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ioindus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首先,我一定要非常感謝你提供這個資料來源,並做個引言,它有一系列:生醫產 業職場就業情報 - 職場結構與需求。節選部份: 美國無庸置疑地是全球生物科技的領導者,也是此新興產業發展較為完備的地區, 根據Ernst & Young研究報告顯示,單美國一個國家的生物科技公司數就佔全球總數 的三分之一,共有1,466家﹔自1989年以來,美國生物科技產業的總利潤以每年16% 速度成長;就2002年而言,其利潤較前一年增加40億美元﹔在過去短短30年間,美 國生物科技公司數以倍數成長。美國生物產業發展協會(Biotechnology Industry Organization, BIO)針對美國研發型生物科技產業之組織結構,整理與歸納以下七 大部門:研究發展部(Research & Development)、品質管理部(Quality Control) 、臨床試驗部(Clinical Research)、生產部門(Manufacturing & Production) 、法務部門(Regulatory Affairs)、資訊部門(Information Systems)與管理 部(Administration)。 這是我在出社會前,也曾這麼以為的理想狀況(不過看來它少了財務,也可能是歸 類在管理部)。就我所知(希望沒在前輩前班門弄斧),VC在選擇投資生技公司時 ,首重「人」和「智慧財產」。 人不外是 管人的執行長(CEO) 管錢的財務長(CFO) 管技術的的技術長(CTO) 管智財的知識長(CKO)-- 手上有十分具競爭力的專利 當然,我說是理想狀況,就是在人力緊縮時,執行長可能兼財務長,技術長可能兼 知識長。在部門或工作分配上,相對也會互相重疊。這也才是台灣的現況-__-! 所以回到版友的問題,我比對了一下我自己的工作內容,正好囊括了法務部門(法 務專員、文件管理協調、文件管理專員)和臨床試驗部(臨床資訊專員)。哇塞! 這會不會太華麗了?既然我落到部份的「法務專員」中,所以我就略感心虛的分享 一些我微薄的實務經驗。 從我的狀況來看,這個職稱背後的工作內容應該不會如此單純,當它複雜到某種程 度時,已經不是薪水高不高的問題,重點是你要堅定而強烈的問: 1. 我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2. 誰來帶(教)我? 3. 公司是否願意提供教育訓練的機會? 第一點是讓自己有心理準備。 第二點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人或是一個半生不熟的前輩指導,你應該好好深思。因 為你可能會像被丟到無底洞一樣根本連怎麼掙扎都不知道。 第三點,產業脈動瞬息萬變,法規逼著順應潮流,你要面對的不只是台灣,可能還 是歐美日(特別是FDA)的遊戲規則。你必須要有管道知道專家學者乃至於產業大老 現在焦點在哪。 以上,希望對你有點幫助。如果三點都大致良好,這是很好的挑戰,特別是暫時不 想走研發的人,很棒的選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74.142
baseguard:板主~我真是崇拜您啊~ 219.91.114.38 11/30
cozzi:版規要加註:禁止個人崇拜!XD 59.105.74.142 12/01
cozzi:要記得回來分享面試心得唷~~~ 59.104.126.56 12/01
kour:法務長現在也很重要啦:) CLO! 61.228.120.146 12/02