府對台灣的油源作物 纖維作物已經做過很多的研究 對於油源作物是戰爭需求 在日據時代已經可以做出99%的無水酒精<這是賣糖那ㄧ家的內部資料拿不到> 而正如上述幾位網友的高見 台灣應該發展自己所特長之產業 而非雖波逐流 發展生質能源需考量三方面 1.料源供應---->70%成本 2.製造技術---->15%成本 3.銷售技術---->15%成本 但是在製造及銷售兩因素 有其獨占性所以台灣不適合發展 美國DOE一口氣補助六家公司研發大約將進4億美金 而台灣3億台幣的研發都在核能所 其餘的單位能做什嗎?? 料源供應這一問題可以分成育種,生產技術,物流,農機,營養, 水文,穩定供給"同樣"的料源 而這些領域 都是要根據一些農業背景去做研究 而台灣好像專注於這一領域的人不多 我把我所收集的資訊還真正能應用在實務上的經驗作一分享 1.稻桿 台灣的小農導致料源 收集不易 而且台灣有灑農業的習慣 而後進行後續加工處裡的時候 酸及熱處理 似乎無法將CL去除 大規模量產可能會有問題出現 要汽化也要考量到Dixon的問題 2.甘藷 台灣多雨的環境 如果連繫下一個禮拜的雨 會早成積水無法排放 那這樣料源供應有虞 <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17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